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潛山:吃過年飯望田畈 人勤春早備耕忙

2022年02月21日11:1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一年之計在於春,地上跑農機,天上飛無人機,田裡用上好種子,綠色春耕讓農業提質增效。吃過年飯,眼望田畈,春節剛過,潛山市涉農部門和16個鄉鎮扎實做好春耕備耕,穩定支持糧食生產,筑牢“三農”壓艙石,穩住經濟發展“基本盤”。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但長期大量使用化肥、農藥、農膜等無機農資,帶來了“土壤板結症”,讓農民難以耕種。該市站在生態立市的高度,積極引導農民發展壯大綠色農業,精心組織實施低碳農業科技入戶工程。他們建立農民綜合培訓網絡,以“農民點菜、政府配餐”式按需培訓、科技專家下鄉等培訓學習形式,不斷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和致富技能。同時,他們因勢利導,積極組織農技人員深入鄉村、田間地頭,抽樣測土配方,幫助和指導農民制作農家肥,巧施農家肥,不搞秸稈焚燒,多搞秸稈還田,讓農家肥成為春耕生產的“主力軍”。

如今,潛山市種保潔田、算低碳賬的農民多了起來,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了環保健康的農家肥、生物肥等低碳春耕方式,漸行漸遠的農家肥和自然生態種植火了起來。該市油壩、余井等鄉鎮的養殖大戶家,每天都有農民來購買豬糞禽糞,收入不菲。許多農民瞄准養雞、養豬大戶棚舍裡的糞肥,與養殖戶建立起農家肥供求關系,定期上門清運糞肥,既解決了養殖戶糞肥污染問題,又降低了農作物種植成本。同時,該市還大力發展沼氣能源建設,形成了“豬-沼-菜”“豬-沼-糧”“豬-沼-果”等良性循環農業生態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伴隨宜機化改造,更多的綠色智能機械開進大田。近年大規模的土地流轉,促進了潛山市土地連片、集約、規模經營,催生了農業機械的大面積使用,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5%,糧食烘干機、板栗茶葉加工機械、秸稈綜合利用機械擁有量顯著增加。據了解,目前該市有農機總動力40萬千瓦、大中拖拉機等1500多台,“鐵牛”漸漸成為春耕賽場的主力軍。

潛山市包村聯戶農機技術員深入春耕生產第一線,開展農機安全生產指導、推廣農機新技術、農機維修保養等技術服務,確保機具技術狀態良好,同時糾正農機手違章操作行為,消除事故隱患,鼓勵農戶引進綠色環保、高性能、先進適用農機具,淘汰老舊農機具,且購置農機具給予舊報廢更新補貼,加快春耕生產進度。( 儲北平 余龍生)

(責編:黃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