合肥·五年看点
合肥市包河区:安徽首个“千亿城区”的“多维突进”
南淝河岸边,曾经环境杂乱的混凝土搅拌站,如今变身环境优雅的生态绿廊,进一步补齐包河区的“绿色拼图”;平台汇集大数据、综合执法大联动、网格治理大整合,“城市大脑”支撑下的网格化管理,大大提升着包河区的社会治理水平;让“聪明的车”跑上“智慧的路”,5G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凸显包河区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
绿色发展、社会治理、产业集聚。过去五年,作为安徽首个“千亿城区”,合肥市包河区“多维突进”,不但城市空间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形象全域改善、Wifi状绿带体系基本构建,综合实力也在全国一举跃升13个位次、挺进40强,特别是通过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社会治理也不断转向协同互联、智能精细。
“过去五年,包河区综合实力取得历史性突破,城市格局呈现全局性重塑,生态环境迎来根本性好转,人民生活获得整体性改善,管党治党得到系统性加强。放眼全局、展望未来,包河仍处于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重大机遇期。”包河区委书记陈东说。
南淝河右岸生态绿廊。王嫣然摄
城市大了,也美了
行走在南淝河与关镇河交汇处,眼前美丽的城市公园水清岸绿,景色宜人。很难想象,一年多前,这里还是环境杂乱的混凝土搅拌站。
“这里的混凝土搅拌站,也为城市发展发挥了作用,但随着城市的拓展,2020年3月,我们开始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其打造成为供群众休闲活动的生态绿廊。”南淝河下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负责人何家明说。
南淝河岸边这块土地的靓化,可以一窥包河区城市格局的变化。
过去五年,包河区纵深推进“四大空间战略”,城市空间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形象全域改善,完成了从滨湖单核带动到多片区组团发展的迭代重构,不仅功能配套全面增强,城市形象也得到全面提升,蝉联安徽省文明城区。
在城市全局性重塑的同时,包河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质量明显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据统计,五年来,包河区新增绿化面积177.39万平方米,目前,全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7平方米、居于长三角地区前列。“公园城区”建设扎实推进,南二环高压绿廊、南淝河右岸码头公园等建成开放,在全市率先完成“十大湿地”“十大公园”建设,PM10、PM2.5“双控双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再创新高,天蓝地绿渐成常态。
包河区位于巢湖北岸,此前每到夏天,东南风会让这里成为蓝藻聚集区,气味难闻。如何守护16.8公里巢湖黄金岸线?今年以来,包河区坚持闻令而动、闻风而行、闻味而上、闻鸡起舞,从“一湖之治”到“流域治理”、从“污染防治”到“生态修复”,用“抓早抓小”保“日产日清”,实现了蓝藻异味的基本消除。
“经监测,今年巢湖首次出现蓝藻时间,较去年同期推迟56天,发生次数减少78.3%,累计面积减少84.4%,藻密度下降58.9%,群众普遍反映今年没有闻到蓝藻味道。”陈东说。
包河区大共治信息平台。王嫣然摄
网格小了,也灵了
9月18日12时许,包河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内,通过“大共治2.0”平台的视频巡查,工作人员发现南宁路一停车场门口有垃圾乱丢、电动车乱停。随后,工作人员通过监督指挥系统呼叫片区的网格员,仅3分钟时间,网格员就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面对不断加快的城市化、急剧增加的人口,如何让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有效?五年来,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包河区摸索出了“大共治”社会治理模式。
2019年,聚焦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职责不明、信息壁垒、处置效率低等共性难题,包河区以“平台汇集大数据、综合执法大联动、网格治理大整合”为思路,创新推行“大共治”社会治理模式。
“我们搭建全区统一信息平台‘城市大脑’,并将各类基础数据定位上图,形成社会治理全量信息‘一张图’。同时,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要求,将全区划分为460个大共治基础网格,统筹多种力量资源下沉,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效果有反馈’。”包河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杨永伦说。
包河区以全区为大网、街镇为中网、居村为小网,构建起三级网格诉求响应处置体系,对于简单的矛盾纠纷,由网格员现场处置;对于较复杂事项,由网格员现场受理,上报大共治信息平台,由网格长统筹自治力量协调解决;针对居村自治难以解决的问题,探索组建以公安、交警、市场监管、城管为主体建立“4+X”综合执法队伍,解决属地、单一部门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
截至目前,包河区大共治信息平台已受理案件106.7万多件,其中80%以上通过网格自治得到有效解决,切实实现“小事不出居村”。而“4+X”综合执法队伍运行一年来,也有效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实现了“大事不出街镇”。
2019年,包河区“大共治”社会治理模式被评为“中国数字经济与智慧社会优秀案例”,2020年被评为“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合肥市市域社会治理最佳案例”,2021年被评为“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
无人驾驶正在测试。王嫣然摄
动能多了,也强了
自动驾驶,是未来汽车制造的竞争重点。2020年9月,安徽省首条自动驾驶汽车5G开放道路示范线——包河区塘西河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线项目正式开通。
作为汽车产业发展集聚区,包河区以5G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感知系统、决策系统、解决方案/整车、应用/增值等产业链条,主动出击,招大引强。目前,包河经开区中关村创新智汇园已入驻企业近70家,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占比约70%。
今年9月16日,合肥(包河)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对接会成功举行,50余位行业翘楚齐聚包河,共话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协力推动包河从全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先行区迈向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智能网联汽车的集聚发展,是包河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包河聚焦现代金融、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等主导产业,加强与长三角先发地区联动接轨、配套衔接,产业发展“集群效应”愈发明显。在产业的支撑下,包河区综合实力也取得历史性突破,跻身长三角第28位,在全国一举跃升13个位次、挺进40强。
放眼全局、展望未来,包河区确定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即在全省稳首位、长三角求进位、全国提地位,力争“十四五”末经济总量突破2300亿、达到2500亿,确保全省第一城区的基础上,综合实力挺进长三角20强、全国35强。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包河七大新兴主导产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规模即将双双突破千亿,积累了比较明显的相对优势。这些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抢先一步’就能‘领跑一路’。”陈东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