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區:決勝攻堅戰 闊步邁小康

2020年12月28日16:14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脫貧,希望所在﹔攻堅,力量所在。

2016年以來,宣城市宣州區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舉全區之力、集全區之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

這是一場高位推動、盡銳出戰、砥礪奮進的脫貧“攻堅戰”——

該區構建以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雙組長、區領導領銜出戰的脫貧攻堅指揮體系,建立“區領導、扶貧局干部、鄉級分管干部、村級專干”四級責任捆綁機制,選派貧困村駐村工作隊13支、52人,組織4403名機關干部與1352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結對幫扶,狠抓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

這是一張成績滿滿、碩果累累、亮點頻頻的脫貧“成績單”——

該區累計投入財政扶貧專項資金3.497億元,實施各類扶貧項目511個﹔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8563.6元增加至2020年的11647元,年均增幅8%。

光伏扶貧。宣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宣州路徑——

以最實舉措拔窮根、摘窮帽

產業“挑大梁”,脫貧有“良方”。

朱橋鄉九保村“三分水、七分田”,曾經以傳統糧食種植為主,該村大多數人土裡“刨食”、靠天吃飯,一年到頭辛勤勞作,除去生產成本外,收入甚微。再加上村基礎設施落后,無集體經濟收入來源,2014年九保村被識別為貧困村。

特色產業讓脫貧攻堅跑出“加速度”。2019年,九保村通過“合作社+村委會+貧困戶”的模式發展食用菌種植,將貧困村民凝聚在產業鏈條上,實現了貧困村民零投入分紅、零距離就業、零風險發展,使貧困村民成為產業發展的最大受益者。

“僅去年兩季菌棒就為貧困村民帶來5000元的分紅,為村集體帶來了5萬元收入。”九保村黨委書記甘雙喜說。

這是宣州區以發展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五年來,宣州區根據貧困村和貧困戶實際情況,依托資源稟賦,累計實施21批次特色種養業產業到戶項目,惠及貧困戶38411戶次,補助資金6829.2萬元﹔發放扶貧小額貸款3.2億元﹔建成23座光伏扶貧電站﹔建立電商扶貧網點167個。

如今,一個個特色產業成為了宣州區脫貧攻堅的“台柱子”,更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

貧有百種,困有千樣。全面助力,多點開花——

就業扶貧方面,認定就業扶貧車間6個,招募就業扶貧基地55家,開發安置扶貧公益性崗位1528個,宣州區貧困勞動力實現務工就業10045人。“雙基”建設方面,投資1.1億元完成192.5公裡扶貧道路項目建設。文化扶貧扶志方面,皖南花鼓戲《青春·李夏》入選2020年度全國舞台藝術重點創作計劃,12月2日參加全國脫貧攻堅舞台藝術優秀劇目展演……

五年來,宣州區大力引導“百企幫百村”,積極構建社會扶貧大格局,宣州區工商聯作為全省唯一一家縣級工商聯,被評為2020年全國“萬企幫萬村”精准扶貧行動組織工作先進集體,宣酒集團獲評全國“萬企幫萬村”精准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與此同時,該區深化與舒城縣結對幫扶,累計提供幫扶資金5000萬元,投資和採購農產品2.37億元。

最優作風保障最硬舉措。五年來,宣州區始終以“抓黨建、強發展、促脫貧”為主線,推行“支部+專業合作社+貧困戶”“支部+黨員致富帶頭人+貧困戶”扶貧模式,全面建強村級基層“戰斗堡壘”。目前,累計表彰脫貧攻堅先進集體73個、先進個人141名,讓黨旗始終在脫貧攻堅一線高高飄揚。

宣州行動——

以最嚴紀律抓整改、促提升

直面問題找差距,扎實整改促脫貧。

2019年度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后,宣州區委、區政府剖析問題根源、深刻反思反省,動員全區上下聚焦“知恥而后勇、打好翻身仗、確保好位次、躋身前二十”奮斗目標,以超常站位、超常決心、超常舉措抓推進落實。

這是責任再壓實的部署——

嚴格按照三級書記抓扶貧要求,區級領導包保26個鄉鎮街道,實行工作捆綁、責任捆綁﹔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鄉鎮街道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壓實各級各方責任的通知》,明確包保區領導每周至少3個半天在包保鄉鎮街道開展工作。

