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晒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2021年01月20日14:02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

当2021年的第一缕晨光洒向皖东南大地。朝着未来,怀着梦想,宣州踏上了新的征程,开始了新的出发。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这是一张沉甸甸的答卷——

2020年预计区属生产总值增长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5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发展的韧性和活力越来越强。

这是一串亮闪闪的荣誉——

成功入选中国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就业创业、生态文明建设等四项工作获省政府激励表扬……

下笔千钧,书写不凡。从2020年年初勠力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夺取防汛救灾最终胜利,从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到“六大会战”捷报连连……乘风破浪的宣州,勇立潮头,奋楫前行!

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宣州答卷”

这是工业突破加快推进呈现的新气象——

持续开展“工业突破年”活动,规上工业企业数首次突破300家。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解决企业“五难一缺”问题557个,减税降费超4亿元。美乐柯制冷等4家企业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认定,博瑞特热能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亚邦化工获评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5家企业产品入选国家级绿色设计名单。宣酒新产品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连续四年获评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

这是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谱写的新篇章——

粮食生产“十七连丰”,烟叶产值2.4亿元,稻渔综合种养12.5万亩。创成2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64.8亿元,获评省“五个一批”农产品加工强县。宣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新增家庭农场293家、农民合作社23家。进入全国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华卫集团跻身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木子禽业位列全国农民合作社榜单第六。

这是现代服务业逐步复苏涌出的新动能——

新增限上商贸单位34家、电商经营主体219家,省农村电商示范镇1个、示范村4个,电商销售额增长10.4%。寻梦鲜花网销额行业全国第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获评省级特色旅游名村1个、省休闲旅游示范点5家。水东大景区提质提速,山岳旅游、溪口十八湾等项目加快建设。

这更是扩投资增动能、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拉开的新格局——

创新动能加快集聚。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总数达53家。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7.8%,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44%。获批省重点研发项目3个,绿源机械等3家企业通过省科技重大专项验收。申请发明专利311件,授权发明专利71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38%。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2020年谋划储备“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项目707个,总投资2625.4亿元。严格项目并联审定,准入项目127个。常态化开展项目集中开工,实施重大项目“四个一”落地帮扶机制,东颖电子、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111个项目开工,乐方食品等48个项目投产。列入省重点项目125个、市重点项目147个,完成投资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43.9%、184.4%。古泉换流站建成安徽首例“5G+特高压”新基建应用。

园区平台支撑有力。宣城高新区持续“以升促建”,深化“多评合一”改革,首例“标准地”项目开工建设。园区经济逆势上扬,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2家、63个项目开工、38个投产,实现经营收入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突破70%。宣州经开区发展步入快车道,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98.2%,进出口总额增长6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3%,32个项目开工、24个投产。

科研助力。宣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展现一体化发展的“宣州作为”

风从东方来,潮涌长三角。搭乘长三角一体化的“快车”,宣州区抓对接促融入,不断做强“内核”,持续释放动能,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凝聚前行合力。

区域合作,深!

积极对接“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推动设立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宣城联动创新区。与高淳谋划共建省际毗邻功能区。宣州经开区、高淳经开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始终坚持以商招商、链式招商、专业招商,创新不见面“云招商”,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25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13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项目占比65.6%。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

互联互通,紧!

商合杭高铁、皖赣铁路扩能改造芜宣段开通运营,芜宣机场即将试飞,宣州迈入“高铁航空时代”。宣绩高铁、宣泾高速加速推进,巷口桥铁路二级物流基地配套路网启动建设。水阳江船闸通航运营,宣州综合码头二期、汪联河北山物流码头二期建设加快。

重点改革,实!

对标沪苏浙,建立“窗口受理无否决权”“行政审批容缺受理”机制;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先照后证”等商事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公章、申领发票、申领税控设备、银行预约开户、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开户“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日办结”;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实现五枚章(公章、法人章、财务专用章、合同章、发票章)政府免单。

俯瞰宣州。宣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凝聚“六大会战”的“宣州力量”

2020年9月下旬,宣州区全面掀起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聚力工业突破、强化招商引资、提速项目建设和推进征地拆迁“六大会战”热潮,奋力奏响加快发展、加快追赶“最强音”。

从广德到宁国,从湾沚到当涂,从繁昌到宜兴、长兴、吴兴……2020年8月下旬以来,在一趟趟的考察学习中,该区上下加深了对周边先发地区发展路径的理解与把握,那就是要始终把“发展”二字镌刻于心,作为工作的“头版头条”和重中之重,劈波斩浪、风雨无阻、一以贯之。

邀请上海市开发区协会、湖州市发改委、安徽省委党校、安徽省社科院、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等地领导、专家和一线工作者为全区党员干部授课……在一次次聆听讲座中,该区上下深刻认识到:如果现在不抓紧发展必然会带来日后举步维艰,推进“六大会战”就是要不畏艰难、攻坚克难,勇于争先、敢于亮剑,其目的就是以工作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

自“六大会战”启动以来,该区广大干部大力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主动深入到乡镇和园区一线,勠力同心、顽强拼搏、艰苦奋战,有力推动了“六稳”“六保”和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分展示出宣州干部务实重行、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

“战”果斐然,数字为证——

会战期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3%,均超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和会战目标;脱贫攻坚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和市际交叉考核“两场大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规上工业企业预计净增41家,使得全区规企总数首次突破300家;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72个,占年度新引进项目数60%;项目建设累计开竣投132个,占年度目标任务169.2%;

累计征地拆迁1028户、完成房屋拆迁面积15.71万平方米,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79%和60%……

通过实施“六大会战”,宣州区仅用三个月左右时间即完成半年以上目标任务,“两天并作一天干”,会战取得骄人战绩。

志愿服务。宣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绘就城乡统筹发展的“宣州图景”

2020年,宣州区坚持服务城区建设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生态宜居美好新家园,绘就了一幅城乡统筹发展新图景。

精准服务中心城市建设。市区一体以全省第一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住宅小区管理水平提升专项行动扎实推进。19个老旧小区完成综合改造。澄江街道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基本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完成市重点土地房屋征收项目39个,征收土地5066.2亩、房屋26.4万平方米,拆违2.6万平方米。中央生态绿地建成开放。阳德路、青弋江大道南环线通车。

乡村振兴稳步实施。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经济薄弱村全部消除,经济强村达58个,占比居安徽省前列。成功入选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9个、示范村8个,省级中心村“生态美超市”全覆盖,改厕6142户。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全省优秀,水东前进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百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投入1.3亿元,实施“四启动一建设”,完成6个千亩圩口堵口复堤。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有序推进。加快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S104宣港路、S604朱沈路建设加快。完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165公里。基本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纵深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全面完成“1+2+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常态化开展露天禁烧、秸秆禁烧,PM2.5平均浓度下降21.3%。深化河(湖)长制改革。启动南漪湖流域跨界污染防治。加强固废污染监管,土壤环境质量稳定。水阳江、青弋江干流全面禁捕,退捕渔民全部上岸。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0年,宣州区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民心民力为依靠、民意民声为依据、民愿民盼为方向、民惠民富为目标,一件接着一件抓,呈现出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治理更为有效的新面貌。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宣州奋力实施“六大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的起步之年,该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全面掀起“六大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热潮,奋力交出“两个更大”宣州高分答卷。(夏丽丽) 

(责编:范晓琳、张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