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都市圈:激活區域經濟發展“一池春水”

 趙越

2020年07月10日10:41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天鵝湖中央商務區商賈雲集,宜業宜居。 合肥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自2006年提出建設“省會經濟圈”,到2016年提出加快合肥經濟圈向合肥都市圈戰略升級,再到被確定為長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目前已擁有“八子”的合肥都市圈,以安徽省四成左右的土地和人口,創造了目前全省近六成的經濟總量,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作為都市圈核心的大城市,需要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城市競爭力,以起到匯聚和支配資源的能力。合肥,是否有這種底氣?

毫無疑問,答案是肯定的。

統計顯示,2019年合肥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09.4億元,同比增長7.6%,距離“萬億俱樂部”僅臨門一腳。

今年以來,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合肥經濟正逐步向常態化復蘇:5月多項經濟指標“負轉正”的步伐加快,發展活力迅速恢復,新興產業蓄勢前行,“新基建”搶先布局,線上經濟乘勢而上,重大項目建設發力,內需市場加快復蘇,外貿增長勢頭延續,在長三角都市圈中心城市表現十分亮眼。

以一座大城市為中心,緊密聯系周邊城市,是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模式。合肥都市圈近年來不斷加大交通建設,尤其是高鐵建設,讓圈內城市聯系更加緊密。

一列動車行駛在商合杭高鐵宣城水陽江特大橋上。黃綱綱攝

6月底,商合杭合肥以南段開通后,合肥、蕪湖這兩個合肥都市圈成員城市之間,第一次實現了高鐵互通,縮短了時空距離。

不僅如此,從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出發,經馬鞍山含山至蕪湖市、宣城市,到達浙江省湖州市,合肥到杭州終於可以乘高鐵直達了。這意味著,合肥都市圈與長三角都市圈的連接將更加緊密。

各種政策的密集出台加速了合肥都市圈發展的步伐。今年2月,《合肥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印發實施,加快都市圈同城化步伐,深化與長三角都市圈協調聯動,意在“建設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國際化都市圈和支撐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3月,安徽省發改委發布了《合六經濟走廊發展規劃(2019-2025年)》,合六經濟走廊發展有了“施工圖”,目標是將合六經濟走廊建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以及新興產業聚集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

……

隨著合肥都市圈眾多利好消息傳來,其發展優勢、服務效能不斷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戰略投資者進入,大項目紛至沓來,產業集聚效應增強。

3月25日,距離合肥南部35公裡的華夏幸福舒城產業新城,2020年安徽省第三批貫徹“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推進會在此舉行,集中開工涉及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重大項目270個,總投資超1300億元。

5月8日,合肥經開區空港經濟示范區,全省第五批貫徹“六穩”暨合肥經開區重大項目·空港國際小鎮集中開工動員大會舉行。集中開工項目共107個,涵蓋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及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及快速消費品、人工智能、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總投資1126億元。

……

華夏幸福舒城產業新城 王從啟 攝

加快打造大都市圈,對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有著怎樣的意義?在安徽省委黨校工商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吳琦看來,合肥都市圈的崛起不僅帶動了安徽省內城市的發展,也是長三角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支撐,從國家層面講,亦符合全國區域均衡發展的戰略布局。

而在培育高質量都市圈的進程中,創新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集國家創新型試點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於一身的合肥,近年來,依托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濱湖科學城建設,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示范新高地。

從今天,看到未來。合肥的潛力不容小覷,合肥都市圈未來可期。

(責編:吳西露、郭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