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安徽潜山:非遗王河舒席“编织”幸福生活

2022年06月13日11:20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夏日的清晨,位于安徽潜山王河镇的欣兴鑫舒席非遗工坊内,57岁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唐竹林席地盘坐于一堆竹篾前,巧手翻飞。经过初加工后的一根根竹篾纵横交织、有序排列,一张极具年代记忆的舒席眼看就要制成。

潜山市古称舒州,所编竹席称“竹簟”,因竹编工艺的繁荣发展,成就了潜山“舒席之乡”的美名。王河舒席于2008年列入安徽省非遗代表名录。一大批“舒席人”扎根非遗工坊,用勤劳双手编织幸福生活,既将这一指尖绝技一代代传下去,又携手困难群众走出困境共同致富。

潜山王河、梅城、油坝一带自古盛产质优质水竹,水竹剖成篾片编织成竹席的工艺在这里有着2000多年历史。舒席选料讲究、制作精细,清末民初多次在国际商品赛会上获得一等奖。上世纪80年代,舒席大宗出口日本、巴西、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后来,由于空调普及,加之舒席工序繁杂,耗工费时,这曾引以为豪的手艺淡出了人们视线。

非遗王河舒席,2018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非遗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安徽省示范合作社”“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遗传承基地”。连续3年在“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获两银一铜,在“第12届、第14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竹产业博览会”上获金奖。

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文化和旅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乡村振兴等部门支持下,舒席非遗扶贫工坊得以建成和发展。传统舒席在延续传承的同时,也成为农户增收的新途径。唐竹林和弟弟唐满结于2014年成立了欣兴鑫舒席专业合作社,在乡镇布有40多个扶贫车间,带动600多户4000多人就业,累计帮助200多户贫困户脱贫。(储北平)

(责编:刘颖、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