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三山經濟開發區:用心用情做好“加減乘法”

2020年12月31日14:08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曾幾何時,提及辦企業這些事,注冊登記、公章刻制……在材料攜帶齊全的情況下,少不了要跑上好幾個辦事窗口,常常是排隊等待一上午時間,還不一定能夠順利辦完。

不過這樣的情況,已成為過往。如今的“最多隻跑一次”,著實方便不少。那麼前后的變化,是如何實現的呢?

持續深入推進簡政放權

“真是太方便了,沒想到這麼快……”前不久,蕪湖三山經濟開發區某家用電器店負責人吳女士拿到蕪湖市首張“智能審批”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后如是說。原來,她在區市場監管部門的協助下,隻用了一張身份証,再通過“安徽省個體登記智能自助審批系統”終端設備,僅用5分鐘就辦完全部手續。其間無需提交紙質材料,也無需工作人員對照材料進行審核。

“作為市場監管部門,要在做好‘六穩’‘六保’的工作中,進一步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圍繞數據資源和政務服務創新管理等方面不斷改革創新,進一步壓縮登記事項辦理時間。全市首張‘智能審批’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的發出,就是最好的直接証明。”據三山經濟開發區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部門一直致力於改革創新,相繼在蕪湖市率先推出“全區通辦”、“智能審批”等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措施,實現“一日辦結”流程再增速、“區、鎮、街”聯通再優化、“人、機、網”整合再惠民,最大程度便民利民,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助力全區經濟發展。

 

市場監管自助窗口。三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宣傳科供圖

該負責人表示,通過增加電子營業執照在“互聯網+政務服務”和電子商務中的應用,區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現已開通互聯網進行電子營業執照簽發等業務,企業可以根據需要自行申請電子營業執照,2019年全年累計辦理登記手續345戶(含半程電子化),覆蓋率達到88.9%。

按照“証照分離”改革的要求,目前蕪湖三山經濟開發區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証照分離”改革,解決“准入不准營”問題,適時出台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實行告知承諾或優化准入服務的具體辦法及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措施,及時向社會公開﹔對所有涉及市場准入的行政審批事項實現分類管理。同時,還持續推行市場主體簡易注銷改革﹔編制和公布統一的企業注銷操作指南和提交材料規范,將非上市股份公司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簡易注銷范圍,公告時間由45天壓減至20天,簡易注銷時間減少一半,現已實現企業注銷“一網”服務。

三山經濟開發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來到企業,上門開展調研走訪服務活動,同步宣傳法律法規知識和相關企業政策。三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宣傳科供圖

目前,三山經濟開發區正在持續推進投資項目審批改革和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試點工作,現已制定公布投資審批事項和申報材料標准化清單,依托在線平台對各類投資審批事項實行“一碼運轉、一口受理、一網通辦”﹔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實現審批流程、信息數據平台、審批管理體系、監管方式“四統一”﹔及時推動減稅降費系列政策落地,降低物流、供電、過路過橋等經營服務性收費,清理電價附加收費,降低制造業用電成本,取消或降低一批鐵路、港口收費,並落實收費清單“一張網”建設,持續清理整治各種收費行為。

全面優化政務服務能力

眾所周知,在歷經了新一輪的區劃調整后,三山區被撤並,新成立的三山經濟開發區應運而生。曾有一段時間,當地部分居民、企業或待進駐企業還一度有所擔憂,擔心申辦事務會受到影響,甚至是暫時停辦,但事實上,這樣的擔憂都是多余的。

 

全新投入使用的三山經濟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目前相關職能單位已實現100%進駐。三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宣傳科供圖

12月16日,筆者再次來到三山經濟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進入前,負責防疫值守的工作人員再三提示大家,戴好口罩、拿出手機掃碼,並將掃碼后出現在手機屏幕上的綠色“安康碼”,對准俗稱“小白盒”的固定式條碼掃描器,待系統有效識別記載了相關信息,並順利通過體溫測量門后才能進入。隨后,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在前台,引導大家進行分類現場取號。

“雖然區劃進行了調整,但我們區的政務服務‘開啟按鍵’始終保持正常,特別是從9月27日起,原三山區的5家政務服務分廳,陸續全部整合進駐到全新成立的三山經濟開發區政府服務中心,並在10月9日在全區率先實現了合辦公、合服務、合工作。”三山經濟開發區數據資源局、區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說,目前相關職能單位已實現了100%進駐,13家單位分別設立獨立服務窗口,另有21家單位委托第三方設立“一站式”綜合服務窗口,大廳服務窗口總數量達到66個。通過“一碼(安康碼)辦事”“一碼取號”等疫情防控措施,讓辦事群眾和企業放心而來、滿意而歸。此外,還制定了“三山經濟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好差評”管理制度,讓服務對象對窗口服務質量進行評判,評判情況按問題情況類別,交辦職能部門辦理落實問效。

