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合肥】庐州古圩里的“文化范儿”——圩堡群:淮军文化发源地

2020年05月19日10:57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据《宋史·叶衡传》记载:“合肥瀕湖圩田四十里。”又据《合肥县志(嘉庆)》记载:合肥有圩八十多个。

“圩”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沿湖沿河低洼区防水护田而筑的堤坝。一种则指村居,同“围子”,围绕村庄用土石筑成障碍物,或挖掘深壕宽沟,围在里面的村庄就叫作“圩”。从古至今,合肥有不少地方使用“圩”作为地名,其中,大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打开合肥地图,你可以看见很多以“圩”命名的地方,诸如刘老圩、张老圩、周老圩、唐五房圩、杨柳圩、郭家圩、亚父圩、南圩、大圩、皇姑圩……这些带“圩”的地名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区域特色。

  其实,这些“圩”可不是一个个普通的地名,它们大多承载着合肥这座古城的悠久历史,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千年文脉和珍贵记忆,渗透出浓浓的“文化范儿”。

 

本期“趣读合肥”分享

就是来自合肥各地的那些以“圩”命名的地方

第一篇带来

圩堡群:淮军文化发源地

 

 

合肥市肥西县地处巢湖西岸,有派河、丰乐河流经境内。沿湖沿河过去多为低滩洼地,先民为了垦殖田亩,在岸边多修筑圩堤,阻挡洪水。“合肥有圩八十多个。”其中,今属肥西的就有杨家圩、徐家圩、白露圩、莲花圩、临岗圩、阮家圩、沙滩圩、义成圩、杨坡圩(今杨婆圩)等三十多个,还有众多的小圩口。清末至民国的150年间,沿湖围滩又建成东安、五合、幸福、大兴等圩口。新中国成立后,历年开展水利建设,组织联圩工程,将众多小圩口连成一体,成为防洪能力大大增强的万亩大圩。

○唐五房圩

作为居住地的“圩子”,一般始于晚晴时期淮军兴起之后。作为淮军故里,肥西地区走出了一大批淮军将土,功成名就之后,这些准军将领纷纷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在家乡兴土木、建庄园、购田地、置产业。由此,肥西各地建成了众多各式各样、规模不一的庄园、圩堡,从而形成肥西独特的淮军圩堡群。至今仍然保留基本格局、规模较大的圩堡就有刘老圩(刘铭传)、张老圩(张树声)、张新圩(张树屏)、周老圩(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唐五房圩(唐殿魁、唐定奎兄弟)、蟠龙墩圩子(刘盛休)、鸽子笼圩子(刘朝璞)、叶大圩子(叶志超)、王家圩子(王孝祺)……这些圩堡大多建筑在丘陵地带的两冲之中,或山地的两山夹坳之间,以保证水源充足。圩子一般外环深壕,内砌石墙,四角建有碉堡,与外通行利用吊桥,圩子的防御功能堪称古城池的翻版。也有部分圩堡建在旱地,无外壕,则称为“早圩子”。当然,还有不少并非准军起家的富户豪强,也修建同一类型的圩子。

圩堡内的建筑形式,则汇集了中国传统建筑学上的精华,体现了江淮民居特色。一般建有正厅、客厅、堂楼,内设书房、小姐楼、起居室,以及花园、菜园、库房和兵勇、仆人住房等上百十间,建造精细,雕梁画栋,花园则仿苏扬园林建筑,少数还有西式建筑设备。位于柿树岗乡的唐五房圩中,就保存有一座“走马转心楼”。

虽然年代久远,这些圩堡群原先的建筑物有些已毁灭或损坏严重,但基本保持了原先圩子的建筑格局,一些存留建筑物尚能还原原貌。今天我们走进圩堡群,犹如走进历史的深处,抬眼望去,便能发现历史残留的文化遗存:更楼、转心楼、抱鼓石、旗杆石、柱础,还有皂荚、广玉兰、银杏等数株百年古树。这些既富有地方人文特色,又具有自然特色的圩堡群,是对当地旅游资源的重要补充,是一笔有待于切实加以保护和着力开发的珍贵财富。

来源:文艺合肥

 

 

(责编:郭宇、关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