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 抬頭美葉青碧色,摘盡枇杷一樹金

2020年05月26日15:39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5月的天柱山,是大自然的寵兒,春天的色彩由淡調深,蔥蘢蔽野,散漫盈疇,紅黃藍紫,仿佛人世間的美,此刻才得以傾情綻放。

湊巧的是,山下的潛陽大地,一樹樹枇杷如鑽石、如瑪瑙綴滿枝頭,也趕在暮春初夏,甜美回歸,耀眼撩人。於是,街巷阡陌,山頭村口,開始氤氳著淡淡的枇杷甜香,游人腦海裡那關於枇杷的味蕾開始潛滋默長,口舌間便生出了濃烈的品嘗欲望。

亭亭如蓋的枇杷葉,毛茸茸的,綠得明媚,黃澄澄的枇杷果安靜地臥於葉子間,見証了人世間最美的情愫:青澀是最初的稚嫩,金黃是滿心的期許,等幾度春風,再幾輪艷陽,不經意間便由綠變黃,壓彎了枝丫。一陣新雨后,枇杷樹如出浴美人,艷麗而豐碩,青枝綠葉間黃果累累,抬頭一樹蔥翠,低眉顆顆金黃。

枇杷熟了,思念也跟著熟了。擇一豐腴之果,洗淨剝皮,果肉嫩黃,清芬逸散,蜜汁欲滴。輕啜徐吮,滿口生津,甘滋綿軟,甜縈唇齒,彌久不散,讓人回味不已,欲罷不能。小時候,老家附近的村庄都種了好多枇杷樹,每逢初夏,黃澄澄的枇杷便挂滿了枝頭,艷陽下、月夜裡,和小伙伴們拿著撐杆敲枇杷的情景恍若如昨。

潛山鄉下,一般枇杷樹都是古老品種,明顯特點就是果實不大,大抵比小孩子玩的彈子大一點,或者說是像桂圓大小,果肉極甜。近年,鄉親們改良了品種,結果居然有土雞蛋那麼大。好山水,才會結出好果子,因黃柏、水吼山區,周圍群山環抱,終年雲霧縈繞,冬暖夏涼,雨量充沛,生長條件可謂得天獨厚,故所產枇杷皮薄、肉厚、汁甜、營養豐富,早熟且優質,是老幼皆宜益果。

枇杷與櫻桃、楊梅並稱為初夏水果“三姐妹”,而枇杷果存放期最長,營養也最為豐富。枇杷一身是寶,果實既可鮮食,亦可制成罐頭、果酒、果醬等,風味誘人。枇杷還是一種良藥,葉、花、核均可入藥。祖國醫學認為枇杷具有潤燥、清肺、鎮咳、和胃、降逆之功效,凡肺熱咳嗽、痰多、咯血者,可吃枇杷,以為輔助治療。《本草綱目》說它“氣味甘、酸、平、無毒”,具“止渴下氣,利肺氣,止吐逆,主上焦熱,潤五臟”。《滇南本草》還稱枇杷“治肺瘘傷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兒驚風發熱”。正因如此,枇杷深受醫學界高度重視。

五月潛陽枇杷香,一城山水半城黃。枇杷黃時,想起了兒時故鄉的味道,趕明兒快去買些枇杷解饞吧!(儲北平)

(來源:安慶新聞網)

(責編:劉穎、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