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快馬加鞭“智造路” “萬馬奔騰”新格局

2021年01月26日16:07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馬鞍山市中心風貌。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時間無言,卻能書寫壯麗的歷史。

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100億元,2020年達2186.9億元,“十三五”年均增長7.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萬元,位居全省前列﹔“十三五”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8.6%,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1.2%……回眸“十三五”奮進歷程,面對異常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和疊加而來的困難挑戰沖擊,馬鞍山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高質量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全面推進動能轉換、產業升級、結構調整、城市轉型,讓制造大市蝶變“智造名城”,奮力闖出了一條資源型城市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全新路徑,開辟了令人信心倍增的光明前景。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

錨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新發展定位,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馬鞍山這艘發展之輪正乘風破浪、一往無前,揚帆駛向“十四五”更為壯闊的高質量發展新航程。

闊步“智造路” 轉出新天地

一減一增,效益提升。這一喜人變化,發生在中國寶武馬鋼集團。

2018年10月,隨著長材事業部北區3號、4號轉爐正式關停,標志著馬鋼去產能三年計劃提前全面完成。三年間,馬鋼累計壓減產能近500萬噸,相當於減去了一個中型鋼鐵企業。

與此同時,通過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馬鋼智造”頻現超級工程,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名片”。2020年,馬鋼鋼產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全年生產經營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寶武馬鋼。 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馬鋼的變化,正是馬鞍山市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快馬加鞭“由大奔強”的生動寫照。

作為因鋼而立的資源型城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不斷把實體經濟做強做優。

“人在室內坐,礦車滿載歸。”在寶鋼資源馬鋼礦業南山礦和尚橋採場,基於5G技術的無人駕駛礦車正穿梭忙碌,裝料、運輸、卸料全程無需人工操作。

馬鞍山市大力實施智能制造“六大工程”,加快建設“工業大腦”,大刀闊斧推進制造業智能轉型。“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崗”……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智造浪潮,產、學、研、用產業鏈集聚發展態勢日益凸顯。

“智變”加速跑,畝均論英雄。

從2019年在安徽省首創企業畝均效益評價機制,到2020年出台“升級版”實現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全覆蓋,馬鞍山緊緊扭住畝均效益評價“牛鼻子”,通過“四大專項行動”分類施策,以“正向激勵+反向倒逼”精准發力扶優汰劣,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增聚新動能、拓出新空間。

用好“畝均指揮棒”,提升發展“含金量”。

2020年9月,2019年度企業畝均效益評價“成績單”公布,馬鞍山市規上工業企業平均畝均稅收較上年度增長10.88%﹔與此同時,截至2020年底,馬鞍山市共倒逼150戶低效企業轉型或退出,盤活、騰退、高效利用工業用地2724.53畝。

“進退”之間,產業加速升級。

高擎“創新旗” 澎湃新動能

傳統產業“老樹新枝”,戰新產業“插柳成蔭”。

僅用兩年時間,從零起步到預計2020年產值達70億元,在馬鞍山鄭蒲港新區,目前已落戶半導體企業60家, 2021年有望建成百億級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

放眼一江兩岸,從研發設計到封裝測試,“芯火燎原”的絢爛圖景,正是馬鞍山大力發展戰新產業,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生動詮釋。

“十三五”期間,該市以壯大規模、創新驅動、引領升級為核心,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加快培育發展戰新產業,戰新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1.1%、佔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較五年前提升17.1個百分點。

東科半導體有限公司自主創“芯” 全球領先。 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半導體、機器人、新能源……越來越多“新”板塊的熱力加盟,持續刷新著人們對這座“鋼筋鐵骨”工業城市的固有印象,讓馬鞍山經濟煥發出高質量發展的全新氣質。

去年12月初,在中國商用車年度車型頒獎盛典上,漢馬H7(6×4)純電動牽引車、華菱8×4純電動自卸車分別斬獲“年度新能源牽引車(6×4組)”“年度新能源自卸車”兩項大獎。

“唯有創新引擎馬力全開,才能在‘新賽道’上加速搶跑。” 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新能源項目總經理王延安說,漢馬科技集團始終堅持技術創新,截至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共申報專利47項。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智造轉型的智慧源泉。

馬鞍山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躋身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創新能力指數居全國第38位,主要創新指標居安徽省前列。

越來越多的馬鞍山企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讓一江兩岸持久回蕩著“第一動力”的時代交響。

截至2020年底,馬鞍山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90家,居安徽省第3位,較“十二五”末(256家)增長130.9%﹔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46.7%,位居安徽省第一。

“聚”變加速跑 厚植新優勢

繼奧克斯智能家用空調項目投產之后,2020年9月28日,總投資30億元的奧克斯智能制造產業園開工暨首批入駐項目簽約儀式在當涂經開區舉行。未來,產業園將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快打造智能家電產業集群。

奧克斯落戶當涂經開區。 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集聚鍛造競爭新優勢,集聚成就發展新支撐。

長期以來,馬鞍山市產業結構始終處於“一鋼獨大”的局面。“十三五”期間,該市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目標,力促產業“集”優成勢、“聚”力升級。

該市通過“引龍頭、建鏈條、育集群”,做大做強做優鋼鐵相關產業集群,聚力發展三大省級以上戰新產業基地(集群),大力培育市級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形成規模體量大、專業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撐帶動力強的“1+3+N”產業集群(基地)。

馬鋼長三角綠色發展智慧制造提升工程(馬鋼“1+8”產業基地)全面啟動、三大戰新基地總產值達400億元,含山綠色智能鑄造成為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放眼馬鞍山市,一個個產業“鏈式發展”,一個個集群加速崛起,撐起了打造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的“四梁八柱”,形成了共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萬噸輪首次停靠鄭蒲港。 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迎面盡是燦爛的青春笑臉,舉目可見創業的忙碌身影……馬鞍山軟件園開園八年多來,以“互聯網+”產業為主導,重點布局雲計算、大數據等數字經濟前沿領域,百助、金禾、統運物流等領軍企業加速成長,科技小巨人、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不斷涌現。

伴隨著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迅速崛起,以金融、生態旅游、文化創意、信息傳輸等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馬鞍山市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比五年前提升10.3個百分點。

“立足鋼、延伸鋼,不唯鋼,超越鋼。”如今的馬鞍山,正從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傳統產業結構向現代產業體系加快轉型,開創出“萬馬奔騰”“新花怒放”的全新發展格局。(劉挺)

(責編:劉穎、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