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瑤海區“十三五”多項創新實現安徽領跑

2021年01月05日15:56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東部新中心,活力新瑤海。今天,合肥市瑤海區進入“兩會”時間。筆者從瑤海區獲悉,2020 年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標志著“十三五”勝利收官。“十三五”以來,該區上下聚焦高質量發展,堅持“12345”發展戰略,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2020,經濟逐季大幅回升

2020年,面對疫情、汛情帶來的嚴峻考驗,瑤海區堅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通過轉型發展“十件大事”,開展“三大會戰”百日攻堅行動,實現了經濟逐季大幅回升、強勢反彈。

值得關注的是,瑤海區成為合肥的創新熱點區域、投資窪地。據悉,瑤海區加快“一谷三基地”建設,豬八戒網、雲海量子等大批高新技術企業落地運營。中清能、中澤新材料、薪太軟等優質企業紛紛落戶,實現招商引資總量118.94 億元,同比增長5.3%。

盒子健康全球首發新冠病毒滅活口罩新品,成為安徽省重要的醫用N95口罩生產基地。長江180藝術街區作為安徽第一個工業改造試點項目,成為文化打卡新地標。全力推進專業市場轉型升級,安徽省首家短視頻直播基地落戶瑤海。開展“汽車惠購節”“品味瑤海、樂享美食”等主題促銷活動,有力拉動消費增長。

民生改善,創造多項“安徽首個”

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群眾也享受到發展帶來的福利。“十三五”以來,瑤海區累計投入17.6億元,實施民生工程項目107個。在群眾關心的教育方面,瑤海區投入25.22億元,新建、改擴建三十八中東校、東風小學等64 所中小學、幼兒園。在園幼兒公辦率、普惠率分別提升至50.2%、86%。尤其是2020年,建設瑤海灣、春暉裡等17所中小學、幼兒園。推進公辦幼兒園集團化辦學,成立銅幼等5個幼教集團。

年輕人在合肥東部新中心青年創意田園合影。瑤海區宣傳部供圖

作為老城區,瑤海區正全力推進城中村改造。2020年,瑤海區推進站塘城中村C地塊、鐵山路等征遷項目33個。王大郢城中村14天即完成搬遷,創造瑤海征遷“新速度”。

2020年,瑤海區投入12.62億元,實施17項民生工程和為民服務“十件大事”,惠及群眾90萬人次。安徽省首個農民工創業孵化園建成運營﹔安徽省首個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安徽省首個居委會公共衛生委員會正式成立,創造了多項“安徽首個”。

快速路網、主干路網基本成型

作為合肥主城區,瑤海區城市“血脈”暢通,帶來發展活力。“十三五”期間,瑤海區全力保障商合杭高鐵、上海路等67個市級重點項目順利實施,建成通車鳳陽東路、戚繼光路等113條道路。“一環兩橫兩縱”快速路網、“五橫八縱”主干路網基本成型。同時,完成行知小學巷、躍進巷等32 條老舊小街巷改造,大通路等22條慢行系統改造順利完成。

聯通省級政務中心與合肥東部新中心的上海路橋。瑤海區宣傳部供圖

2020年,瑤海區在合肥市率先完成軌道2號線東延、6號線等項目征遷。推進採石路、廣德路等重點道路和4號線等軌道工程建設,長江東路、淮南路等9條道路通車放行。來安路、宋斗灣路等10條道路慢行系統改造工程全部完工。

PM2.5、PM10 連年“雙下降”

天更藍,水更清,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十三五”期間,瑤海區建立園林綠化基本數據庫,累計實施園林綠化建設項目66個,完成花沖公園升級改造並對外開放。新建街頭游園、花境130 處,新建提升綠化面積約300萬平方米。瑤海子站、三裡街子站PM2.5、PM10指標連年實現“雙下降”。

裕溪路高架夜景。瑤海區宣傳部供圖

2020年,瑤海區PM2.5、PM10兩項管控均值實現“雙下降”,全年累計優良天數304天,較去年增加64天。值得關注的是,瑤海區投入13.33億元,實施南淝河調蓄池、二十埠河河道整治等15個水環境治理項目。同時,完成567處市政道路管網混接點整改工作,140家大排水戶雨污分流工作全部驗收銷號。四條主要河流水質狀況近年來首次全面達標,生態補償資金實現由處罰向獎勵的根本性扭轉。(解琛 關堂所)

(責編:黃艷、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