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之於合肥,是“重山千疊,步步跨越”的一年:跨過萬億元大關、躋身全國城市GDP20強。
每當媒體聚焦合肥經濟發展的時候,總是少不了這幾個“明星”:大眾安徽、聯寶科技、蔚來汽車、長鑫存儲、聯合利華……這些企業都坐落於一個地方:國家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翡翠湖風景區 合肥經開區供圖
合肥市相關統計部門數據顯示,2020年合肥經開區GDP增長6.1%。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戰新產業產值增長10.7%,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4.1%。新簽約項目132個,總投資649.4億元,總投資額位居合肥市第一﹔引進百億元項目3個,居合肥之首。全年實際利用外資6.6億美元,同比增幅14.6%,在合肥處於領跑位置。
與此同時,一個個“國字號”,令人驚喜:2020年,合肥經開區成為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核心區、獲批中部地區唯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獲批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榮獲安徽唯一的國家首批兩業融合發展試點區域、評為國家綠色發展最佳實踐園區……
2020年,合肥經開區無疑成為投資的熱土。厚重的“安徽工業第一區”是如何“吸睛”,助力萬億合肥?解密“經開密碼”,或可窺探一斑。
智造基地 產業強根
“不容易!”這是很多人對2020年合肥經開區的評價。作為安徽工業第一區,面對疫情、汛情的沖擊,壓力前所未有。
“不容易”三字,既指開局之難,亦言底盤之大。
2020年,合肥經開區從困境中逆勢起飛。蔚來中國總部、沛頓、北大青鳥、大眾安徽研發制造基地、華東科技……隨著一批國內相關行業領軍企業及平台落地,該區2020年項目總投資額達649.4億元,位居合肥市首位。此外,該區目前重點在談項目總投資額將達2398億元。
聯寶科技逆勢上揚,成為合肥歷史上首個千億企業。
聯想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和研發基地 合肥經開區供圖
“選擇合肥、落戶經開,是千億目標達成的關鍵。”聯寶科技CEO柏鵬坦言,疫情之下,從精准防控到共享用工,從政策補貼到產業配套,合肥經開區的“托底服務”讓聯寶科技吃了定心丸,跑出了“最美加速度”。
去年9月,在合肥經開區綜保區內工廠已滿負荷的狀態下,合肥經開區以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為契機,積極探索“外發加工”“區外保稅倉儲”等海關監管新模式,幫助聯寶科技在綜保區外建設雲海新園區。
短短51天,7萬平方米的廠區實現從項目啟動到首台產品下線﹔用時47天,新園區出貨量突破100萬台,創造了行業建廠架線的聯寶速度。新園區達產后將貢獻年產能1500萬台。
“厚重”是經開區制造業的底色,而工業互聯網的加持讓數字工廠建設加碼提速。
2020年9月,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了新一輪全球制造業領域“燈塔工廠”名單,位於合肥經開區的聯合利華合肥工業園光榮登榜,實現安徽省“燈塔工廠”零的突破。聯合利華合肥工業園自2002年建立至今,已發展成為聯合利華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其生產的產品不僅供應中國市場,還出口14個海外市場。目前,該基地的智能化水平已達90%,是行業領先的“可持續智造”生產基地。
聯合利華是經開區從“制造”到“可持續智造”突破性跨越的典型代表。作為一座建廠20多年、並不年輕的工業園區,聯合利華的完美“蛻變”展現了經開區強大的產業質地。
“產業數字化可以從車間裡的一個參數、一個傳感器的應用開始,從數字應用到數字工廠再到未來工廠,讓經開區產業數字化從盆景變成風景。”聯合利華北亞區副總裁曾錫文、蔚來汽車CEO李斌對此深有同感。
蔚來汽車合肥先進制造基地 合肥經開區供圖
建設伊始的合肥經開區是引領合肥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做大坐穩“安徽工業第一區”。在通往新工業大融合的道路上,合肥經開區也面臨著畝均效率低下等“轉型陣痛”。
經開區引進第三方中介評價機構,對區內所有佔地工業企業實行績效評價工程,績效評價指標設置突出單位土地利用效率,分別為畝均稅收、畝均主營業務收入、畝均利潤、環境保護、研發創新5項,將企業分為A、B、C三類,實行差別化管理。通過“騰籠換鳥”,合肥經開區以“有限空間”贏“無限發展”,著力打造“畝均效益第一區”。
開放高地 放眼世界
首條國際貨運航線﹔首條全貨機航線、首飛“合肥-法蘭克福”臨時貨運包機、首個國際快件監管中心、首個臨空型保稅物流中心(B型)、首個進境水果口岸、首個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首單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業務、首家省政府授牌的跨境商品直銷中心……作為內陸城市的開發區,人們很難將合肥經開區與對外開放聯系起來。殊不知,近年來,合肥經開區先后開創安徽省對外開放史上十多個“第一”,引外資量連續多年穩居全省第一。
在合肥經開區的派河國際物流園,8個2000噸的泊位蓄勢待發。派河國際綜合物流園的建設運營,意味著合肥將具備高噸級船舶的通航條件。而“鐵海聯運”“河海聯運”等物流通道的開辟,將進一步豐富合肥制造業企業對外物流通道,優化企業物流結構。
離派河物流園僅一公裡遠的合肥經開區綜合保稅區,也承載著重要的開放功能,與物流園實現區港聯動。歷經多年建設與發展,合肥經開區綜合保稅區2020年共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019億元,完成進出口總額86.4億美元,在海關總署對外公布進出口數據的127個綜保區和出口加工區中位列第13位、在安徽位列第一。
新橋科創示范區鳥瞰圖 合肥經開區供圖
而在合肥經開區“北區”的合肥新橋科創示范區,機場客貨運正高速增長。圍繞打造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以唯品會、菜鳥物流為代表的航空物流園和跨境電商基地加快建設,其中,唯品會項目已建成投運,全年實現銷售額18.89億元。貨郵吞吐逆勢上揚,完成8.75萬噸,同比增長0.5%,其中國際貨運吞吐量2.33萬噸,同比增長43.7%。
