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家湖會戰的六天六夜

韓震震 李闊

2020年08月03日18:22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搶險阻擊戰,戴家湖涵閘漏水,大堤背面形成10米漩渦,一時險象環生﹔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轉移戰,一聲令下,各方力量火速集結,7小時緊急轉移群眾8476人﹔

這是一場靠耐力和毅力支撐到底的持久戰,數千名參戰人員6天6夜持續接力,奮戰到底﹔

這是一場科學治險的協同戰,水利專家、舟橋部隊、大型機械協同配合,軍民一心構筑月牙堤,徹底消除隱患﹔

這是一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動實踐,“7.26”戴家湖一役讓人們見証了萬眾一心的中國力量,看到了科學治水的希望和信心!

部隊官兵徹夜奮戰,在大堤上休息。李希蒙攝

部隊官兵徹夜奮戰。李希蒙攝

突發!洪水破閘

7月20日上午8時,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提升至I級,隨后,千裡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閘開啟。

當天,颍上縣4小時內,先后啟用了三處行蓄洪區,這在淮河抗洪史上,前所未有。

全長1000公裡的淮河,總落差200米,坡陡水急。淮河150公裡的下游,落差僅僅6米,阜陽,正處在“兩頭翹、中間窪”的部位,颍上則處在“窪中窪”的位置——前面承接著王家壩的來水,后面不能快速下泄洪水,整個颍上成了一個巨大的蓄水池。

戴家湖位於淮河干流颍上廟垂段的一片低窪地區,位於姜唐湖行蓄洪區與颍上縣城之間。持續多日的暴雨和泄洪,戴家湖流域水位瞬間升高。

“這麼大的水,已經十幾年沒看到過了。”在淮河岸邊生活了70年的老人沈繼輔感嘆道。

7月26日上午,颍上縣半崗鎮戴家湖村沈繼輔、沈志軍等村民,沿著大堤巡查,巡查到涵閘背面時,突然聽到一聲巨響,草叢裡不斷有水噴涌出來。發現險情后,他們立即向上級反映。

26日上午,險情發生時,天空仍在下著大雨,大堤內外水位相差5米左右,巨大水壓之下,若不及時處理,大堤有潰堤風險,后果將不堪設想。而大堤背后,則是颍上縣半崗、垂崗兩個鄉鎮的7個行政村,有耕地1.9萬畝,居民近萬人。

“接到報告后,我們立即趕到了現場,並啟動了應急預案,首先是立即轉移附近群眾。”颍上縣一位縣領導告訴記者。不到一小時,省市縣領導和水利技術專家趕到現場,當即成立了搶險指揮部和專家組。

雖然水流湍急,但專家組發現,沖出的水並不含泥土,這意味著壩體沒有受到沖刷,初步判斷險情為閘門漏水。

阜陽交警指揮大型車輛進入搶險現場。阜陽交警供圖

阜陽民兵奮戰在搶險一線。韓震震攝

緊急!群眾撤離

26日上午11時許,接到上級防指命令后,垂崗鄉防汛指揮部下發通知,立即把群眾全部轉移到安全地段。垂崗鄉副鄉長蘭嵐記得,當天雨下得很大,鄉政府工作人員與村干部挨家挨戶通知,組織群眾緊急撤離。

“那天,村裡的廣播不停在喊,讓大家趕緊走,啥東西也別帶,保命要緊,”汪麗家住在垂岡鄉垂岡社區,她的叔叔今年91歲,是一位“五保戶”,平時由她照顧。當時,她剛從鎮上回到家,聽到廣播后,立馬打電話,雇了一輛車把叔叔和孩子轉移到鎮上安置點。

就在汪麗開始轉移的時候,半崗鎮、垂崗鄉7個行政村正在緊急動員,阜陽市和颍上縣出動900名警力進村入戶,協助鎮村干部轉移村民。

救援人員與洪水賽跑,與時間競速,對危險地帶開展全面走訪,冒著大雨,踩著泥濘,疏散轉移群眾、幫忙搬運物資,確保不漏一戶、不留一人。

接到撤離的消息,百姓有的冷靜,有的不理解,有的不願舍棄任何一件物品。為了讓群眾安心轉移,颍上縣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副主任李先鋒帶隊將群眾家萬斤糧食扛上二樓,耿棚派出所民警穆暢用雨衣裹住癱瘓的大娘背上車,政工室主任曩道勝跟不願離家的大爺說:“你不走,我不走!”

