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國企風范 安徽脊梁”系列主題採訪之“高質量發展篇”

安徽省屬企業:“質量高”才是真的高

宮禮 汪瑞華 陳浩
2021年07月05日06:11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改革重組獲得新突破:江汽集團和德國大眾集團的戰略合作,確立了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國的優勢地位﹔

自主創新結出新碩果:通過5G賦能,馬鋼生產車間,實現一鍵煉鋼,機器代人、人機協同,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馬鋼各條產線上演﹔

企業發展邁出新步伐:皖維集團10個項目集中啟動、同步推進,建成后將全面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斷鞏固國內PVA行業龍頭地位﹔

……

回顧“十三五”,安徽省屬企業資產總額年均增長6.5%,營業收入年均增長8.6%,利潤總額年均增長34%。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路上,安徽省培育形成了一批體制機制活、創新能力強、資源配置優、運營效率快、發展質量高的現代化企業,也交上了一份省屬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皖”美答卷。

激發內生動力

始建於1953年的馬鋼集團曾是國家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在整個鋼鐵行業低谷的時候,馬鋼也曾有過困境。

2019年9月19日,中國寶武與馬鋼集團實施聯合重組。混合所有制的引入,讓這個老國企煥然一新,邁上了發展新台階。次年,馬鋼鋼產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人均年鋼產量首次邁上1000噸台階。

借助中國寶武平台,馬鋼的內生動力進一步被激發。尤其是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為馬鋼更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在馬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毅看來,機遇來自產業溢出,來自資源共享,也來自人才交流,不僅可以主動承接上海產業轉移溢出效應,加快推動特種冶金材料等產業在馬鋼落地,還能在央企大平台上,整合優化各類資源要素,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

近年來,馬鋼集團不斷提升協同創新能力。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開發新產品55萬噸,自主研發的635MPa級高強抗震鋼筋填補國內空白﹔大型轉爐潔淨鋼高效綠色冶煉關鍵技術成果獲冶金科學技術特等獎。

安徽地處我國中部,擁江近海,航運資源得天獨厚。但長期以來,港口一直是安徽綜合運輸體系中的“短板”,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以中小規模港口居多,且各港口各自為政、協同度差。

合肥港國際集裝箱碼頭。人民網 張俊攝

2018年,安徽港口整合的大幕順勢拉開。同年12月6日,安徽省港航集團在合肥揭牌成立。

“整合的目的就是握指成拳。”安徽省港航集團相關負責人說,經過整合,港航資源“小散弱”格局徹底終結,行業“話語權”極大提升,“朋友圈”也越來越大。以蕪湖至上海直達航線為核心,省內水上穿梭巴士“合蕪小支線”“皖江小支線”為兩翼的“一核兩翼”集裝箱運輸新格局業已形成,聚集效益日趨凸顯。

2020年,整合后的安徽省港航集團充分發揮全省港口一體化運營優勢,大力推廣“鐵水聯運”“散改集”,所屬安徽港口物流公司去年累計完成鐵水聯運業務7.25萬噸。

“整合是港口做大做強做優的必然選擇。”安徽省港航集團相關負責人說,不管從國內還是國外來看,破解港口發展不足的關鍵方式之一就是資源整合、一體化運營,也是搶佔港口經濟競爭制高點的現實選擇。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大道高速口。人民網 陳若天攝

培育創新活力

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是企業必須跨越的重要關口。

那麼,安徽省屬企業闖關成功的奧秘在哪兒?

答案兩個字:創新!

下好創新先手棋,是安徽省屬企業的優勢所在。

數字化礦山、專家智慧操作、智能質量控制、5G+VR設備診斷、礦車無人駕駛……這些過去很難和傳統水泥廠聯系在一起的詞匯,如今成為海螺集團的創新熱詞。

創新,海螺集團也舍得投入。十三五以來,海螺集團科技創新投入平均年增幅為35%,承擔了國家省市級重大科技計劃項目6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2項,取得專利授權486項。

廣西廣維化工5105項目全景圖。皖維集團供圖

在皖維集團,利用廣西甘蔗資源,建成世界上第一套生物質年產5萬噸PVA生產線。全新的生物質制聚乙烯醇生產線,以利用甘蔗榨糖后的廢液為原料,通過化學反應制成聚乙烯醇。甘蔗制糖后產生的廢液(廢糖蜜)進行發酵,生產酒精和可用於食品添加劑的二氧化碳,最后剩下的濃縮液通過干燥等工藝制成黃腐酸鉀生物肥料。

