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安慶大觀區:老城再“青春”

2023年03月24日11:4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北正街的各種美食、工農街的濃濃煙火、玉琳路的喧鬧人流……一條老街,一段歷史,敘說著幾代人的故事,經過歲月的洗禮,依然保存著這個城市的獨家記憶,安徽省安慶市大觀區這些著名街巷和美食都曾承載著老安慶人很多難忘的回憶,這裡曾是安慶人休閑娛樂的不二選擇,更是來客心中的“安慶之窗”、熱門打卡地。

回溯百年省會,喚醒城市記憶,老舊小區改造讓大觀區的老小區、舊巷道以一種全新姿態重回公眾視線,修葺一新的整齊街巷、精心設計的街頭公園、方便快捷的停車泊位,老舊小區得到了改造提升和有機更新,讓老城的人氣越來越旺,煙火氣中的城市記憶又恢復了!

春日暖陽,微風和煦,笑容挂在奔跑的孩童臉上,老人們一邊晒太陽,一邊在嶄新的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社區閑置地塊搖身一變成為了居民健身娛樂場所,清晨、傍晚三五成群的居民跳廣場舞、娛樂健身,享受著新小區一樣的配套設施。

“小區道路、路燈全面提升,房屋外牆統一粉刷,老小區變得跟新小區差不多,我好幾個朋友以前嫌環境不好搬出去,最近又搬回來了,還是城裡住著有感情。”蔡山社區73歲的張阿姨說道,這裡以前,道路狹窄,地面破損,車輛亂停亂放,出行不便。近年來蔡山社區通過開展拆除違建、粉刷樓體、增補綠地等工作,全方位提升小區“顏值”,改造面積10余萬平方米,120棟樓“從面子到裡子”全面提檔升級。

而這只是大觀區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個縮影。

在天橋社區,通過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鋪設管道、攤鋪水穩層、貼荷蘭磚,石化一村、三村、四村等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在高花社區,開辟了居民公共活動空間,新增了口袋公園,整合周邊停車資源,新增小車泊位,使得小區居民生活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在柏子橋社區,老舊小區改造讓社區“顏值”一路飆升,轄區京安花苑小區作為大觀區首個加裝電梯示范點小區,居民已經享受到了和新小區一樣的電梯服務。

“再也不用為雨雪天氣電瓶車停放問題而發愁了!”這段日子大觀區領尚人家小區居民紛紛感慨,因為小區預留地塊少,面臨電瓶車雨棚安裝問題,經過社區與居民協商,在小區騰出一塊空地安裝了雨棚,徹底解決居民的擔憂。

菱湖社區的居民胡阿姨說:“我們小區孩子多,以前沒有玩耍的地方,孩子都吵著要到東部新城玩。現如今,小區環境變好了,設施完善安全了,孩子出來玩耍可好了,給我們這些老年人看孩子省了不少心。”

外立面由“舊”到“新 ”、下水管道由“堵”到“疏”、道路從“坑窪”到“平坦”、電線從“雜亂”到“規整”、環境由“臟亂差”到“潔淨美 ”…… 一幀幀暖心畫面、一項項暖心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讓一個個小區華麗“變身”,“顏值”不斷提升、“內涵”不斷豐富,居民生活品質在小區“有機更新”的同時,也實現了“提檔升級”。

從2016年至今,大觀區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覆蓋了全區83個小區,涉及65721戶居民,改造面積約500萬平方米,覆蓋率位居全市前列。改造內容主要以道路、雨污分流設施、環衛設施、休閑活動場地設施、停車位及充電設施、綠化、路燈、監控、消防、無障礙設施、立面、樓道修繕等。

作為安慶商貿發展的重要策源地,老城煥新,也將為大觀區發展帶來全新的機遇。老舊小區“三分改、七分管”,接下來,大觀區將加大“紅色物業”與“網格化”雙項管理機制的配合應用,積極打造“城市客廳”,實現“席地而坐”,以城市更新為目標,充分發揮居民、物業和基層黨組織的協調聯動作用,徹底鏟除老舊小區“散亂差”的老病根,讓老城再“青春”。(胡求)

(責編:歐愷、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