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經濟

強化信貸供給,科技賦能跑出惠民興企“加速度”

“二十載,共未來”招商銀行合肥分行20周年系列報道六(信貸篇)

2021年08月18日14:0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在“互聯網+”的時代洪流下,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打破了金融服務的時空約束,這也大大加快了零售信貸轉型步伐,助推了普惠金融服務升級。近年來,招商銀行合肥分行鞏固拓展整治成果,開展“內控合規建設年”活動,牢固樹立“內控優先、合規為本”的理念,著力做好服務實體經濟,支持普惠金融發展。同時,該行積極創新,借力金融科技,整合多方資源,創新打造“招貸App”“小微閃”等線上化產品和服務,不僅提升了貸款服務質效、優化了客戶體驗,更為當地實體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注入了強有力的金融力量。

科技賦能:小微企業實現“秒批秒貸”

“招貸APP真好用,手機簡單操作一下就能申請貸款,真是太方便了。”在通過招貸App獲得50萬元授信額度后,合肥一小企業主張先生激動地說。

讓張先生贊不絕口的“招貸APP”,是針對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推出的綜合信貸類App,是招商銀行小微普惠金融戰略的落地應用,能提供“1對1”、全流程線上服務。在產品上,“招貸APP”集招行生意貸、閃電貸等抵押、信用各類貸款產品於一體﹔在服務上,打造客戶貸款借、還、查、問四大功能的極致體驗,並有專屬客戶經理在線服務﹔在效率上,線上貸款最快60秒出額度,提款到賬隻需1分鐘。此外,在非貸類服務上,能提供生意展會、生意故事等展示平台,打造小微企業生態圈。

近年來,為了提升小微企業服務質效,招商銀行合肥分行大力推廣“小微閃”純線上信用類貸款產品,滿足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資金需求特點。據了解,“小微閃”秒批秒貸、隨借隨還,企業無需提供抵押擔保和紙質資料即可線上快速獲得貸款。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合肥分行針對“小微閃”推出了專項利率優惠活動,幫助小微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科技助力,如虎添翼。眾所周知,招商銀行是業內“金融科技銀行”先行者,高度重視科技在普惠金融服務中的應用。“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一個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對稱。”招商銀行合肥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合肥分行依靠數據驅動,通過“先機平台”“AI外呼”等精准對接客戶,使更多有潛在融資需求的小微客戶按需獲取有針對性的融資服務,彰顯出金融科技賦能零售信貸的力量。

普惠親民:工薪階層暢享“消費升級”

新婚在即的小劉夫婦近日為裝修忙得焦頭爛額,裝修預算一漲再漲,令兩人一籌莫展。“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招商銀行合肥分行關於‘公積金閃電貸’的宣傳,因為我的公積金一直都在交,就嘗試著申請‘公積金閃電貸’,沒想到很快就申請到了20萬元貸款,剛好把裝修缺口補上。”小劉作為“公積金閃電貸”的受益人之一,對這款產品高度認可。

“‘公積金閃電貸’服務客群是繳納公積金的普通工薪客戶,合肥分行通過與安徽省直公積金中心建立數據對接,以公積金撬動小額信用杠杆,秉持開放便利的精神將貸款服務送到客戶手中。”招商銀行合肥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公積金閃電貸”作為一款全線上的金融科技產品,沿襲了傳統閃電貸同樣的優勢,無需提交任何紙質材料,全部流程在線申請,最快15分鐘放款。該產品為消費信貸市場帶來了一抹亮色,更為普惠金融注入新動能。

融合互促:納稅信用變為“真金白銀”

“依托良好的納稅信用等級和繳稅記錄,我們用誠信經營在招商銀行換來了實實在在的貸款。”在安徽蕪湖做生意的王先生高興地說:“國稅閃貸款產品速度真快,直接在手機上申請,十來分鐘貸款就到賬了。而且利率低,為我們減輕了不少負擔。”

以稅促信,以信換貸。招商銀行合肥分行正在全省推廣的“國稅閃”,通過與安徽省稅務局數據對接,是該行深化“銀稅互動”合作推出的純線上信貸產品。該產品基於小微企業的納稅行為,為經營穩定、發展前景良好的借款人發放小額信用貸款。“在此之前‘閃電貸’業務服務對象主要是上班族個人,鮮有產品服務於小微客戶,國稅閃的上線應用意味著線上小微信用貸款進入新篇章。”招商銀行合肥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操作中,小微企業隻需在稅局網站授權后即可在微信掃描二維碼進行線上申請,資料填寫完成后,15分鐘內就可以獲得一筆信用貸款,有效紓解了小微企業資金困難。

在創新產品、優化體驗的同時,招商銀行合肥分行通過一系列紓困惠企舉措,踐行著普惠金融的使命擔當。2020年疫情期間,合肥分行打出了一套“穩企業保就業”組合拳:在資金上,單列小微信貸計劃,優先支持小微貸款投放﹔在效率上,開辟小企業貸款審批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並主動開展存量小微貸款客戶線上回訪﹔在政策上,通過主動降低利率、減免收費等措施,給小微企業“真金白銀”的服務優惠,並通過“無還本續貸”“自動轉貸”確保金融“輸血”不斷流。

金融支持是助推小微企業成長壯大、服務百姓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未來,招商銀行合肥分行將繼續踐行普惠金融理念,堅持從客戶需求出發,向著“互聯網+政務+信貸”目標前進,將更多優質、快速、便捷的金融產品推向市場,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汪元昕)    

(責編:黃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