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全省兩會 共話美好安徽”

蚌埠玻璃設計院:引領中國玻璃從“跟跑”到“領跑”

汪瑞華

2021年01月27日14:57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0.12毫米超薄玻璃柔性展示。人民網汪瑞華攝

0.12毫米最薄玻璃、中國首片自主研發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中國第一塊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

在蚌埠玻璃設計院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裡,各式集結“高精尖”的玻璃,讓人耳目一新。近年來,凱盛科技集團依托蚌埠玻璃設計院的技術支撐和研發平台,著力攻克“卡脖子”難題,實現了引領中國玻璃新材料從跟跑、並跑到領跑。

30微米有多薄?“相當於普通A4紙張的三分之一厚度。”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張沖形象比喻道,這款玻璃不僅是薄,在測試設備上進行過連續40萬次的彎折,玻璃的柔性可見一斑。

作為信息顯示產業的關鍵功能材料,顯示玻璃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嚴重影響了我國信息顯示產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針對產業發展關鍵環節缺失,蚌埠玻璃設計院通過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的科技攻關,成功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並於2018年4月,成功研發量產出0.12毫米超薄浮法電子玻璃。

中性硼硅藥用玻璃制成的玻璃管,可以保証藥劑的穩定性。人民網汪瑞華攝

隨著市面上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逐步向輕薄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作為觸控面板和顯示面板的玻璃要求也越來越高。

“以手機為例,每一塊玻璃的性能都不一樣。”張沖介紹道,手機最上面的玻璃要求扛污漬、扛劃傷,就必須用高強蓋板玻璃,第二層需要觸控玻璃,通過集成電路讓手機“觸手可及”。

“目前,我們自主研發生產的0.12毫米超薄浮法電子玻璃完全適合顯示柔性化、薄性化的發展趨勢,並完全替代進口。”張沖說,正因為此,所以目前市面上的手機價格才更為親民,自主產品才更具市場競爭力。

別看小小的一塊玻璃,除了可以作為手機蓋板,還可以用於新能源汽車以及航空領域,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范圍。

不僅如此,保証藥劑疫苗穩定性的中性藥用玻璃、能夠用於建筑物外牆的發電玻璃,以及防火性能高的硼硅玻璃……蚌埠玻璃設計院均取得重大創新成果,並實現了電子信息顯示、海洋勘探、光伏等多個領域關鍵材料的國產化。

2019年9月18日,中國首片自主研發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在蚌埠下線,從點火投產到成功引板僅用70天,創造了自主生產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的“中國速度”。在張沖看來,8.5代玻璃基板的下線,通過國內主流面板廠商的全流程梯度應用認証,成功導入大尺寸顯示產業鏈,為我國信息顯示產業“固鏈、補鏈、強鏈”發揮了重大作用。

“隻有把關鍵技術研發出來,然后實現產業化,才能沖破國外的技術封鎖,不再因材料受限而受制於人。”張沖說,產業鏈越來越強,產業鏈的安全性就會越來越好,產品才更具競爭力。

(責編:吳西露、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