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農商銀行:“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慈善扶貧事業背后的農金力量

2020年08月20日10:59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8月7日,安徽省利辛縣優秀人大代表、西潘樓鎮著名實體企業家徐廣富因多年來誠信經營、積極投身慈善扶貧事業,成績顯著,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聯合授予“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榮譽稱號。他接過沉甸甸的獎牌和紅彤彤的証書,激動地說,“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能取得現在的成績,我要感謝很多人,尤其是利辛農商銀行,正是它多年來的鼎力支持,我的企業才能走到現在,才能取得今天的榮譽。謝謝!”

徐廣富的感激之情發自肺腑。從“利辛好人”到“亳州好人”再到“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在他個人榮譽不斷累加的背后,是利辛農商銀行多年來始終不變的服務“三農”、服務縣域的市場定位和矢志不渝的扶小助農、扶持實體的金融情懷。

從1989年到2000年再到2020年,三十年的風雨同舟、攜手並肩,歲月的年輪見証了一家農商銀行與縣內像徐廣富這樣的三農小微客戶同生共長、共榮共生的金融情誼。無論是信用社,還是改制后的農商行,利辛農商銀行牢記支農重托,扛實支小責任,累計為全縣10.76萬戶三農實體和小微企業發放各類貸款84.23億元,彰顯了農村金融主力軍的擔當。

“做慈善,有心有力很重要。我有這個心,是農商行給了我這個力。”回想創業時的艱辛,徐廣富很是唏噓。1989年,家在阜陽市颍東區的徐廣富孤身一人來到利辛縣西潘樓鎮打工,從一家日雜百貨小店做起。身在異鄉,舉目無親,資金短缺卻告借無門,正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尚未改制的利辛農商銀行向其伸出了援手。一筆2萬元的小額信用貸款,解決了徐廣富的“燃眉之急”。靠著吃苦耐勞、誠實守信,他的生意逐漸有了起色。家境漸漸好起來的徐廣富,深知貧困的苦處,他盡自己所能幫助有需要的鄉親,成為了鎮上遠近聞名的“好心人”。

“我做實業,就是為了有更多的力量去幫助別人。還請咱農商行繼續多支持我,讓我把企業做得更大,幫助更多的人。”富了不忘本的徐廣富成為了眾口稱贊的“善人”。而隨著關愛孤寡老人、幫扶貧困家庭等善舉的傳播,徐廣富開始感覺到自己力量的不足。“我需要賺更多的錢,這樣才能幫更多的人”,這個念頭,在他心裡扎下了根。善於發現商機的徐廣富,把目光放在了飲食行業。民以食為天,隻要口味好、口碑好,飯店這個生意就能干。他承包了門面,干起了食堂。起步階段最困擾他的是錢。在他最難的時候,又是利辛農商銀行幫助其解決了資金難題。5萬元的貸款資金,為徐廣富的二次創業“雪中送炭”。在農商銀行的支持下,憑著待客如親,他的食堂口碑越來越好,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在事業發展的同時,徐廣富也加大了對慈善扶貧的投入。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徐廣富捐款捐物5萬元﹔2009年,利辛遭暴雨洪災,他出資近10萬元,為西潘樓街道修好了2.5公裡水泥路及路邊的下水道﹔2012年,他出資3萬多元,為環衛工人購買了醒目的工作服。2014年,他出資1萬多元,為利辛街道兩旁的攤販購買200多個遮陽傘、棚等,讓他們在辛苦掙錢的同時不再忍受日晒雨淋之苦。

“國家給的這個榮譽,離不開你們的支持。有了咱農商行的幫助,我有底氣更有信心把慈善事業繼續做下去。一心想把慈善當做事業來做”。隨著生意規模的擴大,徐廣富做慈善的心越來越不滿足。為了幫助更多的人,他發起成立了利辛縣好人協會,並被推選為副會長。越來越忙的徐廣富,並沒有被接踵而至的榮譽沖昏了頭腦。他時刻謹記著自己做人的本分,並把“本分做人、誠實經商、誠信待人”作為自己生意的座右銘。已經擁有三家餐飲的徐廣富,又注冊成立了富濤商貿公司,做起了實體。多年合作,對徐廣富人品非常認可的利辛農商銀行,將其授信額度提高到400萬元。在充足資金的支持下,徐廣富將生意做的風生水起。目前,他已擁有三家餐飲和一家商貿公司,固定資產上千萬元,為當地解決六七十名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在生意做大的同時,他繼續著自己的慈善事業,資助貧困學子圓“大學夢”,幫扶留守兒童繼續求學,慰問五保老人。

三十年來,利辛農商銀行累計為徐廣富發放各類貸款近3000萬元,助力其事業做大做強。在農商行的支持下,他無私捐款獻愛心,先后資助困難戶、五保戶、殘疾人、對口幫扶貧困學子圓夢助學等近300人,每年對口資助貧困學子6萬多元﹔資助小區改造3.8萬元,為慈善事業捐資近200萬元,受到廣大村民的高度贊譽。在疫情防控戰斗中他慷慨解囊、為卡點值勤人員免費提供一日三餐,拿出資金購買口罩、消毒液、酒精、飲料、方便面等物品,總金額達六萬元之多,獲得“利辛好人”和“亳州好人”稱號。

作為利辛縣一名民營企業家,徐廣富把扶危濟困當成了一項事業來做:“我希望能一直把愛心奉獻下去,傳遞下去,做更多的好事。”作為他背后的金融力量,利辛農商銀行將會持之以恆的為其善心義舉助力,全力以赴成為其事業上最貼心、最給力的農金搭檔。(李曉剛)

(責編:劉穎、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