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含山:“白衣村是我心中的牽挂!”

2020年07月13日10:02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虞偉(左)走訪蠻張自然村貧困戶張守榮,宣傳扶貧政策,了解家裡有沒有困難。

7月11日、12日,這個雙休日,含山縣清溪鎮白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虞偉沒有回家,也沒有休息,連續的降雨讓他寢食難安,貧困戶家裡的房子會不會漏雨?今年摘下去的新茶會不會被積水所淹?幾個村已蓄滿水的當家塘會不會有危險?

看到虞偉在村裡、在山上不停地轉悠,不少認識他的群眾都熱情地迎上來打招呼:“虞隊長,來家裡喝口茶,喝點我們自己採的茶。”

抓黨建 打造“不走的工作隊”

2017年4月,馬鞍山市投資促進中心副處級干部虞偉來到偏僻的清溪鎮白衣村,這裡群山環繞,溪水潺潺,說起來是山清水秀,但滿山遍野終究是荒山荒坡。2014年7月,白衣村被確定為含山縣15個貧困村之一,2017年村集體收入不足10萬元。

市裡來了個虞隊長,讓白衣村的干部群眾充滿期待,但是,幾天熱乎勁一過,就有群眾說:“他是來鍍金的,干個年把就回去升官了,我們還不是原打原(和以前一樣)。”聽到這話,讓虞偉壓力陡增。

到村后,虞偉認真分析村裡致貧的原因是缺少主心骨,黨建的引領和帶動作用讓群眾不滿意。這些年,白衣村的黨總支書記都是鎮上下派的,村裡的群眾不認可,班子也不團結。找到“病因”,虞偉就要對症下藥,他和新任村黨總支書記萬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村裡,虞偉說得最多的是團結,他說:“大家遇事要多商量,發揮團隊作用,堅決不搞無原則糾紛。”凡是涉及村級重大事項,都要經過黨員代表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表決,需要公示的及時公示。真正做到從群眾再來,到群眾中去,形成合力推進落實。

3年來,虞偉和萬磊積極加強村后備力量的培養。宮志剛原來就是村后備干部,由於工作出色,2018年村兩委換屆時,當選為村委會成員,2020年6月成為正式黨員。安徽國防職業技術學院的刁寶來畢業后,熱心群眾工作,正在作為后備干部培養。2020年6月,蠻張自然村村民張訓風被吸收為預備黨員。正是及時補充了宮志剛、刁寶來、張訓風這樣的新鮮血液,為白衣村各項事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成為一支“不走的工作隊”。2019年,白衣村黨總支榮獲全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光榮稱號,榮獲市級“文明村”。

抓發展 產業扶貧特色鮮明

白衣村有山場資源1萬多畝,虞偉經過豐富調研,決定把茶產業作為村脫貧攻堅主導產業。虞偉主動服務,協調土地流轉、調處矛盾糾紛、推薦人員務工,已成功引進外來種植大戶和茶業專業合作社7戶來村發展茶產業﹔協調含山縣農業農村局和省級龍頭企業安徽含眉茶葉公司安排專家常年對村茶產業進行技術指導,邀請安徽農業大學教授到村開展現場教學,受到種茶大戶和茶農的好評。

目前,白衣村的茶產業已逐步形成規模,成為村特色主導產業,茶葉種植面積2491畝,人均0.88畝。其中村集體利用上級產業發展項目資金和部門幫扶資金發展茶產業303畝﹔還新建一座茶葉加工廠,實現了茶葉種植、採摘、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提高了茶葉附加值。

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促進了村民就近務工就業,目前白衣茶產業吸納本村村民長期穩定就業300人以上,靈活就業達1000多人,年帶動村民增收48萬元。

茶產業的發展也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供了可持續的動力,2019年白衣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30.8萬元,預計今年集體收入50萬元以上,其中茶產業收入達60%以上。兩年后,隨著村集體茶園進入豐產期,按照平均每畝5000元收益,村級茶產業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150多萬元收益,且可持續增收30年以上。

說起清溪白衣白茶,虞偉充滿感情,他經常說:“等我退休了,我會當白衣村茶葉的推銷員,讓白衣白茶銷路更暢,效益更好。”

抓統籌 奪取抗疫發展“雙勝利”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步伐。虞偉與村兩委干部為了把疫情對貧困戶的影響降到最低,想在前面,干在實處。他帶領大家逐戶排查貧困戶情況,為33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安排了疫情防控卡點值守、日常保潔等公益性崗位﹔在種植茶葉時,優先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加,幫助他們每人每日增加收入80元﹔為16位有勞動能力和發展意願的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業,協助採購種苗﹔為8戶貧困戶子女參加網課學習提供便利,確保他們跟上學習進度﹔虞偉還聯系馬鞍山市三個幫扶單位,大力開展消費扶貧活動,累計採購雞、鴨、鵝、雞蛋等農副產品14188元﹔聯系清溪鎮工業園區企業,推薦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及其子女就業,想方設法增加貧困戶收入。

清明節前后,村集體的茶園進入了採摘季節,虞偉組織村民每天進茶園採摘鮮葉,當天加工,及時銷售,主動聯系幫扶單位開展消費扶貧,積極利用電商平台拓寬茶葉銷售渠道。今年白衣村集體累計銷售茶葉530斤,實現銷售收入31萬元。

抓服務 為貧困戶排憂解難

駐村扶貧3年多來,虞偉走遍了白衣村的每一個村落,與白衣村的貧困戶和眾多村民建立了深厚感情,“虞隊長”是大家對他自然又親切的稱呼。白衣村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戶93人(已全部脫貧),他熟悉每一個貧困戶家庭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健康狀況、家庭收支、發展情況等,他每到一處都用接地氣的語言,認真仔細宣傳脫貧攻堅政策,讓貧困戶了解自身的每一筆收益,做到心中有數。他鼓勵貧困戶通過自身發展特色種養業和務工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經濟狀況,逐步走上富裕道路。

貧困戶唐宗良、刁筠英夫婦倆在村茶園務工,每人每天有80元收入,另有公益性崗位穩定的務工收入,加上孩子在外打工和家庭其他收入,家庭年收入達到6萬元。唐宗良高興地說:“感謝虞隊長,不僅我們脫貧了,村裡也發展好了。我們在家門口打工,增加收入,過上了好日子!”

貧困戶孫世英的女兒患有精神病,一直被關在家裡,不給外出。在征得孫世英同意后,虞偉積極主動聯系馬鞍山市第四人民醫院,將患者送醫治療,由於患者患病時間太久,無法徹底根治。他經常回訪,了解患者及其家庭的困難和訴求,全力幫助解決。今年端午節前,他協調市文明辦職工開展消費扶貧,購買了孫世英自養8隻老鵝,增加收入1300元。每當提及這些事,孫世英總是充滿感激。

“我駐村三年多了,如今,白衣村已經成為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人都是有感情的,我總想多留一點東西給白衣村和廣大村民,他們始終是我心中的牽挂!”虞偉這樣說。(田斌鋒)

(責編:劉穎、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