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東至縣泥溪鎮村民在採摘貢菊。通訊員 池軒 攝
活水養魚,水美魚肥
初夏時節,走進青陽縣楊田鎮澗泉村的魚苗繁育基地,水色清澈、魚兒蹦跶、水花飛濺……村民們忙碌著起苗、稱重、裝車,一番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儼然一幅村靚、水清、景美的生態畫卷。
楊田鎮澗泉村地處山區,生態優良、環境優美。村中的廣德口水庫的山泉水滋潤著下游數千畝土地。 2018年,村民寧長根發現了家門口的商機:眼前清澈的溪水順流而下,純天然、無污染,正是生態養殖的理想場所。於是,他開始流轉土地、修水渠、建魚池,成立安徽泉門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聘請技術員和十幾名本村的村民,搞起了水產養殖。
活水養魚水美魚更肥。去年,寧長根養殖的30多萬尾鱸魚苗,供不應求。今年,他擴大了規模,達到60多萬尾,產值約100萬元。沉甸甸的漁網傳遞出大豐收的信號,寧長根的笑容燦爛而又朴實:“楊田鎮澗泉村的地理環境、氣溫及水質與魚苗養殖的條件相契合,繁育的鱸魚苗健康、成活率高,除了吸引本地的養殖戶,江西宜春、浙江長興等地的養殖戶也慕名前來採購。 ”
近年來,楊田鎮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大力培育發展生態種養產業,土雞、葛粉、麻油等農特產品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村民吃上了香噴噴的“生態飯”,實現了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豐收”。(見習記者 阮孟玥 通訊員 熊雪婷)
![]() |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