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繪美美與共的文明畫卷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側記
《人民日報》( 2021年10月14日 第 07 版)
中國蚌埠古民居博覽園內,數百棟古民居鱗次櫛比。不久前,這裡剛剛落成兩尊雕像——中國的孔子和古希臘的蘇格拉底。兩位先哲跨越千年相聚於此,恰巧契合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主題。
10月13日,為期3天的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在古民居博覽園閉幕。本屆年會以“文明互鑒: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由太湖世界文化論壇主辦,阿塞拜疆共和國為主賓對話國,來自30多個國家的近500名中外嘉賓參加。
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蚌埠共識》,從7個方面闡述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努力方向。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在“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論壇上,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蘇長和說:“欲求超越,必先會通。要學會在不同中尋找共同,美美與共。”
疫情促使人們進一步思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們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治療患者,取得了較好防控效果,希望將來中醫藥能惠及全人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文明表示,要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助力全人類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數字技術的使用,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也促進了文物保護工作進一步開展。在數字文化金融產業論壇上,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副所長丁曉宏說,截至今年,“數字敦煌”共採集高精度洞窟數據258個,檔案底片數字化5萬余張,“‘數字敦煌’深層次、多角度、近距離展示了敦煌藝術,緩解了旅游開發與文物保護的矛盾,成為敦煌石窟保護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網絡文藝論壇上,網絡文藝領域知名創作者、專家學者、平台運營者、行業管理者齊聚一堂,多元身份的嘉賓,從各個視角探討新時代網絡文藝。
“大家都反復強調,加強跨文化交流有助於相互尊重、加深理解。”阿塞拜疆尼扎米國際中心聯合主席伊斯邁爾·薩瓦格丁倡議,要致力於以互動促進所有人之間的寬容、對話、學習和理解。
與會人員達成共識:要客觀看待差異,理性處理分歧,堅持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加強不同文明平等交流、互學互鑒……經過3天的交流探討,凝聚本屆年會成果的《蚌埠共識》發布,從文化多樣性、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文化思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7個方面闡述了對人類發展的美好願景。
蚌埠市委書記黃曉武說,作為論壇年會永久會址所在地,蚌埠將全力當好文化交流使者,推動論壇越辦越精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