在多方努力下,7月26日18時許,湖區8476名群眾全部被安全轉移,無一人遺漏。

公安幫助撤離殘疾群眾。李希蒙攝

構筑月牙堤徹底消除隱患。颍上縣防指供圖

火速!兵力集結

人員緊急撤離的同時,搶險處置、堤防除險加固等工作也在同步進行,各方力量火速向險段集結。

針對險情的復雜性,現場指揮部和專家組先后制定了封堵出水口、開挖養水盆、構筑月牙堤等四套方案。

“我們首先嘗試封堵出水口,當天下午,作戰部隊、阜陽民兵就有2000多人趕到現場。”阜陽軍分區副司令龔輝介紹說。

7月26日下午,第71集團軍某“鋼鐵勁旅”首先投入戰斗,1000名官兵開始封堵閘口。當日22時,為提高效率,指揮部決定同步實施封堵出水口、開挖養水盆兩套方案。由於作業量增加,正在淮南、滁州抗洪的第71集團軍“鐵骨硬旅”850名官兵星夜馳援。

“連夜奮戰,大家都很辛苦,但請人民群眾放心,我們堅決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教導員郭雙飛說。

此前,王家壩蓄洪時,阜陽軍分區從全市抽調1800多名精干民兵支援阜南。戴家湖出現險情后,除了阜南民兵留守外,其余1047名民兵全部趕到颍上,並在核心現場持續奮戰。

開挖養水盆,要構筑500米長、頂寬5米的堵水圍堰,工程量十分巨大,接到指令后,阜陽從全市建筑工地臨時抽調上百台挖掘機、推土機連夜進場。

趕到颍上集結的,還有多支民間救援隊。安徽5A應急救援服務總隊一直在王家壩開展志願服務,7月26日下午得到消息后,20名志願者連夜趕到颍上,並在當地統一安排下投入戰斗。

航拍:養水盆堵水圍堰即將合龍。陳若天攝

航拍:上百台大型機械同時作業搶筑堵水圍堰。陳若天攝

奮戰!徹夜不息

7月26日下午,趕到現場的部隊官兵、阜陽民兵開始分批輪流作戰,一個個重達幾十斤的沙袋,在戰士們手中傳遞接力,現場不時響起的嘹亮軍歌,振奮人心。

沉重的袋子持續從閘口位置拋入水中,濺起一片片水花,但奮戰數小時后,大堤背面的漩渦卻並未縮小。

“內外水位差較大,水流很急,用鋼筋籠裝上20多個石袋拋下去,也立即被沖走,單純封堵難度太大。后來指揮部下令,一邊封堵出水口,一邊開挖養水盆,效果才逐漸顯現。”颍上縣水利局副局長鮑峰說。

養水盆蓄水,可有效緩解水流沖擊速度。153台大型機械進場后,7月27日清晨,構筑養水盆的堵水圍堰開始動工,現場機器轟鳴,徹夜不息。

同時,封堵出水口也在進行更多的嘗試。在安徽省水利廳、淮委專家的指導下,搶險人員用鋼管制作龍骨沉入水中,並拋入更大物體——將3個裝滿石袋的鋼絲網兜捆扎后一起沉入水中,接著再用粘土、棉被等物品填縫閉氣。

經過一系列的努力,7月27日下午,封堵有了效果,大堤背后的漩渦開始變小。

航拍堵水圍堰建設。陳若天攝

颍上戴家湖涵閘處,正在水中構筑月牙堤。颍上縣防指供圖

沖刺!徹底封堵

7月28日,構筑養水盆進入最后沖刺階段,在大型機械作業的同時,部隊官兵們趕制了數百個鋼絲籠,用來填充石料,為圍堰合龍做准備。為了應對陰雨天氣,官兵們還連夜裝填了12000個土袋,用來壓住覆蓋圍堰的防雨布。

前兩套方案已陸續見效,險情得到控制,但如何徹底消除?7月28日中午,搶險指揮部決定啟動第三套方案——構筑月牙堤,通過水中作業,圍繞涵閘修建圩堤,並最終將漏水閘口徹底封堵。

27日晚上趕到的東部戰區陸軍某舟橋旅,為月牙堤的構筑提供了強大助力。400多名官兵連夜架設門橋,大大加寬了搶險作業面,讓更多機械、人員可以圍繞涵閘連續施工。

7月28日下午,在水利專家的指導下,部隊官兵在門橋上投放石袋,挖掘機從涵閘兩側同時施工,開始在水中筑起月牙堤。

此后,好消息一個個傳來。

7月29日15時許,經過50多個小時的連續奮戰,養水盆堵水圍堰成功合龍,險段的水流逐漸放緩。7月31日17時許,經過70多個小時的努力,月牙堤成功合龍。

8月1日上午,月牙堤建成,漏水涵閘被徹底封堵。經過六天六夜的連續奮戰,颍上戴家湖涵閘險情被有效控制。當勝利到來的那一刻,幾乎所有人在大聲歡呼,連日的疲憊感早已煙消雲散。

險情結束了,3000余名參戰人員開始陸續撤離,時間可以流逝,但奮戰戴家湖的那些日夜,必將停留在他們的腦海裡,成為一生的回憶。

(責編:歐愷、郭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