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術后,醫生會給患者放置腹腔引流管,將腹腔內滲液、滲血引出體外,減少毒素吸收。可引流管經常會發生滲液,影響患者康復進程,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安醫大四附院ICU護理團隊想到一個妙招,創造性地應用水膠體敷料做了一個“底座”,上面套上一件式造口袋,處理腹腔引流管周圍滲液,為腹部手術后滲液量多的患者提供了最大程度的舒適化護理。
患者劉大叔今年54歲,四月前被診斷為乙狀結腸癌伴肝、腹膜后淋巴結轉移,化療及靶向治療后入住安醫大四附院手術治療,術后轉入ICU。患者術中留置脾窩、肝周及左右骶前引流管各一根,因長期化療致低蛋白血症、急性腎功能損傷(AKI)等情況,患者術后當晚即出現引流管周圍大量滲液情況,頻繁更換敷料給他帶來了明顯疼痛和強烈不適,甚至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狀況。
面對棘手的護理問題,護理團隊迎難而上,結合既往經驗,決定應用水膠體敷料聯合一件式造口袋收集滲液,先用水膠體輔料在腹腔引流管周圍構成一個無菌、可粘貼造口袋的“底座”,即用無菌剪刀在水膠體中心剪一個穿過引流管為宜小孔,水膠體四周剪成2cm間隔左右的放射狀,與皮膚粘貼緊密,然后將一件式造口袋靠近底盤中上三分之一交界位置再剪一個穿過引流管為宜的小孔,將引流管從袋中小孔穿出外接引流袋造口袋底盤與水膠體粘貼即可。
“這個小發明可以說是一舉多得,既可保持引流口周圍的無菌狀態,又能避免滲液刺激皮膚及傷口繼發感染,並且減少頻繁換藥操作帶來疼痛不適,而且引流管有了造口袋的保護大大減少非計劃拔管風險,同時還可以便於觀察引流液性狀並精確計量。”該院ICU護士長王蘭介紹。(王蘭 付艷)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