北空港、南派河。如今的合肥經開區,已經搭建出“水陸空大通道”雛形。水運鐵運空運“三軍聯動”,形成開放大通道、服務大通道、競爭大通道,對外開放始終走在全省前列,並立足長三角,放眼全世界。
如果說通道是開放的硬件,那麼平台就是開放的軟件。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來來往往的車輛絡繹不絕。“綜合保稅區是整合現有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和口岸功能的特殊區域,是比出口加工區開放層次更高、優惠政策更多、功能更齊全、通關更便捷的‘特區’。”合肥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張露介紹道,開放形態的升級,最終的結果是拉動新興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合肥經開區已經形成了航空港(進境指定口岸)、綜合保稅區、空港B保、跨境電子商務港、派河國際綜合物流園五大開放平台,佔據合肥市開放平台半壁江山。與此同時,唯品會、菜鳥等一批知名電商企業入駐,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成效顯著,新的經濟和新的業態正在茁壯生長。
破局之思 科創引領
從制造業起步,由弱變強,成為安徽“工業第一區”,當下,合肥經開區快跑進入“新工業大融合”的變革潮流,在“產業+科創”新生態環境的引領下,開啟新一輪的自我革命。
今天的合肥經開人,也在賦予“項目就是第一生命線,服務是安身立命之本”新的內涵。
20多年前,合肥經開區從零基礎起步,搶政策、搶時間、大干快干,成就安徽工業第一區的輝煌。時鐘撥向今日,經開區在追求效率的同時,也在不斷沉澱,深思后再出發。
回應“轉型之問”,“產業+科創”則是經開區踐行的發展方向。
在風景旖旎的南艷湖畔,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內的監測大廳,正全方位監測城市橋梁及燃氣、熱力、供水等“城市生命線”的運行狀況。集聚公共安全領域科技、人才和資本要素,未來這裡將成為國際一流的公共安全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基地。
通過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效嫁接,讓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見效,城市安全管理的“清華方案·合肥模式”已推廣至全國50余城市並走向世界舞台。而這只是合肥經開區實施“科技+產業”戰略,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一手抓“創轉升”(創新轉型升級)集聚新一輪發展動能的縮影。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台——巨災科學中心 合肥經開區供圖
如何提升創新驅動力?合肥經開區科技局局長邵志理介紹,不能拋開產業這個最大優勢談創新、搞科技,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由此及彼的問題。合肥經開區提出“科技+產業”的產業創新戰略,讓產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讓科技最大程度產業化。
合肥經開區一方面推進企業研發機構、技術中心建設,鼓勵企業建立科技孵化器,嫁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之關聯產業,加速家電、汽車、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迭代升級。
另一方面,合肥經開區與清華、天大、北外、中科大、哈工大、安大、38所、通用所等大院大所的良性互動,推進清華公共安全研究院、哈工大(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等“七大創新平台”產業化,著力打造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60萬輛)基地、高端芯片基地、公共安全產業化基地、全球最大的筆電研發制造基地、全球首個口服胰島素膠囊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級產業集群,推動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
依托七大創新平台,該區實施科技中小企業“四個倍增”(數量、規模、效益、創新能力)計劃,運用創新券、科技貸、高企貸等金融手段,設立基金大廈,聚集基金成林,構建科技企業成長生態體系。數據顯示,目前,合肥經開區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超過60%,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到79.4%,全社會研發投入4.5%,發明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12.8%,授權量年均增長42%。
“‘產業+科創’的發展模式,是合肥經開區綜合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合肥經開區經貿發展局局長胡文亮介紹,合肥經開區在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電子信息等產業發展中,著重引入具有獨特創新技術的企業和平台,作為相關產業創新升級的核心驅動,配合產業鏈條的完善和補缺,推動了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傳統產業升級。
創新,是經開區轉型升級的基因。在這裡,創新從科技延伸到服務等方方面面。
從針對重點產業鏈的鏈長制推廣到全國首創“共享用工”模式解決疫情期間企業用工難題,再到在安徽率先出台“留工穩產”舉措,兩千元津貼補助省外員工“異地過年”……合肥經開區在營商環境打造上,創新服務方法,始終走在前列。“我們致力於和企業成為一家人,為企業提供管家式服務,幫助企業創新方法思路解決難題,這是所有經開人發自內心的一種行動自覺。”合肥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秦遠望如是說。
說易行難,時間是最好的見証。
對合肥經開區而言,堅守實業,持續創新,才是不斷攀登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經開人始終懷著初心,踏浪前行!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