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六條連接政務區新通道正在規劃建設

2020年10月13日06:53  來源:合肥晚報
 

近日,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集中回復了一批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提案,透露了城市快速路網、明珠廣場等區域交通、停車難和人行過街、慢行系統進展與規劃。根據合肥市自規局回復,合肥市將建設潛山路南接蓮花路、始信路接合作化路等跨繞城高速的6條新的連接政務區的通道。同時,擬將經開區金爐路、筆峰路分別打通至政務區龍硯路及宣雲路,分流部分車輛,緩解翡翠路交通壓力。

快速路網:形成“五橫七縱”快速路網

合肥市政協委員毛學農提出關於“全面提升道路網絡系統,根本改善城市交通環境的建議”,合肥市自規局表示,在本輪的合肥市國土空間規劃中,該局已經專題研究了快速路網體系,立足於“高快一體”、“互聯直通”的基本理念,著力解決快速路網系統性不強、單中心交通疏解壓力過大、重要節點互聯互通水平不足等問題,根據國土空間規劃提出的城市空間結構形態以及功能布局,統籌謀劃了快速路網的功能、布局、線位等要素以及重要節點的互聯互通。

根據研究成果,未來合肥市主城區將形成“五橫七縱”網格形快速路網骨架體系,“五橫”分別為魏武路、白蓮岩路-北二環-包公大道、長江西路-南一環-裕溪路、銘傳路-玉蘭大道-合歡路-南二環、方興大道,“七縱”分別為合淮路-西二環-集賢路、四裡河路-西一環-合作化路-金寨路、阜陽路、宿鬆路、新蚌埠路-銅陵路-包河大道、文忠路-郎溪路-南淝河路、龍興大道。

整個快速路網不僅考慮了城市功能片區之間的快速交通需求,與對外交通的高速公路之間也進行了快速連通。二環高架建設中,目前郎溪路(裕溪路一包河大道)及北二環(西二環一合武鐵路)已建成通車,北二環(合武鐵路一東二環)正在施工;南二環(東至路一馬鞍山路)、西二環(南二環一樊窪路)均已列入大建設計劃。

合肥還通過方興大道、機場高速、魏武路、龍興大道以及宿鬆路南延、集賢路、阜陽路北延、包公大道東延等放射性道路,實現以上各區域的快速聯系,此外,裕溪路高架東延、阜陽路高架北延已建成通車,金寨路南延、包公大道高架等項目也已列入大建設計劃。

區域交通:明珠廣場片區及經開區交通有望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合肥市自規局專門提到了今年研究的明珠廣場片區綜合交通規劃,該局採用聯通手機信令數據,在分析居民出行分布的基礎.上,充分預測了未來交通發展需求,重點完善了經開區外部聯系通道,提出了潛山路南接蓮花路、始信路接合作化路等跨繞城高速的6條新的連接政務區的通道。

合肥市根據現狀道路條件等擬將經開區金爐路、筆峰路分別打通至政務區龍硯路及宣雲路,分流部分車輛,緩解翡翠路交通壓力。目前兩條路均已列入合肥市斷頭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在回復合肥市政協委員顏邦壽“關於改善經濟技術開發區交通的建議”中,合肥市自規局表示,目前,合肥市在宿鬆路、金寨路等交通量較大的交口採取繁華大道下穿的方式,以提高繁華大道的通行能力。從經開區、明珠廣場片區兩個層次,提出經開區對外通道、明珠廣場片區路網、慢行以及樞紐布局等整體方案,為片區更新改造、路網完善等提供了有利支撐。

根據合肥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經開區范圍內的軌道交通線路主要為軌道7號線、9號線、S1線,經向市軌道集團了解,軌道9號線正處於前期研究階段,軌道7號線一期工程和機場S1線計劃今年年底開工。

停車難:將利用公共設施建地下停車場

對於停車難的問題,合肥市自規局正在結合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立足合肥市配建停車供需現狀及發展特征,系統開展了合肥市停車配建指標優化研究工作。

本次研究將體現“供需統籌、區域差別化”的原則和理念,通過不同建筑類別停車供需調查,從面向實際需求、保障基本停車、調節通勤出行、符合總體戰略等方面出發,評估並合理優化現行配建停車指標。

為了促進城市建設用地復合利用,合肥市計劃廣場、學校操場、公園綠地等公共設施地下布局建設公共停車場,緩解停車難問題。比如學校操場除按要求配建停車場外,通過科學分析,嚴格測算,增配公共停車場面向社會開放,截至2019年底,合肥已建成學校操場地下公共停車場55處,共計7947個泊位。同時,對既有廣場、公園綠地等進行改造,建設地下公共停車場,如杏花公園停車場。

人行過街:慢行系統工程絕大部分已完工

對合肥市政協委員李黎提出關於“我市增設、完善人行過街設施的建議”,合肥市自規局透露了合肥市慢行系統建設進展,根據《合肥市慢行系統完善工程實施方案(合政辦[2017]16號)》,全市列入慢行系統完善工程項目136個,總長約208.5千米。截至2020年7月初,已完工項目88個,長約132.5千米,絕大部分項目8月底完工。

對於充分利用軌道交通車站出入口的過街功能的建議,合肥市軌道交通車站選址時已考慮盡量將車站跨路口設置,兼顧路口的過街需求。

“部分已建成的過街通道由於設計時未預留與地鐵的接駁條件,難以做到連通,但新建的地下過街通道,如果遠期規劃有地鐵車站,建設初期就已考慮預留和軌道的接駁條件,按軌道交通的標准設計。”合肥市自規局回復表示。(記者余佼佼)

(責編:吳西露、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