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合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文稱,原則同意中國(合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項目立項,開展前期工作。項目落戶安徽創新館,總建筑面積約1500平方米。
近年來,安徽省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切實推動地方高質量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
激發揚皖所長的硬核力量
走進位於合肥市濱湖新區的安徽創新館,映入眼帘的是1100多件代表安徽創新發展的展品。人造太陽、穩態強磁場、同步輻射、超高清面板、智能汽車……每一件展品,都閃耀著安徽創新發展的光芒。
這些科技成果的背后,有著無形的知識產權在默默保護。
安徽省知識產權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可以用一組數據來反映: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1件,連續多年位列全國第一梯隊﹔知識產權專員隊伍覆蓋全省近6000家科技型企業和上百家科研院所,成為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與企業溝通的橋梁和紐帶﹔獲批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用標企業461家,與之相關的特色產業讓越來越多的農村貧困人口受益。
“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建設過程中,安徽始終把推動科技創新作為揚皖所長的硬核力量,讓知識產權作為科技創新的‘保護傘’和‘護航隊’。”在此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的“知識產權 競爭未來”安徽行主題採訪活動中,安徽省知識產權局局長程胤介紹道。
助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知識產權已成為市場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提升知識產權質量已經成為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位於安徽省六安市的應流集團霍山鑄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應流集團)是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該企業主要研制生產航空航天發動機、燃氣輪機、核電等領域的零部件。
掌握核心科技知識產權,對企業有著重要的意義。應流集團副總裁丁邦滿表示,以核一級主泵泵殼為例,核一級主泵被稱為核電站的心臟,其中主泵泵殼是主泵的核心承壓部件,處於高溫、高濕、輻射等惡劣工作環境中,其質量要求嚴苛,制造難度極大。應流集團歷經5年,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功突破核電站核島核心裝備關鍵技術壁壘,目前相關技術已申請30余項專利。我國由此躋身世界少數幾個掌握核一級主泵泵殼制造技術的國家。
在安徽省蕪湖市,安徽水韻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韻環保)作為一家致力於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立了自己的水生態產業研究院。水韻環保研發出以“城市、農村、河湖”環境修復為核心的成套修復技術。其中,農村生活污水三級消解利用技術以及氮磷靶向循環利用生態修復技術,創新性地把農村污水變成肥料加以資源化利用,解決農村污水橫流問題,同時推動了產業經濟的發展。
開拓高校專利育人“新思維”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是由科大訊飛主辦的非營利性民辦應用型大學,以“全校師生寫專利”著稱。該校自2015年起,大力推行大學生創意創新教育,鼓勵大學生開展以發明專利、外觀設計和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相關的創新活動。
該校機械工程學院材料1501班學生楊皓月,在參觀企業生產線的過程中,發現某鑄造企業的砂箱翻轉機構存在結構不合理、自動化程度低等問題。回校后,她反復研究設備原理,在教師指導下設計出“流水線型砂箱翻轉機構”,簡化了設備的內部結構,實現全程自動化控制。該專利目前已獲授權,並獲得多項大學生創新創業獎項。
目前,安徽信息工程學院依托資源優勢,入選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籌建單位。中心成立后,將大幅提高當地及全國專利創造、運用和保護能力,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大數據支撐。
打通地理標志產品“致富路”
安徽省地理標志資源豐富。目前,全省擁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78個,地理標志商標注冊總量167件,使用地理標志商標和地理標志的經營者21.7萬戶,總產值達936.62億元,涉及扶貧項目38個,助力52.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增收。
以“霍山黃芽”為例,自2013年建立安徽省專業商標品牌基地以來,霍山縣全縣普通茶葉鮮葉平均價格從30元/斤增加到70元/斤,茶園畝均收入從2000多元增加到5000元,充分帶動周邊茶農鼓起了腰包,走向致富路。
今年“霍山黃芽”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根據該協定,“霍山黃芽”將有權使用歐盟的官方認証標志,這將有利於“霍山黃芽”進一步提升國際市場知名度,加快產業現代化步伐,助推老區鄉村振興。
安徽省出台全國首部長江江豚保護條例 長江江豚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也是長江流域唯一的水生哺乳野生動物,被稱為“水中大熊貓”。近日,《安慶市長江江豚保護條例》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查批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目前全國首部保護長江江豚的地方性法規。…【詳細】
安徽新基建項目名錄發布半年 入選項目建設碩果累累 “新基建”,新機遇。今年5月,安徽發布了全國首個新基建領域技術產品服務名錄,首批目錄中的896項技術將為推動安徽高質量發展打造強勁新引擎。時隔半年,這些項目建設情況如何?12月1日,記者走訪了成功入選名錄的三家本土科技企業,探訪下入選項…【詳細】
深入推進餐飲行業治理 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餐飲消費是安徽消費增長的重要拉動力之一。據省餐飲行業協會統計,全省餐飲類市場主體超過25萬戶,其中小餐飲商戶佔一半以上,帶動就業超過百萬人。餐飲業作為典型的窗口行業、民生行業,在吸納就業、帶動三產發展、增加稅收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