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打造長三角“白菜心”,馬鞍山如何有“融”乃大?

2021年10月28日08:4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在打造長三角“白菜心”新征程中,馬鞍山該如何“登高望遠”,融入長三角、擁抱全世界?

“堅定不移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之路,加速深度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活力,打造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節點城市。”這座兼具開放與包容的城市給出了回答。

城市航拍。儲燦林攝

推動五個區塊鏈接

暢通長三角

小雨淅瀝,在馬鞍山寧馬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騰亞精密工具研發與制造基地項目施工卻沒有暫停。“趕工期啊,早一天交付,就能早一天投產。”項目負責人易新煜說。

寧馬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是安徽省為融入長三角提出的“五個區塊鏈接”之一。通過“塊”上鏈接,全方位加強城與城、區與區、產業與產業之間的密切聯系,實現與滬蘇浙的等高對接。

作為安徽東大門,這樣的鏈接,馬鞍山不止一處。

馬鞍山浦和園區。儲燦林攝

幾年來,馬鞍山市以江寧-博望新型功能區、馬鞍山青浦工業園、浦和產業合作區為示范,省際毗鄰地區、產業合作園區、對口合作城區協同推進。圍繞南京、合肥主導產業,加強產業分工協作,形成慈湖高新區通信通訊、鄭蒲港新區半導體、市經開區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已累計簽約來自滬蘇浙地區的億元以上項目1437個,佔省外投資的59%。

“這種跨省界合作,主要起到兩個作用,一是探索,二是示范。”馬鞍山市委黨校經濟管理副教授沈潔認為,推動區塊鏈接,需要奮發有為的創業激情、開放包容的合作心態,更需要解放思想、突破體制機制藩籬。

這份不懼未來、不負當下的堅定,馬鞍山已經俱備。

“創新管理體制和合作機制,高水平建設江寧-博望新型功能區。推動和縣-浦口、慈湖高新區-江寧濱江開發區納入省級‘3+N’新型功能區,統籌推進花山-江寧、當涂-高淳、含山-安巢經開區等毗鄰地區深度融合,加快推進馬鞍山青浦工業園等省際產業合作園區建設……”馬鞍山市第十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下一個五年,將加速深度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推動各縣區與滬蘇浙縣市(區)結對合作,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跨市通辦”、公共服務資源“跨市共享”,打造同城化生活圈。

9月18日,S105(聯合西路—犁尖灣)改建工程順利竣工。儲燦林攝

打通城與城、區與區的堵點,交通是第一環。

“看起來近在眼前,跑起來卻遠在天邊。”這是過去博望和南京多個毗鄰村鎮的真實寫照。可就在過去的一年裡,博望區打通了4條斷頭路,出門分分鐘就到了江蘇。

放眼未來,馬鞍山與長三角的距離還將更近。

加快推進巢馬高鐵、寧馬城際等骨干通道項目建設,開工建設揚鎮寧馬鐵路,推動寧和城際二期適時啟動建設。加快建設寧馬高速“四改八”、合蕪高速擴建、寧和高速等項目,推動建設S205、S446、G346等一批省際互聯互通項目。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推進鄭蒲港鐵路運營達效,加快馬鞍山江海聯運樞紐、長江馬鞍山段航道整治二期等項目建設。謀劃推進通用航空機場建設……

一張水、陸、空縱橫交錯的立體交通網,正在馬鞍山與長三角城市間迅速織就。

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效果圖。儲燦林攝

釋放改革創新活力

澎湃長三角

潔淨車間內,16條生產線高速運轉,一顆顆電源管理芯片封測下線……走進佔地僅4畝多的安徽省東科半導體有限公司,產銷兩旺的發展勢頭令人欣喜。

去年東科營業額高達2.35億元,畝均稅收超過馬鞍山市99.7%的企業。“自從實施畝均效益評價以來,公司獲得了政策、研發補貼、土地等多方面的支持,極大助力了企業快速成長。”公司董事長謝勇說道。

打鐵還需自身硬,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關鍵在自身,動力源於持之以恆的改革創新。

近年來,馬鞍山在各領域奮力實施深化協同發展、推進產業升級、著力改革攻堅、創新開放環境,精確制導,精准發力,將思路和藍圖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注腳於一個個項目和實事。

“2020年全省‘四送一服’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考核分別名列第2和第3﹔2021年上半年省政府‘四送一服’第三方評估的11項指標,有6項指標排名全省第1。”馬鞍山市政府辦放管服改革科有關負責人劉幸介紹道。

巢馬城際鐵路馬鞍山南站效果圖。儲燦林攝

今年上半年,馬鞍山GDP增幅居全省第4位、人均GDP躍居第1位,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居第2位,財政收入躍居第4位,經濟運行綜合考核居第3位,“十四五”起步有力、開局良好。

截至目前,馬鞍山市已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中,總投資20億元以上項目29個,協議總投資1036.4億元,佔比62.1%﹔總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8個,協議總投資569億元,佔比34.1%。

起步就沖刺,后勁哪裡來?

“堅定不移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之路。”剛閉幕不久的馬鞍山市黨代會指明了方向。

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50%﹔進一步對標滬蘇浙先進城市,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對標“杭嘉湖”和蘇南,努力在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用地保障、金融財稅等方面實現突破……一系列舉措上下貫通、縱深推進。

“在具體實施中,態度還要更加積極點,工作還要更加務實點,眼光還要更加高遠點。”沈潔如是說。

高速採石磯出入口。儲燦林攝

增強循環暢通能力

擁抱全世界

如何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中游刃有余,增強循環暢通能力至關重要。

行走馬鞍山市區,商業地標扑面而來,購物商圈交相輝映……拉動經濟增長的頭駕馬車穩步前行。統計顯示,2015年到2020年,馬鞍山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474.97億元提高到795.79億元,年均增長10.9%,高於全國全省平均增幅。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推進消費擴容提質,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充分發揮直播電商對拉動經濟、促進消費的潛力,同時打造一批特色商業街區、夜間經濟集聚區,並引導大型流通企業建設城鄉配送中心和公共服務平台,構建城鄉高效配送體系。”馬鞍山市商務局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陳龍介紹道。

最近,馬鞍山碩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跨境電商B2B(9710)模式申報出口的一批貨值64.78萬元的兒童游藝車,在馬鞍山綜保區順利通關放行,通過海運方式直接出口到墨西哥,跨境電商9710模式在馬鞍山正式落地。

寧博產業園。儲燦林攝

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水平開放,高水平開放離不開開放型平台建設。

過去五年,馬鞍山高質量開放平台建設實現大突破:鄭蒲港對外擴大開放,成為省內唯一一江兩岸同時對外開放口岸﹔口岸外貿貨運量、國際航行船舶數、出入境直運量等3項指標,連年位居全省首位﹔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2020年完成外貿進出口126.2億元,增長277.4%。

“接下來,將以安徽自貿區聯動創新區為契機,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陳龍介紹,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深度融入“一帶一路”,促進經貿往來,支持寶武馬鋼、十七冶、中冶華天等龍頭企業創新對外投資方式,打造高端自主可控產業鏈,以全新的姿態,走向世界。(王永霞 汪瑞華)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