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趙皖平:聚焦“最初一公裡”,切實推動農產品源頭分級

2021年03月10日17:02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合肥3月10日電(記者 常國水)由於長期從事農業方面的工作,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一直關注“三農”問題, 他經常在實地調研和走訪中給農民出一些管用的“點子”。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趙皖平建議,大范圍推動我國農產品的產地源頭分級,解決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初一公裡”的問題,降低農產品產后損失率,提升農民收入。

“比如電商平台上的丹東草莓,按照單果20、30、40克分成不同等級,40克的能比20克的每斤貴3到4元。其他大多數水果都遵循同樣的道理。對農產品進行源頭分級,可以大幅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溢價能力,促進農民穩定增收。”趙皖平說,從他調研的案例看,初加工可以大幅降低產后損失率,對小農戶的直接增收效應非常明顯。對很多小農戶來說,過了這一關,才是后端的精深加工和更前端的標准化種植。

趙皖平表示,這種產地初加工的需求和實踐,在新型電商推動農產品上行的過程中表現得很明顯。電商平台和“新農商”們,在實踐中不僅“生長”出了各種具體標准,引導供應鏈根據農產品的大小、品相等進行分級,也在生產環節主動探索相關標准,帶動產業標准化發展和農民增收。這些源於市場和行業的具體實踐,為大范圍推動我國農產品的產地源頭分級提供了有益經驗。在此基礎上,繼續推動“最先一公裡”和“最后一公裡”直連,將能更大幅度降低產后損失率,提升農民收入。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圖片由其本人提供

對此,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趙皖平提出了關於推動農產品源頭分級的具體建議:

一、建議國家制定關於農產品分級的強制性標准,發揮促進農產品的源頭分級的指導性作用。此外,還要建立相對獨立的網銷分級標准,農產品源頭分級分類的標准,可以充分吸納網銷的特點﹔

二、分級標准要進入生產端,需要通過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對小農戶進行統合,推動農業的標准化發展,創立一批涉農的現代企業,還可以解決貧困地區的一部分就業問題﹔

三、建立地方政府、電商平台、科研機構和行業的協同機制。建立源頭分級標准,要結合市場性、科學性、可執行性等多個維度。比如,2020年,電商平台拼多多聯合江蘇淡水水產研究所等科研機構,探索制定長三角的螃蟹分級標准,就是在包括多地政府支持下,共同推動的。基於這些新的標准,再往上就可以探索高品質、名品牌的形成,讓農民產生更大收益。

(責編:吳西露、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