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合肥市蜀山區聚焦“魅力蜀山、首創之區”發展定位和高水平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目標,奮楫爭先,頑強拼搏,國內一流現代化城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這是奮斗的五年,也是輝煌的五年。5年來,蜀山區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科技創新碩果累累,重點領域改革破冰攻堅,全方位開放蹄疾步穩,蜀山,書寫出新時代發展征程上濃墨重彩的篇章。
蟬聯“五個百強區”,綜合實力躍上“新台階”
2020年11月,在新公布的2019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評及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建設成效評估中,蜀山區位居安徽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D類第一名,再造發展新動能。
“十三五”以來,蜀山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亮眼,發展態勢喜人,經濟社會成效頻頻“上榜”“刷屏”,先后蟬聯全國綜合實力、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投資潛力、新型城鎮化質量5個“百強區”。
不斷跳動的數字、持續刷新的排名,見証蜀山區高質量發展的步伐。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2020年預計達1050億元,為2015年的2.3倍,年均增長7.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萬余元。
五年來,蜀山區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1.1:28.7:70.2調整為0.3:16.1:83.6,第三產業比重進一步凸顯,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現代金融、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高速發展,“體格”更強健、含金量更充足。其中,數字經濟規模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40%,大數據企業數量、電子商務交易額位列四主城區第一,金融和類金融機構近三百家,金融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6%,並成功獲批全國首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都市工業向高端化邁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產值比重增加到29%,環境科技實力實現全省第一。
產業經濟“生態圈”,引領城區發展“新格局”
一座積澱著精彩與榮光的城市,在破立並重中激發出新動能。
位於政務區的天鵝湖中央商務區,已經成為合肥乃至安徽省經濟發展的中樞,被稱為安徽的“陸家嘴”。這裡坐落著商務樓宇73棟,共有35家全球500強企業,32家中國500強企業,47家上市公司,躍動著生機與活力。
按照發展戰略,天鵝湖中央商務區將打造成現代商貿業、金融服務業、文化服務業集聚的高端服務業發展中心,將代表國際化的合肥走向世界舞台。
蜀山區搶佔數字經濟新高地,深耕數字經濟試驗區,大數據企業從2017年的10家,到2019年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已達42.7%,市級認定大數據企業累計達到101家,位居四個主城區首位。開放經濟再上台階,安徽(蜀山)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成為中國(合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核心園區,進出口總額由9.9億美元增加到13.6億美元。
同時以數據賦能發展,形成數據生成、開發、服務和流通的大數據生態系統。當前,正在借助中國聲谷的技術、人才、產業資源等優勢,與省信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中國聲谷·蜀山數字經濟產業園。截至目前,已引進騰訊財付通、奧飛數據、新境界、英特靈達等行業領軍企業。
作為安徽省唯一獲得“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殊榮的縣區,蜀山區培育發展文化出口企業近百家,其中龍頭企業17家,版權貿易、圖書、動漫手游、文化用品等出口產品和服務輻射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一帶一路”沿線35個國家開展貿易往來,讓越來越多的優秀中華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向世界。
環保產業協同驅動,激活綠色發展“新動能”
衡量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科技創新是重要指標。唯有創新,才能激發活力。
五年來,蜀山區堅持以創新驅動制造業發展、以科技引領制造業發展,培育科技型企業梯隊,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十三五”時期,蜀山區各類創新成果碩果累累,連續榮膺“國家科技創新百強區”稱號,2019年蜀山區獲批市級數字經濟產業創新試驗區,被市級認定大數據企業達54家,居四中心城區之首。目前,蜀山區高新技術企業由2015年91家,增長到2020年251家,淨增160家,年平均增長率達22%。5年內,蜀山區共新增14家省市級眾創空間,4家省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蜀山區現有國家、省、市三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0家,省市級技術創新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10家。連續兩年榮獲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稱號,排名從38位提升至36位。創新平台數量居主城區之最,大氣環境監測國家工程實驗室建成運行,科學島—蜀山經濟開發區、環科大科創走廊等創新載體建設穩步推進。
蜀山區以創新驅動支撐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中國環境谷”金招牌,走出一條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發展道路。支持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水三立等本地優秀科研院所和重點企業,組建了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環境光學檢測儀器工程技術中心等4個國家級科研平台,以及城市污染物轉化重點實驗室、水環境治理及污染控制院士工作站等20個省級科研平台,形成良好環保技術研發環境,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同時,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申報,蜀山區授權環保類專利數量不斷增長,2019年達460件,增長近25%,“工業園區有毒有害氣體光學監測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目標既定,勢必達成。當前,“中國環境谷”已擁有24個環境領域國家及省級科研機構及平台,環境產業上下游規模以上企業102家,基本形成“環保技術研發—核心基礎零部件生產—環保裝備制造—環境治理、環保工程及環保服務”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在2019年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合作示范園區評估中,蜀山區環境產業合作示范園區成為安徽省唯一獲評優秀的單位。
瞄准未來,蜀山區還將圍繞運河新城6.34平方公裡產業用地,全力推進“環境科技小鎮”建設,重點引進高端環保裝備制造類企業,為“中國環境谷”賦能擴容。
政務營商再優化,企業擴容提質“新變化”
解放思想,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群眾利益的體現。蜀山區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的背后是改革的試水破冰,點燃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蜀山的營商服務,讓我對未來發展信心十足!”一家外地建材企業想把研發總部遷到蜀山,需要500平米的辦公用房,該區投資促進中心僅用2天就幫助企業找到了滿意場地。
“親”“清”之風沐浴營商環境,讓養人之地成為興業沃土。蜀山區把企業所想、所難作為工作的發力點,以主動服務讓企業專注主業,用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服務鏈、集聚產業鏈,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証照分離”“多証合一”等多項簡政便民改革順利落地,全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工程,國家政務服務平台蜀山分廳8874項服務上線使用,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佔比實現100%,從推行“三証合一”,到“五証合一”,再到“多証合一”,市場主體數量持續增長……營商環境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新局面。
蜀山區先后出台《蜀山區推進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十大行動方案》等政策,打造10萬平米“環境科技大廈”載體,從房屋租賃補貼、企業研發投入補貼、科技創新獎勵等方面為環境企業發展提供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設立1.16億元天使基金,推出2億元“戰新貸”、1000萬“戰新券”金融產品,幫助企業快速成長、健康發展。(劉亞萍)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