“在創新技術的支撐下,這條純生物質生產線,將原先的工業廢液變為工業原料,真正變廢為寶。”皖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福勝說,目前正在攻關聚乙烯醇制的可降解包裝袋強度這一技術難關。突破后,皖維制成的塑料包裝袋可在180天內實現95%降解。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人是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安徽省屬企業深諳這個道理。

皖北煤電的人才建設“十四五”規劃,就把人才規劃和產業規劃對接起來,把優化人才結構與優化產業結構統一起來。在皖北煤電黨委書記、董事長龔乃勤看來,“要想科技創新‘領先一步’,產業創新‘領先一步’,人才創新就要‘領先一路’,高質量的人才引領高質量的創新,進而才能催生高質量的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如今在安徽,越來越多的地方把為企業營造創新氛圍作為實現創新驅動的“主抓手”,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創新作為開啟高質量發展之門的“金鑰匙”。

今年一季度,安徽省屬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同比增長53.8%。投入的持續發力,對應的是創新成果的持續顯現:“海螺水泥全流程智能制造工廠”“江淮汽車智雲互聯數字化營銷生態系統”“淮北礦業煤礦物聯網平台與單兵裝備”被評選為2020年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皖維集團細旦高強高模聚乙烯醇纖維產品相關專利榮獲2020年中國專利優秀獎。

海螺自主研發的世界首條水泥窯煙氣二氧化碳捕集純化項目。人民網 陳若天攝

點燃發展潛力

從西藏首個項目八宿海螺在雪域高原拔地而起,到收購成立昌江海螺進軍海南市場,從首個裝配式建筑項目落地全椒,到池州海螺四期萬噸線開工建設……

順應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海螺集團在主業基礎上,通過行業整合搶佔先機,在加快多元化發展的同時,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實現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

數字顯示,通過新建、並購、技改等方式進一步完善市場布局,如今的海螺集團年熟料產能達2.62億噸、水泥產能3.69億噸、骨料產能5830萬噸、商砼產能360萬噸。

銅陵有色:銅水出爐。人民網 王銳攝

無獨有偶,高質量發展路越走越寬的,還有離海螺集團僅100公裡的銅陵有色。

從冶煉出新中國第一爐銅水,到率先在安徽突破千億元營收大關,再到成為首批邁入世界500強的皖企,銅陵有色的發展潛力不斷被釋放。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方向,主推企業轉型升級,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在銅陵有色副總工程師、戰略發展部部長馬峰看來,有色金屬礦冶是一個傳統產業,礦山資源開採具有不可再生性,唯有轉型升級,才能找到出路。

如今,銅陵有色做強銅產業的戰略路線圖已然清晰:向精深加工轉型、向終端產品生產轉型、向高附加值加工轉型。通過整合資源、延伸產業鏈條,逐步形成一個“高精深”的銅產業集群。

近年來,安徽省屬企業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追求規模、速度升級向追求高品質、高附加值、高效率發展轉變,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培育創新活力、點燃發展潛力,增強自身實力和競爭力,為安徽省高質量發展打造強勁引擎。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省屬企業新興產業加速發展,鋼鐵、煤炭等過剩產能有效化解,低效無效資產有序退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作用顯著增強……今年一季度,安徽省屬企業實現營業總收入2270.4億元,同比增長49.4%﹔實現利潤總額159.7億元,同比增長58.6%。

“省屬企業正在邁向結構更優、效益更好、質量更高的方向穩步前行。”安徽省國資委主任李中信心滿懷。

夢想照亮前方,奮進正當其時。

基業長青,離不開持續的自我創新,更離不開高質量的永續發展,安徽省屬企業再出發的沖鋒號已吹響,正以奮發有為、一往無前的昂揚姿態,開創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相關新聞:

安徽省屬企業:“出去”才會有更多“出路”

安徽省屬企業:立“責”於心 履“責”於行

安徽省屬企業:“創”字當先“新”自來

安徽省屬企業:“紅色”引領加速度

安徽省屬企業:“改”出一片新天地

(責編:吳西露、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