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代表依法為民履職的時代強音

今年以來,安慶市人大常委會把加強代表履職培訓、搭建代表活動平台、保障代表依法履職作為代表工作的重點,系統謀劃、扎實推進,代表工作濃墨重彩、亮點紛呈。
首創性建立市人大100個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點
首次評選10名最美人大代表,發布年度10件最佳建議
在加強“雙聯系”的同時,拓展人大專委會、工委聯系代表和群眾
上下聯動開展“關注民意提建議、五級代表在行動”活動
組建代表專業監督組“一對一”監督市十件民生實事
......
實行大培訓,讓代表履職能力“強起來”
針對換屆后新當選代表較多的情況和特點,市人大常委會安排了內容豐富和形式多樣的學習培訓,著力提高代表的履職能力和水平。
一是扣好代表履職的“第一粒扣子”。創新在市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期間,對435名市人大代表,開展思想政治建設和履職能力培訓。邀請省人大常委會、省紀委監委負責同志和專家講授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和加強思想政治作風建設,為人大代表上好履職培訓“第一堂課”。“新目標催人奮進,新征程篤行不怠,人大代表要為人民服務、為發展助力!”市人大代表徐小旭第一時間在朋友圈裡面“晒”出了自己的代表感悟。
二是初任培訓“全覆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中央及省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東明講授“第一課”,要求市人大代表“四強四爭”;人大代表履職基本知識、招商引資和地方金融知識......為期3天的市十八屆人大代表履職培訓內容“干貨滿滿”。市人大代表賀順和說:“此次培訓內容針對性、實用性更強,對代表如何履職、怎樣履職講得深、講得透,有助於新任代表快速進入角色。”
三是開辦“代表大講堂”。以“領導干部帶頭講、專家學者重點講、部門委室輪流講、人大代表交流講”為主要形式,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加強人大履職和實務培訓,幫助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全面掌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依法履職所需的法律知識和其他專業知識,切實提升履職能力水平。目前已舉辦4期。
搭建大平台,讓代表履職方式“活起來”
圍繞全過程人民民主、代表小組、代表主題活動等重點環節,市人大常委會建載體、搭平台,為代表充分發揮作用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建立100個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點。五級人大代表進駐實踐點,通過代表接待日、上門走訪等方式,把代表“一月一建議”、“三進三訪”、展示“三風採”等工作結合起來,讓人大工作“直抵”基層、基層民意“直通”機關,實現“門常開、代表常在、群眾常來、意見常提、實事常辦、效果常展現”,涌現出桐城市讓園、岳西縣來榜鎮公山村、迎江區綠地社區等一批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點。說了有人聽、聽了有人管、管后有效果,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願意到基層實踐點提意見、提訴求。在編制立法規劃時,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實踐點,收集立法建議106條,在廣泛評估和論証的基礎上,將優化營商環境、文明行為促進等9個項目列入年度常委會立法計劃,做到立法項目與民意訴求相互耦合、相互交融。邀請實踐點的代表參加常委會會議30人次,組織代表開展汽車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等專題調研和集中視察,暢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二是建立31個代表小組。本著“發揮代表專業優勢、增強履職針對性”的原則,市人大常委會組建了4個駐宜省人大代表專業小組、27個市人大代表小組,並選優配強代表小組組長。按照“有場所、有制度、有計劃、有保障、有檔案、有實效”的六有標准,在全市建立規范的市縣代表小組活動室,使之成為代表活動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重要載體和平台。
三是建立代表“主題活動”平台。緊扣市委中心工作,圍繞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好年度專題調研和視察活動,科學確立代表活動主題,不斷提高調研和視察活動質量。先后組織開展了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域旅游、鄉村振興調研視察活動,結合安慶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建議,推動有關問題解決落實。各縣(市、區)人大常委會還組織市縣兩級代表緊緊圍繞縣域經濟發展、食品安全、林長制、校園安全、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建設等20余個主題開展代表小組活動,提出意見建議,讓“金點子”繪制“好藍圖”。今年市人大常委會圍繞市十件民生實事,建立了“10+4+N”機制,成立代表專業監督組,“一對一”開展全過程、專業性、多角度監督,努力讓民生實事落地見效,更好為民生“加碼”、為幸福“加速”。