就業服務是最大的民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創優“四最”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服務載體。已在三山經濟開發區某大型企業工作已有數年時間的大學生畢業生小徐,日前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攜帶著相關材料,來到該中心的人社部門服務窗口,詢問了解“高校畢業生吸納引進生活補貼”等相關補助政策。

隨后,令小徐感到頗為意外的是,窗口工作人員不僅給予詳細介紹,還根據其自身實際情況,當場幫助完成所有手續申請。當后台完成全部流程審核后,等待數日的小徐很快就順利地拿到5000元補助。據了解,如果其保持現狀,明年還能繼續享受一次5000元“福利”。

三山經濟開發區人社局組織“校企直通車”等活動,為在蕪高校畢業宣講就業補貼、安家補助、戰新人才等方面的補貼政策,吸引大家來三山就業創業。 三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宣傳科供圖

“不管是服務新辦入駐企業,還是服務企業員工個人,必須將便民高效、群眾滿意作為政務服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據三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宣傳科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區堅決貫徹落實省、市關於深化“放管服”和創優“四最”營商環境的系列工作部署,緊抓工作要點,進一步在加強領導、明確職責、深入宣傳、強化落實、創新監管服務等方面下功夫。

在此基礎上,三山經濟開發區還進一步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現與上級政務服務平台應接盡接、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進一步優化流程、壓縮環節、精簡材料、縮短時限。其中安置房辦証現已實現“一扇門、一站式、跑一次”辦結,實現安置戶自申請到拿証時限由30個工作日壓縮為10個工作日,進一步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三山經濟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三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宣傳科供圖

深入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持續推行“馬上辦”,推動一般事項“不見面”、復雜事項“一次辦”﹔推行“網上辦”,實現“應上盡上、全程在線”﹔推行“就近辦”,完善基層綜合便民服務平台功能,將政務服務延伸到鄉鎮(街道)、城鄉社區等。

積極打造“慧辦事”“慧審批”“慧監管”的智慧政務新模式,力求做到“零原件、不見面”,部分事項“秒批秒辦”﹔打造50個集成套餐式服務,以“辦一件事”為主題,實現一次提交、綜合受理、協同辦理、統一反饋。全力推進長三角政務服務一體化,探索跨區域“一網通辦”體制機制和運行模式,實現長三角跨區域“一網通辦、異地可辦、就近辦理”,加強區域間政務信息和數據的互聯互通,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

持續推進“減証便民”,通過“一表申請”將企業和個人基本信息材料一次收齊、反復使用,實現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提供的材料減少60%以上,實施“八個一律取消”(即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能通過現有証照証明的一律取消,能採取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解決的一律取消,能通過信息共享或網絡核驗的一律取消,上級部門已經公布取消的申請材料本地對應的一律取消,權責清單、公共服務清單和行政權力中介服務清單中已明確取消的事項對應的申請材料一律取消,開具証明的單位無權查証、無法開具的一律取消,申請材料並非辦事必要條件或重復設置的一律取消)。

穩步優化營商環境氛圍

前不久,作為一家生物虫害防治新辦企業的法人代表,許先生在申請辦理企業登記時,起初准備另行聘請中介機構進行代辦,后來聽說在新成立的三山經濟開發區政府服務中心辦事很方便,遂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前來。在現場,服務窗口工作人員不僅提供幫助指導,讓他通過自助方式免費辦理到營業執照,還免費獲得5枚企業公章,這讓他在喜出望外之余,還著實感動不已。

 

蕪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三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何向陽,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方序保帶隊深入園區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現場解決企業困難。三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宣傳科供圖

目前,三山經濟開發區已經相繼了開展創優營商環境提升行動、營商環境監測評價等工作,並按照全市創優營商環境提升行動方案分解任務到各相關職能部門,適時開展明查暗訪,並納入考核。

該區還在持續改善企業融資環境,進一步推動各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落地﹔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佔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不低於50%,落實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兩控”和融資成本再降1個百分點以上政策﹔實施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持續開展“千名行長進萬企”活動。

 

座談會現場。三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宣傳科供圖

為了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該區還在市場准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等方面,及時打破各種各樣的“卷帘門”“玻璃門”“旋轉門”。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持續清理違反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和違反平等產權保護的規范性文件,推進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社會氛圍。

同步建立健全“政府承諾+社會監督+失信問責”機制,組織開展政務領域失信專項治理,加大政府欠款清償力度,重點解決“新官不理舊賬”等問題﹔按照國家城市信用監測預警指標體系要求,不斷提升城市信用建設水平﹔研究建立因政府規劃調整、政策變化造成企業合法權益受損的補償救濟機制。

“隻有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做強政務服務的‘加法’、做優營商環境的‘乘法’,才能構建公開透明、便捷高效、公正清廉的投資環境。”三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宣傳科有關負責人如是說。(江晟)

(責編:郭宇、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