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壯大集體經濟——和縣經濟第一村為民辦實事側記

位於和縣城北邊臨江的卜陳村,交通便利,寧和公路穿境而過,村裡以種植糧油作物為主,2019年,村裡的家底隻有29萬元,為了提高村級集體經濟,他們把全村閑置資產理算一遍,發現閑置資產有升值潛力,於是決定將580畝的閑置荒地租給林海栽種花木,一年可帶來28.8萬元的收入。
“全村大大小小的收入,一年加起來有100多萬元。”村黨總支書記劉雲特別提到臨江一處50畝的宅基地,吸引了一些客戶的目光,他們圍著這塊地想承租。村裡看出這塊地的潛力,召開會議,議好這塊地的價格。經招標,很快以每畝2.5萬元的價格承租給一客戶堆沙,價格遠高於他們預估數。
一塘微瀾死水頓時春波蕩漾。轉眼間,村級集體經濟超百萬元,一躍成為全縣經濟第一村。
有了錢,才能更好為群眾辦實事。
2020年春,村裡拿出5萬元,修建一條通向江邊的2公裡長、5米寬的砂石路,並拿出120萬元對堆沙點覆蓋,明年將此路建成無塵路。
七星湖是該村的母親湖,它流經宋橋、建設、周集、卜陳等村,有800到1000畝,在卜陳的面積有300畝,涉及卜陳小王、早林等十五個村組。2021年村裡花了6萬元對抗旱泄洪渠道清淤,清理疏通渠道。對全村10公裡長的防洪佔線進行加固,目前為止已加固7公裡。七星湖沿岸,是村裡防汛的主戰場,湖水流經卜陳,北線長7公裡,南線3公裡,村裡拓寬壓實大堤,建設2閘一站。
為讓人居環境更美,村裡對卜陳信用社到時圩、九十五碑到黃通、河趙到建設大洪三條主干道安裝260多盞太陽能燈,並清理主干道兩邊雜樹。
傍晚時分,姜庄村的村民三三兩兩走出家門在門口不遠的新廣場悠閑地或散步或鍛煉,單杠、雙杠、手掌按摩器、健身車、蹺蹺板等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我們姜庄有124戶340人,由於過去沒有廣場,村裡人想跳舞、鍛煉沒有地方去。今年10月,我們投入2.3萬元建造100多平方米的水泥路小廣場,方便了群眾鍛煉。”劉雲笑道。
“明年,我們將對一條長2600米的河趙至建設大洪路進行拓寬,由原來的3.5米加寬到4.5米,使它與卜陳其他的路連為一體,真正實現村村通。”對未來村裡環境美化整治,劉雲信心滿滿。(常興勝 余華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