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天长市农业农村局举办了第二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专题培训班。各镇(街道)分管农业负责人、农产品质量监管站站长、快检员及规模以上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近900人,先后参加了今年举办的两期培训班。
食品安全的基础在农业,源头在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近年来,天长市抓住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契机,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 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建立覆盖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体系,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给安全的农产品贴上“护身符”
“有了农产品电子合格证,等于有了一张市场通行证,消费者通过扫二维码就能立即查看质量安全信息。有了它,我们农场生产的‘晶倮’大米销售得非常好!”天长市张建昌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建昌在培训班上现身说法,向其他学员推介农产品电子合格证。
2020年4月起,天长市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在农产品生产企业推行以产地准出证明、检疫证明、“三品一标”、检测报告、合格证为基础的产地准出管理模式,建立蔬菜、水果、畜禽、禽蛋、水产品共705家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生产主体名录数据库,指导企业正确有效使用农产品合格证,逐步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保证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截至目前,开具使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34379张,上市农产品71315.7吨。
给常规的农产品戴上“紧箍咒”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按照“广排查、早发现、严处理、全根除”的要求,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排查和整治。围绕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品种,深入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生猪屠宰监管、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要求企业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生产过程管控,保障农产品安全供给。
“2020年,我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巡查409次,巡查企业1264家次。今年,结合国家、省、滁州市工作要求,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常态化监测。截至5月底,专项检测抽检2个品种13个样品、例行监测28个品种237个样品,镇(街道)快速检测31442个样品,监测结果综合合格率达99.98%。”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股负责人介绍道。
给流通的农产品系上“安全带”
去年以来,天长市在规模以上农业经营主体中培育出21个“三品一标”农产品。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源头可追溯,所有“三品一标”获证企业均纳入国家和省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强力推行“合格证+追溯二维码”两证合一的电子追溯码模式,共有效使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83批次1847个。安徽牧马湖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天长市龙岗龙腾芡实有限公司进入省追溯管理平台的农产品区块链子系统,实施“天长大米”和“龙岗芡实”两个品牌产品的区块链追溯管理。
实行“守信褒奖、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红榜”和“黑名单”制度,通过“信用滁州”网站向社会发布。2020年共上报“红榜”企业34家,推动农业经营主体提高诚信意识,增强行业自律,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舆论环境,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水平。
“我市已建立、健全了质量标准、农业投入品监管、质量检测、质量安全追溯等四大体系,实现了全市农产品质量‘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流通无障碍’的目标,为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叶恒田说。(魏玉军)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