辦理大力度,讓代表為民履職“熱起來”
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在代表建議議案辦理成效上下功夫,確保辦理工作落到實處,實現“三滿意”即群眾滿意、代表滿意、辦理單位滿意。
一是抓交辦。每年人代會后及時將代表議案建議進行分類、整理,與市政府聯合召開代表議案建議交辦會,進一步規范辦理流程,明確辦理責任。今年發布了2021年度人大代表議案建議辦理工作“最佳建議”,通報表揚“最優辦理單位”和先進個人。
二是抓督辦。選出事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民生福祉的重點建議,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和市政府負責同志領銜督辦,通過調研、現場視察和座談交流等方式,與承辦單位坦誠溝通,共商解決辦法,提高建議辦理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市人大主任會議成員領銜督辦的城區黑臭水體治理的建議,通過持續多年的督辦和治理,城區補水活水機制進一步完善,城市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三是抓考核。各承辦單位堅持“開門辦理”,形成建議辦理前與代表溝通、了解代表具體要求,辦理中與代表聯系、通報辦理進程,辦理后向代表反饋、征詢代表意見的“三見面”制度,辦理工作讓代表滿意、群眾受益。市交通局在辦理增設公交車線路的建議時,主動與代表聯系,征求代表對線路的意見建議,合理安排公交站點,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修訂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議案建議、批評和意見處理辦法,將經過實踐檢驗的成熟經驗進一步固化。制定《市人大代表議案建議辦理工作考核評分暫行辦法》,將代表建議辦理納入市政府績效目標考核。會同市政府督查考核室,定期通報建議辦理進度,增強代表議案建議辦理工作的剛性約束。
健全大機制,讓代表履職成效“實起來”
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健全完善機制,不斷拓展代表、群眾參與人大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把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
一是健全“三聯系”機制。出台市人大常委會加強同市人大代表聯系的暫行辦法,印發《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原選舉單位代表方案》《市十八屆人大專委會、常委會工委聯系基層代表方案》,印制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卡,開展主任接待日、代表接待日及“三進三訪”聯系代表活動,進一步密切加強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專委會、常委會工委與代表的聯系,展現了新時代人大代表風採。太湖縣人大常委會在開展“三進三訪”活動中,得知一企業物流倉儲項目急需擴建,但項目用地手續遲遲未審批,市人大代表李加生立即協調相關部門,並將此作為代表建議交給相關部門辦理。據悉,該項目用地已完成土地報批,6月底開始動工建設。
二是健全代表意見建議征集機制。深入開展“關注民意提建議、五級代表在行動”活動,五級人大代表圍繞鄉村振興、就業教育、醫療養老、城市管理等民生問題,常態化參加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點、基層立法聯系點活動,精准對接“群眾需求”,轉化為“代表建議”,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確保在人大工作全過程各環節都能聽到來自人民群眾的聲音。突出提高代表建議“覆蓋率、辦結率、滿意率”,暢通意見建議“提辦督”流程,將建議提出情況納入代表履職評價范圍,建議辦理情況納入相關部門單位年度考核范圍,實現“提辦督”共激勵齊發力,打造了具有廣泛美譽度和影響力人大工作品牌。
三是健全履職管理機制。制定《安慶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履職管理辦法》和代表履職管理五項清單,將市人大代表履職管理辦法清單化、任務化、分值化,力爭做到“一目了然”、簡單直接。開展代表向原選舉單位或選區選民述職活動,推進代表履職情況公開和通報,接受選民和群眾監督。落實代表履職補助,為代表履職提供物質保障。(安人研、華國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