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政產學研“鏈”接 創新路上並肩走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早已成為共識。如何加快科技創新,特別是鼓勵企業這個創新主體大膽向前,則是擺在各方面前的現實問題。
激發科研熱情,蚌埠市在推動國家級創新型城市建設中,探索政產學研合作“二八”模式,以完善科技創新資源配置與資本要素融合發展機制、科技創新合作機制,支持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將政府、企業、院所“鏈接”在一起,淮畔奔騰涌動的創新熱潮匯聚成澎湃強勁的“第一動力”。
眾所周知,蚌埠是全省第二、皖北第一大科教資源城市,擁有12所駐蚌高校、7家中央駐蚌科研單位,包括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在內的一批高能級創新平台,手握國家創新型城市、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安徽自貿試驗區蚌埠片區等金字招牌。在此基礎上,蚌埠市不斷擴大“朋友圈”,先后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等大院大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圍繞科技成果轉化、產業關鍵技術聯合攻關等內容進行合作,以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資源提升蚌埠市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綜合服務能力。
有了高校科研力量做后盾,蚌埠市每年安排科研經費為院所攻克產業技術難題提供保障,並制定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三原則”,即技術需求企業提,研發方案企業選,轉化收益企業享。扶持力度上則採取“二八”原則,也就是研發階段政府出80%,由政府承擔主要的項目研發風險﹔企業負責研發投入的20%。“科研是項高投入、高風險的事業,有政府兜底,我們就敢放手一搏了。”採訪中,一位不久前剛躋身高企的企業負責人感慨,“二八”模式不僅大大降低了企業研發資金投入,政企並肩而行,創新路上也不再孤單。
創新,不能光靠熱情,更要靠完善的體制機制。在蚌埠市與大院大所的合作中,在簽訂任務書之初就全面弱化專利、論文等非產業化指標,而是突出樣機、生產線、工藝路線等可產業化內容,並約定項目研發完成后企業須及時進行產業化投入,且金額不低於政府研發投入的4倍,以此確保研發成果快速轉化、進入市場,體現以產業化應用為導向的任務體系。
如今,在與中科大、合工大、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中,逐漸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平台共建、需求共征、項目共施”校地合作新模式。首批實施的“抗熔滴聚乳酸復合材料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等一批高水平聯合攻關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聚乳酸熔點低、燃燒熔滴等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難題得以突破,應用領域由此大為拓展。更重要的是,“二八”模式更有力地激發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去年一年,全市吸納、輸出技術合同額超過65億元﹔今年1—5月,登記科技成果450項。延長創新鏈條,發揮各自所長,事實上已經有企業走在前面: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按照“公司+聯盟”形式,成立法人實體負責運營和管理,主要股東“集齊”了行業骨干單位,80家企業、高校院所則匯聚了國內知名創新主體和生產企業,形成了玻璃新材料的全產業鏈和創新鏈覆蓋。由此一來,玻璃新材料行業面臨的關鍵共性技術缺失、支撐保障能力較弱、可持續發展能力發展不強的問題迎刃而解,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也隨之到來。
放眼全市,上一年度蚌埠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達52.4億元,位居全省第五,皖北第一﹔研發投入強度達2.52%,較上年提高0.16個百分點,高於全省研發投入強度0.24個百分點,高於全國研發投入強度0.12個百分點。“集成果展示、技術交易、項目咨詢等服務於一體的蚌埠創新館正在加快建設之中。創新館整合全市大院大所平台、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等科技資源,統一服務模式、支持方式及績效評價。”採訪中,市科技局局長烏蘭其其格告訴記者,創新館功能強大,可以看作是為全市的產學研合作提供專業化、一站式綜合性服務的中心,也是推進政產學研對接的重要橋梁。
有了與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聯姻”,蚌埠市也在積極尋求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轉移轉化,以加大科技成果有效供給。與此同時,以財政科技資金為先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共同參與的科技成果轉化投入機制,加之駐蚌單位合作專項資金、成果轉化基金、產業引導基金作用,蚌埠的創新步伐更加迅捷穩健。(靳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