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鳳樓(資料照片)
在老合肥的歷史上,曾留下來許多古建筑,這其中的“樓”就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上篇中我們已介紹了“四牌樓”、“鎮淮樓”、“稻香樓”等一些老“樓”。除這些之外,老合肥還有哪些有影響的“樓”呢?
廬州第一“思惠樓”
合肥城隍廟的思惠樓被譽為“廬州第一樓”,樓名取自“思民之惠”之意,是明代廬州知府徐鈺於正德十年用地方捐資所建,距今已有500年的歷史了。隻不過原樓早已損毀,現樓為1992年重建的。
《合肥縣志·古跡志》記載,“思惠樓,在城隍廟后,明正德十年(即公元1515年),知府徐鈺建,今廢。有碑記載集文。”據徐鈺自己在《思惠樓記》中稱,“廬州府城隍廟,歲久傾……父老募財新之,廟后有隙,地基崇而平,頗為佳勝,予因其羨余建樓其上,廣數楹,高倍之,制古而材,八窗洞達,俯視城堞……登樓一望,遐思悠然,思則惠之,所由起也……”
因為修建了思惠樓,徐鈺也為后世廬州百姓所稱道。有關資料顯示,徐鈺為江夏(今湖北武漢)人,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進士,曾任御史。其時宦官專權橫恣,徐鈺等上表彈劾,閣議將重治宦官之罪。事垂定而中途突變,鈺亦因之罷官。稍后復出,於正德年間(明武宗年號正德)急調廬州任知府,剋日加固城垣,保障一方安寧﹔后官終四川左布政使。其一生“憂樂系乎民”,被百姓稱之為清官。
1992年,城隍廟二期工程興建小商品商場綜合樓,利用所剩結余資金,在原思惠樓遺址的一側,仿古建筑飛檐聳角,亦名思惠樓,以示恢復之意。新思惠樓共分五層,高37米,高聳巍峨。底層的塔基、台階、欄杆均以漢白玉砌筑,各層之間以上下交叉雙向扶梯相通。每層樓以彩色玻璃隔扇方環繞,外通游廊。各層屏門隔扇、抱柱、欄杆、均通體朱紅﹔飛檐翹角,覆以琉璃瓦,角系風鈴。遠望近觀,殿閣崢嶸,美輪美奐。
當年的思惠樓,可是文人雅士登高望遠之處,他們在這裡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當時有對聯雲:畫橋煙柳,市列珠璣,負郭栽三春雲樹﹔翠幕風帘,戶盈羅綺,登樓望十萬人家。今天的廬州城當然遠遠不止十萬人家,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早就高出思惠樓許多倍,但登思惠樓而“思民之惠”至今仍有它的積極一面和可取之處。
五色鳥登“五鳳樓”
據《合肥縣志·古跡志》記載,“五鳳樓,(江南通志)在東城上,唐,天祐(即公元904-907年)中,楊行密將張崇建,落成時有五色鳥集齊上,因名。明,崇禎八年(即公元1635年),流賊寇城下,知府吳大朴縱火燒賊風不順,拜風回賊遂退,更名回風樓,即今威武門城樓。”這就是歷史上的“五鳳樓”。
五鳳樓是我國城門樓子的一種樣式,歷史上許多城市都有類似的建筑。最著名的當然是紫禁城的正門,那裡的城門樓子為五座崇樓,以游廊相連,東西各有一座闕亭,形如雁翅,俗稱“五鳳樓”。威武門上的五鳳樓規模要小得多,據《嘉慶·合肥縣志》記載:“樓五楹、二層。”楹的本意是柱子,古文裡有“丹桓宮楹”的說法。不過這裡的楹是量詞,為計算房屋多少的單位,一列為一楹,說五鳳樓就是五排房子。每逢重陽佳節,城裡的市民百姓,也紛紛登樓賞景,極目遠眺,煞是熱鬧。悠長的日子,伴隨著太陽光下五鳳樓的影子,就這樣晃晃悠悠地過去了。站在五鳳樓上,可以往東看見十裡以外的田野鄉村及自然景色。
合肥的七座城門都有城門樓子,大都是平房式的建筑,而五鳳樓是兩層。五鳳樓到底有多高?過去有一種說法,京城的前門樓子是九丈九,到了地方要減去三分之二,應該是三丈三。其實連這個高度都不到,合肥的五鳳樓高度隻有三丈,說五鳳樓“城門樓子三丈三”,是文人的表述和猜想,是為了說起來順口、好聽,也是按京城門樓三分之一測算的。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