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下旬以来,来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爆发。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群策群力,全面梳理改造就诊流程,将发热患者的分诊救治和相关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历经24小时筹备,1月18日即开放了发热门诊、发热门诊药房,72小时内改造完成了临时隔离观察病区;第一时间储备好各类应急物资和药品,做好各项“战疫”准备。1月22日,安医大二附院被安徽省卫健委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省级定点收治医院之一。目前,该院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
号召全院医护人员返岗
1月23日,该院党委发布《致战斗在抗击新型肺炎一线医护员工的慰问信》,号召全院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1月24日、大年三十,医院吹响了“取消休假、回到岗位”的集结号。除夕夜的医院里灯火通明,无论是在发热门诊、急诊小区还是普通病房,医护人员的身影如往常一样出现在医院各个角落,他们牢记初心、使命,忠于职守,度过了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大年夜。
许多已经回到外地家中的医护人员接到通知,星夜返程,从四面八方赶回合肥。大年初一清晨,庐州城空空荡荡,而安医大二附院内却熙熙攘攘,各科室在上午8点全员到岗。“守好本职岗位,等待医院召唤,随时增援一线。”各科室通过医院党政工作联络群纷纷报道请战。
“我是一名有着13年急诊工作经验和20年党龄的中共党员,为了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尽到一名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的天职,在此病毒肆虐和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及生命的紧急关头,如有需要,我志愿报名申请加入抗击病毒性肺炎第一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主任,您让我去吧,我是一名呼吸治疗师,我没有办法在这个时候不去!”“我等不及护士长回复我了,这几天连着上班,所以昨晚没有及时看到护士长信息,恳请主任让我第一批去执行任务,否则我心里肯定很自责!”来自不同科室的个人或集体请战书纷至沓来,大家纷纷请求驰援武汉、湖北,请求调往医院发热门诊等抗疫一线。
一小时组建医疗队千里驰援湖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月26日,安徽省卫健委紧急组建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并于27日立即启程。安医大二附院接指令后,根据通知要求迅速在院内进行号召,短短一小时内便组建医疗队。他们中间,有的刚刚下夜班,有的连夜从外地赶回合肥,有的甚至来不及和父母、爱人以及孩子告别,就毅然背上行囊,汇入支援武汉的洪流中。
在疫情期间,医院还有近30名医护人员按照全省抗疫指挥的统一部署,先后驰援湖北孝感、安徽蚌埠和阜阳等地,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逆行战士们的身影活跃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协和东西湖医院等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集中的地区。医疗队员们在汗水浸泡、防护缺氧等艰苦环境下高强度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一批批患者陆续康复出院。
疫情在前,村医向前。在黄山休宁县璜尖乡徐家村、源芳乡梓源村、齐云山镇环居村长期驻村的安医大二附院张建明、周姝、王秀艳三位医生毅然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春节假期,提前回到村里,摸排村里是否有湖北省返乡人员、为乡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和防控知识培训、向村民们开展自我防护知识宣传、与村委会一起张贴宣传画、横幅和标语进行宣教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村里很快就形成了“不聚餐、不请客,电子媒介远程拜年,勤洗手、勤通风、远离野生动物”等健康生活风气,村民都做到了安心在家过年,不串门、不走亲戚。
作为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同心战疫
作为省级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安医大二附院充分调动全院各部门力量,应对疫情期间激增的发热就诊患者,做好患者排查。疑似病例隔离观察、确诊患者隔离救治、保障应急医用防护物资、药品供给等工作全面有序铺开。
据介绍,该院在全省率先对发热门诊进行“有武汉疫区接触史患者和普通发热患者”分区设置,提高了发热门诊患者的接诊效率。在急诊小区设置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处,进行初步排查和引导就诊。对疑似患者,有专门医护人员陪同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同时为发热患者设置了CT检查、输液等单独立通道,最大程度杜绝了院内交叉感染。
发热门诊、观察病房、新冠病房的设计改造等关系着广大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安全。医院后勤保障部门对空调、消防排风、管道井与其他区域的联系进行了全面检查,使用替代热源,完成封堵管道井缝隙和消防排风管道等改造工作。将普通病房改造为符合感染病医院标准的特殊病房,在相关区域安装隔断门禁和洗手池等。春节期间,医院在不到一周时间内,改造门诊和病房面积达6000平方米。
1月25日,医院成立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队,对各住院部的访客、陪客进行体温监测和流行病接触史问询,对住院部区域进行监测,做到院区内疫情防控不留死角、不留隐患,有效抑制疫情的传播蔓延。
疫情面前,作为安徽首批挂牌的互联网医院,安医大二附院迅速开通发热门诊在线咨询服务,感染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学科的专家线上免费坐诊。患者通过图文或视频的方式,寻医问药,医生可以在线查看检验检查报告,并进行发热分诊处理和居家医学观察与防护指导,大大减少了院内接触交叉感染的风险。
科技助力开展病案交互和远程会诊
充分运用智慧医院最新科技手段是安医大二附院抗击疫情的一大特色。2月1日,安医大二附院在安徽首次通过移动云服务平台开展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案交互和远程会诊。让高清视频和图像从隔离病房实时传输到会诊室屏幕甚至医生手机屏幕上,有效避免了医生直接接触患者,同时可以观察掌握患者的身体情况。
安医大二附院作为省级专家组成员单位,运用这项技术,让省内数百公里之外的阜阳、蚌埠等地区的新冠肺炎患者享受到来自合肥顶尖专家的医疗服务。“该平台通过云端安全数据交互,实现了上下级医护之间实时交互病案数据,完成数据病例讨论并即时进行远程指导。在平台保障下,医学专家可避免长途奔波,从而提高救治效率,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该院院长鲁超介绍说。
疫情爆发后,安医大二附院将所有新冠医疗废物,按专门通道、专用容器、专人运送、单独存放的方式进行处置,做到日产日清。医院整个新冠“医废”处置过程,都在“医废”可追溯软件系统的监控之下,即通过扫码称重后上传信息,掌握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各流转环节情况,严防出现医疗废物流失、散逸。此外,医疗污水的处理也以同样思路、利用信息网络搭建“污水在线监测系统”,确保“预消毒池预消毒后再进入医院污水站进行消毒处理”的流程能够严格执行,使每一滴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医疗污水都符合标准。在处理新冠肺炎“医废”和污水的过程中,安医大二附院的信息系统和物联网系统发挥了重要的“兜底”性防控作用。
此外,安医大二附院在“德医云”系统中搭载了无人运载小车,由医护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和云端数据处理系统操控至指定病房,实现患者的移动远程生理心理状态探测。
安医大二附院围绕数字医院和应用提升两大核心开展科技抗疫工作,它们的进一步开发融合与衍化升级,不仅能够助力医护人员更安全、更从容的应对各类传染病疫情,也是落地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院在常规医疗服务中提质增效的重要推力。
实现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取得初步胜利
新冠病房,是安医大二附院在疫情期间临时改造的病区,也是医院自开诊以来筹建速度最快的病区,堪称二附院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疫情防控领导专家组抽调多个部门的骨干专家,从论证动议到调集人员、物资,连天加夜改造成立新冠病区,配备起一支专业的医护团队,前后只用了数天时间。这是一个战时病区,也是疫情期间任务最重的病区。
据介绍,自2月6日,新冠病区收治第一例确诊患者至今,安医大二附院共收治4例确诊患者,包括女性2人、男性2人,4例均为新冠肺炎普通型(有重症高危因素)患者。2月29日,新冠肺炎病区确诊患者全部“清零”,安医大二附院成为安徽率先实现患者“清零”的医院之一。(戴睿 白寰)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