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29名博士副鎮長的這一年

呂歡歡 苗子健
2022年12月16日16:3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千裡沃野又一次描繪出彩的藍圖,溪水流淌著鄉村振興進行曲。

一年前,29名博士懷揣著這份憧憬,以“博士專家進埇橋”首批智囊團的身份走進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帶著“最強大腦”穿梭於城市、鄉村、園區之間。

春華秋實,近400個日夜悄然流逝。如今,這支來自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博士柔性聘任到埇橋區25個鄉鎮和4個園區,分任副鄉鎮長和園區副主任。他們心懷熾熱,腳踩泥土,用行動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鄉村振興揮洒汗水、貢獻智慧,也迎來了不一樣的人生。

博士之家工作站。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

博士之家工作站。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

創新舉措:29名“最強大腦”集體上崗

“雖然是柔性引進,但絕不是走形式,更要注重內容,始終聚焦埇橋區鄉村振興發展需求。”埇橋區經濟發展顧問、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博士專家服務團團長張海良如是說。

今年53歲的張海良是土生土長的宿州人,作為武漢理工大學產業經濟學博士、武漢大學社會學博士,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產業定位、規劃、集群及引進模式。

生於斯,長於斯,張海良與宿州的一草一木有著深厚的感情。如何結合專業所長為家鄉做點事,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

他的理想與熱愛,也正是埇橋的呼喚與期盼。埇橋,是宿州市唯一市轄區,也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縣級區。如今身處在長三角、淮海經濟區、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中原經濟區的重疊區域,如何解決發展中的人才困境是擺在埇橋面前最緊迫的問題。

經過反復協商,在科技部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的指導下,2021年11月,埇橋區與北京今天勝德品牌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簽約開展“博士專家進埇橋”項目,支持博士專家組團走進鄉鎮及園區,圍繞美麗鄉村建設、農文旅融合、產業規劃、“雙招雙引”等項目開展各項服務,努力為鄉村發展裝上強有力的“人才”引擎。

由此,加入其中的張海良團隊與埇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為了“一對”。自那以后,他每月要在埇橋走訪各鎮村、企業開展調研近20天,“往返之間,我沒覺得累,反而覺得像年輕人一樣更有干勁了。”

在他看來,29名博士專家柔性聘任副鎮長(副主任),就是要將自身掌握的優質資源、技術力量、好的項目等與各鎮(園區)進行深度對接,通過智力支持、產業支持、科技與實踐相結合,把實實在在的成果落地埇橋,實現博士專家研究成果轉化為產業和經濟效益,助力埇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突破。

因地制宜:博士支招鄉村發展新路子

鄉村振興不可能一蹴而就,1名博士進駐1個鎮或園區,帶動1個產業進駐,也並非紙上談兵。

不少駐點博士認為,基層治理的廣度和難度不亞於科學研究,他們要學會用“農民的話”來跟農民打交道,對基層治理存在的共性問題也要有深入觀察。

易紅博士是武漢大學社會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現聘任埇橋區夾溝鎮副鎮長,她是“博士專家進埇橋”項目團隊29名成員之一。熟悉易紅的人都知道她每月都會邀請科研團隊、企業家等來埇橋調研考察幾天。

“來之前我對埇橋區的認識就是一張白紙,來了之后才發現這裡大有可為。”易紅坦言,經過這一年的調研走訪,她發現當地的夾溝香稻米、王棗子、四季艾草等特色產品品質優良,卻在外鮮有耳聞。

專家們就工作方案進行交流探討。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

專家們就工作方案進行交流探討。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

她舉個例子:當地產的夾溝香稻米是經由深地質無污染的天然呵泉水灌溉而成的,營養豐富、口感頗佳。但當地村民保留傳統經營方式,試圖通過擴大產量贏得市場。

易紅經過調研發現,比產量,它比不過東北大米,不如通過打造類似“米中奢侈品”的品牌影響力,化“糧食增量”為“品牌變量”,更能在當地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但難題擺在面前,第一道關便是“解放思想”——讓老百姓接受新生事物。在她看來,高端人才進鎮村更為關鍵的是幫助基層干部群眾擴大視野,於是她通過定期開展專業培訓、知識共享,利用好“易博士講產學研”公眾號平台,“輸血”變“造血”,積極推介夾溝知名度、美譽度。

另外,易紅還發現這裡有不少可落地的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她結合當地優勢資源,圍繞自然風光、紅色基因、農事體驗、中醫文化等方向,充分利用自己在教育實訓、文旅創意等領域的專業優勢和人脈資源,將打造一批以半山裡宿、農事體驗、水庫觀景等為代表的“打卡點”,真正把夾溝打造成徐州、宿州城市的后花園。

一次次技術指導,一次次資源對接,一年的駐點經驗也讓易紅對於推進鄉村振興實踐有了更深的理解。近日,她所領銜的專家團隊還成功中標開展《宿州市埇橋區全域研學旅行規劃》調研編制工作。

她說,發展形成合力,從“自己干”到“一起干”,越干越有勁。

接棒“啟程”:城鄉高質量發展步入快車道

產業發展走向正軌,有“龍頭”也有“奔頭”。受訪博士表示,各地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發展了多種產業,未來經過幾年發展,一些產業也將形成規模,持續助力村集體和群眾增收。

“根本上,我們是從駐點單位的實際需求出發,按照各鎮、園區的具體情況,匹配研究領域與之相互符合的博士前來對口開展工作。”張海良告訴人民網安徽頻道,比如,永鎮鎮鄉村旅游資源豐富,就為其匹配了研究領域是民宿、研學旅行方面的孫芳真博士﹔宿州綠色家居產業園是一個專注於家居產業智能制造的園區,他們就匹配了研究領域是綠色家居材料、家居材料力學性能、軟體家居舒適性研究的王福利博士。

一年來,博士專家團隊將其自身資源及研究成果與埇橋的實際情況無縫對接,實現“產學研”相互結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其中,“博士專家進埇橋”項目多次組織開展“院士博士大講堂”,邀請專業層次高、實踐能力強的專家進行授課,構建系統化培訓體系。目前,已舉辦《觀光農業的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的創新策略與創新模式》《回望百年路  領航新征程》等專題培訓,受眾達4000余人。

同時,在博士團隊的引薦下,一大批優質企業也紛至沓來。截至目前,山東瑞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好孩子食品有限公司等150余家企業和相關專家陸續來埇考察,41個項目正在積極對接,呈報區級領導轉辦重大項目11項,6個項目已簽約落地。

埇橋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侯立芬表示,一名博士僅聚焦於一個鎮或園區並不能最大程度統籌和發揮博士專家的力量和資源,為優化提升“博士專家進埇橋”項目結構和質效,打造以埇橋區實際需求為導向、運行機制靈活、智力轉化體系相對健全的埇橋區區域經濟發展新模式,目前正開展“博士專家進埇橋”2.0版本的模式探索。

功以才成,業以才廣,鄉村振興離不開有思路、有闖勁的產業“領頭羊”。侯立芬坦言,當越來越多像張海良、易紅這樣的博士和他們的團隊匯聚埇橋,有效集結人才、集聚智力,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轉化於城鄉地頭,埇橋的高質量發展自然而然將被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