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人民日報看安徽

微紀錄片《江淮柱石》講述安徽省屬國有企業發展歷程

重現奮進故事 傳遞奮斗力量

本報記者 李林寶 王玉琳
2021年10月21日07: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 2021年10月21日 第 12 版)

“進入採場的礦工用水把衣服淋濕,肩扛重達上百斤的鑽機沖進火海,咬著牙、憋著勁,奮力地打鑽”——新中國第一枚粗銅錠這樣鑄就﹔“沒有先進的無人機勘測地形,技術人員隻能一人操作水准儀,一人拿著羅盤,帶著工具徒步進行測量”——安徽省第一條高速公路這樣鋪成。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安徽省國資委與安徽廣播電視台近日聯合推出29集微紀錄片《江淮柱石》——安徽省屬國有企業風華錄,通過一個個企業發展歷程中的珍貴歷史物件和細節,向觀眾講述安徽省屬國有企業勇於擔當、艱苦奮斗、砥礪奮進的故事,傳遞拼搏奮斗力量。

呈現微觀的歷史現場

一把1984年產CPQ3叉車上的鑰匙,代表著安徽叉車集團面向市場打造的第一代產品,也開啟了中國叉車產業的新起點﹔一份40年前的請示報告,不僅記錄了安徽國元金控集團的誕生,也是金融改革開放的時代見証﹔一張“引江濟淮工程布局示意圖”,見証了滾滾長江水引入淮河一路北上,最終一渠清水潤澤皖豫……

一件件生動具象的老物件,一個個親身經歷的講述者,一段段走過崢嶸歲月的發展故事,共同構成了《江淮柱石》的真誠講述。

微紀錄片運用增強現實等新技術,在舞台上打造三維立體空間,生動復原場景和物件,增強視聽沉浸感,呈現微觀的歷史現場。講述者娓娓道來,輔以詳實的背景資料,將一段段企業歷史呈現在觀眾眼前。

微紀錄片每集片長約10分鐘,立足當下,映照歷史,遠觀未來。今與昔的相遇、虛與實的銜接,使該片兼具了敘述層次與觀賞樂趣。有觀眾發出這樣的感慨:“短片令人真切地感受到歷史的溫度,進而將來路看得更加清楚。”

關注充滿溫度的細節

奮斗,篳路藍縷﹔創新,上下求索。通過本次微紀錄片的拍攝,安徽省國資委、安徽廣播電視台集中展示涵蓋冶煉、汽車、水利、交通、金融等領域的29家安徽省屬國有企業風採。

關注細節,是《江淮柱石》這部微紀錄片的新穎之處。

兩張衛星照片的對比,直觀體現淮海實業集團煤礦採空塌陷治理的成效,與高校合作研發覆岩隔離注漿減沉技術,“不塌陷不搬遷也能採煤”,直接節省遷村費用30多億元,保護耕地1.5萬畝﹔皖北煤電集團麻地梁煤礦的“5G+智能採煤系統”,通過井下無線網全覆蓋、井下固定崗位無人值守及地面智能中控操作,構筑起煤電人“少人則安、無人則安”的工作模式。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屬國有企業實現營業總收入5060.8億元,位居全國省級國資監管企業第七位﹔實現淨利潤361.7億元,位居全國省級國資監管企業第三位。發展壯大必有源,《江淮柱石》對安徽省屬國有企業發展成功經驗作出了詮釋和展現。

凝聚進取創新的力量

睹物增信、睹物明理。鏡頭記錄下傳承發展,見証著進取創新。

“我父親1950年就來到了農墾農場,我1980年到農墾農場工作,看了《江淮柱石》我感受很深刻。” 對於在國企工作了40多年的錢奕庭來說,這個節目有著特殊的意義,如今錢奕庭的兒子也進入了安徽農墾集團工作。

《江淮柱石》把鏡頭對准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發展起來的安徽省屬國有企業,講述艱苦創業的風雨歷程,展示創新發展的奮斗成果,謳歌求實、開拓、自強、進取的奮進故事。可以說,29集微紀錄片,每一集都是一堂微黨課。

安徽路橋集團橋梁分公司副總經理熊祖發說:“在熒屏上看到自己參建的黃河特大橋時,心情格外激動!”2021年加入淮北礦業集團的高校畢業生楊鑫也道出自己的想法:“聆聽集團公司發展的故事,深深被集團公司的企業文化所激勵!”

回望奮斗路,眺望新航程,安徽省屬國有企業將風雨兼程勇擔當,初心不忘再出發。

(責編:范曉琳、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