這是措施再落實的發力——

該區先后部署開展了為期44天的“大排查大攻堅”專項行動、為期12天的基礎資料規范管理專項行動、為期50天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以及持續推進的長效排查整改問題“分類包保、兩頭對照、三級聯動”行動。

最嚴紀律彰顯整改決心,最實舉措帶來提升成效——

堅持示范推動。宣州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結合“三級書記遍訪”,累計開展貧困戶走訪849戶次,實現貧困村遍訪全覆蓋﹔分管負責同志堅持具體抓、抓具體,對204個村(社區)實施蹲點調研,將問題解決在一線﹔其他分管區領導堅持常態化暗訪調度,確保分管行業部門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擰緊責任鏈條。宣州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定期聽取脫貧攻堅工作匯報,親自研究部署,強化跟蹤問效,狠抓督促落實﹔區級領導包保26個鄉鎮街道,實行工作捆綁、責任捆綁。尤其在“大排查大攻堅”期間,明確包保區領導每周至少3個半天在包保鄉鎮街道開展工作,每周至少召開一次包保鄉鎮街道領導小組會議,調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完善推進機制。2020年8月份以來,創新推行“分類包保、兩頭對照、三級聯動”長效排查整改問題機制,開啟“摸排-整改-再摸排-再整改”循環模式,共排查各類瑕疵問題12066個,並全部完成整改。決戰脫貧攻堅會戰打響后,該區再次在鄉鎮街道、村(社區)組織開展基層基礎“回頭看”提升行動,逐村逐戶逐人“過篩子”。

精准脫貧,重要求效。值得一提的是,宣州區還成立了由區委副書記牽頭的暗訪組和4名區領導帶隊的督導組,每月對鄉鎮街道進行一次全覆蓋督導暗訪,每周下發督查通報,強化督導整改,對照問題清單,跟蹤結果問效。

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宣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宣州答卷——

以最強力度穩根基、謀長遠

今年盛夏時節,新田鎮趙村貧困戶李根寶異常忙碌,趁著晴好天氣,他正和工人們一起拆除自己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

69歲的李根寶是村裡的五保老人,雖然年紀大了,但身子骨還算硬朗,平日裡閑不住的他常在周邊做零工。得知政府會兜底重建費用后,李根寶高興了好幾天。

時間回到1974年初冬時節,李根寶將家裡最值錢的東西拿出去賣,賣完揣著100多元錢興奮地建起了這間平房。如今因為年頭太久,房屋的柱子已被白螞蟻蛀空,很不安全。

緊盯貧困群眾的“安居夢”,宣州區住建局組織6個包保組,深入26個鄉鎮辦事處開展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回頭看”排查工作,對排查出的問題,逐一建立台賬,制定整改方案,做到立行立改,李根寶的房子就在這個期間得到了重建的機會。

五年來,宣州區聚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核心指標,全力打好“四季攻勢”,全面實施“七大專項行動”,確保脫貧質量和成色,以最強力度穩根基、謀長遠。

一組組真實而鮮活的數據,是這張脫貧攻堅成績單最有力的注解——

截至目前,宣州區家庭人均純收入4000元以上脫貧戶達100%﹔為1751人次貧困學生發放各類補助和免學費241.3萬元﹔投入152.2萬元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151戶﹔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實現全覆蓋﹔實現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飲水安全。

對該區22563名城鄉低保對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為9109人),發放資金9948.94萬元。同時,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912戶邊緣易致貧戶風險全部消除……

脫貧攻堅之路並非一帆風順。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宣州區扎實開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認真落實穩崗就業各項政策措施,讓1614名貧困人口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在此基礎上,該區還積極建立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嚴防返貧致貧。開辟扶貧項目開工復工“綠色通道”,疫情期間共開工實施項目205個,開工率達94.9%。

越是艱險越向前。面對汛情,宣州區3759名扶貧干部主動投身防汛抗洪救災一線,轉移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308人。組織開展“戰汛情、強幫扶、促提升”專項行動,成立區級工作專班全覆蓋走訪核准災情,建立受災戶幫扶台賬,精准制定幫扶措施1022條,安排169.72萬元用於扶貧產業災后重建。10月20日,該區已全部完成34戶因災房屋受損建檔立卡貧困戶重建或修繕加固工作。(夏麗麗 顧維林)

(責編:范曉琳、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