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凌晨,阜南縣曹集鎮東郢村黨支部書記梁俊生(右一)幫助幫扶戶轉移黃牛。本報記者李博攝
7月20日上午,蓄洪后的阜南縣王家壩鎮保庄圩內,當地村民在超市裡購物。本報記者李博攝
7月20日,千裡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閘又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上午8時32分,隨著王家壩閘閘門開啟,洶涌的淮河水猶如脫缰的野馬迅即沖出,蒙窪蓄洪區又一次分擔淮河干流的洪水壓力。
受連續強降雨影響,王家壩水位連日來迅速上漲,至開閘時達到29.71米。這已是1954年以來蒙窪蓄洪區的第16次蓄洪。每當王家壩閘水位超過保証水位29.3米,而淮河上游降雨量和來水量仍不斷看漲時,王家壩閘便要開啟閘門,蒙窪開始蓄洪。
安全撤離 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7月19日10時,王家壩閘水位達到28.73米(超過警戒水位1.23米),淮河干流特別是王家壩閘上游來水急、漲得快、超預期,形勢十分嚴峻。
淮河“水位表”就是防汛“動員令”。面對淮河流域的雨情、水情、汛情和可能遭遇的開閘蓄洪,蒙窪蓄洪區內一場人員安全大撤離迅即啟動。
今年75歲的張家生是王家壩鎮利民村的村民。 19日下午1點多,記者看到他正在村干部的幫助下收拾店裡的物品,准備撤離。張家生在村口坡下經營一家零售小店,日常經營柴米油鹽和一些日用品。“撤離是為了我們好,黨員干部奮斗在抗洪一線,我們老百姓也時刻准備著。 ”
19日下午3點,縣直機關黨員防汛志願隊隊員、阜南縣第一小學數學教師丁力接到通知,和其他隊員一起奔赴王家壩鎮,支援蒙窪防汛。丁力隨著大部隊來到老觀鄉后,先是巡查大堤,然后又馬不停蹄幫助群眾轉移財物。當丁力和志願隊的隊員來到村民郎茂付的超市時,已是晚上10點多了。由於超市面積大,貨物多,郎茂付一家人忙得滿頭大汗。十幾名志願隊員們迅即加入行動,等到把超市物品全部轉移到安全地段,已是下半夜。
為確保蓄洪區內庄台、保庄圩以外的群眾在規定時間內全部撤離,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蓄洪區內4個鄉鎮的黨員、干部組成防汛查險先鋒隊,在開閘蓄洪前逐戶下發明白卡,告知人、財、物安全轉移撤離注意事項、安置方式,以村為單位,逐戶逐人開展蒙窪轉移撤離人員排查登記工作,建立有轉移對象、有包保責任人、有聯系方式、有擬轉移區位的清單台賬。凡需轉移撤離人員,明確一名村干部負責﹔凡有轉移撤退的村,有一名鄉鎮干部負責。蒙窪每鄉鎮,縣四大班子成員駐守指揮,縣直單位包點防汛干部,責任分工到村。凡轉移出來的人員,鎮村干部每天巡查見面兩次,並在巡查日志上簽字,確保不再返回。
據統計,蒙窪蓄洪區啟用前,共轉移人員2048人,其中王家壩87人、老觀713人、曹集86人、郜台1162人,涉及4鄉鎮26個行政村(居委會)。
從容應對生活 如常安靜祥和
7月20日下午3點半,王家壩開閘7個小時后,站在離王家壩閘約2000米遠的保庄圩大堤上,和諧村村民張國本一邊巡查大堤,一邊眺望著遠處已被淹沒的庄稼地,不斷上漲的水面下,有他辛苦種植的旱稻、黃豆、花生和玉米。
“說句心裡話,誰都不希望蓄洪。”張國本說,“不過,守在千裡淮河第一閘這樣的位置,舍小家保大家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上下游的安全,這苦咱吃得值。 ”
在與洪水的長期斗爭中,蒙窪人民形成了可歌可泣的“王家壩精神”:這就是舍小家、為大家的顧全大局精神﹔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自強不息精神﹔軍民團結、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濟精神﹔尊重規律、綜合防治的科學治水精神。
與保庄圩大堤外側洶涌的洪水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圩裡安靜祥和。傍晚時分,記者走進王家壩保庄圩,居民的住房整齊排列,道路兩旁綠樹成陰,鮮花盛開,老人在文化廣場上悠閑地下棋,與歡快玩耍的小孩相映成趣。經過多年發展,王家壩保庄圩於2018年經批准更名為“淮上社區”,整體布局為生活區、公共服務區和商業貿易區,圩內建設十縱六橫道路16條,供排水、公園、學校、醫院、文化站等基礎配套設施基本完備。近年結合美麗集鎮建設,王家壩保庄圩道路進一步拓寬,污水處理、農貿市場、客運站、健身廣場、停車場等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
在村民張雲的二層小樓前,記者看到這位50歲左右的婦女正在門前擇菜,准備做晚飯。當記者問她洪水來了怕不怕時,她微笑著說:“抗洪人員都在前線,大堤上有人看護,有啥擔心的啊!超市裡食品、日常用品充足,原來啥價現在還是啥價,咱還像往常一樣過日子啊。 ”
為了確保蓄洪區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淨水喝、有地方住、有病能及時治療、有衛生防疫,阜南縣扎實做好蓄洪運用預案制訂,確保蓄洪區安全穩定。商務、糧食、供銷部門負責災后居民生活必需品和生活類救災物的組織儲備、供應工作﹔農村農業、商業協會等部門負責協調肉、蛋、奶制品的市場供應﹔衛健系統負責災區疾病防控和醫療救護工作,預防和控制疫情的發生和流行﹔交通、海事部門負責公路、水路搶通保通。每個庄台配備1-2條船隻,保障蓄洪期間物資供應和人員出行。
與此同時,供電供水部門組織力量確保供電供水安全﹔有關部門在做好受災群眾生活用品配送保障的同時,想方設法幫助受災群眾的農產品、水產品銷售外運,把群眾的財產損失降到最低。(安耀武 史力 湯超)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