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迎難而上 “搶”字當頭

楊賽君

2020年10月07日07:09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9月24日,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儀式在合肥舉行,標志著安徽自貿試驗區進入全面啟動建設階段。安徽自貿試驗區實施范圍上,合肥佔據“半壁江山”。

“搶抓自貿試驗區機遇,我們將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合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朱勝利介紹,合肥將積極發展高端制造、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型顯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電商等產業,努力把合肥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引領區。

“搶”,是合肥今年最亮的關鍵詞。搶戰機,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搶速度,爭分奪秒抗擊百年不遇特大汛情。現如今,合肥迎難而上,正搶抓機遇決戰經濟發展主戰場,向“提質提效突破萬億”的目標發起強勢沖刺。

位於合肥的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合肥市委宣傳部供圖

搶抓新效能 提升軟實力

在合肥,常住人口每8人中就有一位創業者,創新創業活力強勁。為什麼選擇合肥?營商環境是最大的定心丸。

發展的比拼看項目,項目的集聚靠環境。合肥改作風抓效能,提升軟實力,用良好的作風和環境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抓效能必先改作風,世間事,作於細,成於嚴。

9月18日,合肥有5人因違反效能建設四類典型問題被安排到基層接受再教育,錘煉新作風。

從6月23日合肥市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暨經濟形勢分析調度會以來,合肥市多舉措激發“新狀態”,開展工作效率大提升集中行動,狠抓市直機關效能建設,嚴肅查處不作為亂作為。在持續加大明查暗訪頻次和力度的同時,對違反效能紀律的機關工作人員,通過將他們安排到交警部門協助維護交通秩序,使其在一線感受辛苦,錘煉作風。

“合肥將效能建設與工作效率、行政效率結合起來,大力整治機關干部的‘散、慢、假、庸、懶’等作風問題,培養愛學習、勤調研、善管理、能創新的工作能力,不斷提升理解力、執行力、操作力﹔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底線思維,把紀律規矩立起來、嚴起來、用起來,讓紀律規矩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合肥市效能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合肥各縣區均開設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廳。何剛攝

狠抓效能建設,改變的是“機關工作作風”這個“表”,為的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能力、改善營商環境”這個“裡”。

合肥擦亮營商環境這個金字招牌,對標對表“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和各指標國際國內前沿水平,打造合肥創優營商環境3.0版。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真正“放得開”,共上線政務服務事項13.76萬項,其中網上可辦事項13.67萬項,佔全部事項的99.39%﹔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確保“管得住”﹔創新政務服務舉措,真心“服務好”﹔大力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郵寄辦、自助辦”,推動更多公共服務“上網”“聯通”,打造企業開辦智能審批“合肥模式”,讓群眾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目前,合肥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率達95%以上,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00萬戶,營商環境指數名列全國第14位,被國務院評為“網上政務服務能力非常高”的7個城市之一。

合肥新能源汽車智能工廠。合肥市委宣傳部供圖

搶抓新經濟 追求高質量

一分鐘,合肥可以下線434塊液晶顯示屏,這是發生在全球領先的智能化生產車間中的一幕,折射出合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勃勃生機。一分鐘的背后,是合肥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推動“芯屏器合”(“芯”指芯片產業,“屏”指平板顯示產業,“器”指裝備制造及工業機器人產業,“合”指人工智能和制造業融合)“集終生智”(“集”指集成電路,“終”指智能家居、汽車等消費終端產品,“生”即生物醫藥,“智”指與工信部共建的“中國聲谷”以及以科大訊飛、華米科技等為代表的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全力打造“產業地標”結出的碩果。

2006年,合肥主動向京東方伸出橄欖枝,拿出全年財政的80%讓“中國屏”完成了“合肥造”。

在晶合集成的展示大廳,一塊“中國芯合肥造”的牌匾懸挂在最醒目的位置,“合肥芯”閃耀國際舞台。

“我們瞄准了新一代顯示、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的新技術,聚焦國家戰略產業,以重大產業項目為牽引,全鏈條布局戰新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芯屏器合’產業規模。”合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不僅能進一步帶動城市產業能級躍升,也為合肥在更長時期有更高水平更好效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步步夯實產業基礎,在產業競爭的主舞台上,合肥加快布局新興產業發展大格局——

合肥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入選數位居全國城市第4位、省會城市第2位。

新型顯示產業實現了“從沙子到整機(把沙子變成玻璃,再由玻璃衍生出整機)”的全產業鏈布局,是國內產業鏈最完善、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產業集群。

集成電路產業構建了從材料、設計、制造到封裝測試的完整產業鏈。

人工智能產業初步構建了從基礎應用技術、底層硬件、數據計算到智能終端及行業應用的全產業生態體系。

數據顯示,僅新型顯示、集成電路、人工智能3個集群,合肥就累計實施項目超420個,總投資超4400億元。2020年合肥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工業貢獻超50%。

產業搶灘布局,如何保証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前不久,合肥市的主要領導們多了一個新身份:產業鏈鏈長。合肥正式啟動重點產業鏈鏈長制,聚焦12個重點產業,由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擔任產業鏈鏈長。

“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需要粘合度極強的產業鏈作為支撐,‘鏈長制’恰恰是一個很有效的粘合劑,能夠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有效融合。”合肥芯碁微電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方林點贊“鏈長制”這一新舉措。

“鏈長制是發揮獨特制度優勢、高效應對疫情沖擊的有力一招。”合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鏈長制”的推行,總體上是要解決產業鏈發展中規劃制定、產業措施優化,以及產業重點項目和企業面臨的問題,形成常態化的工作推進機制。落實到每一個產業鏈中,就是要求繪制一張產業鏈發展的“全景圖”,制定一張產業鏈推進的“任務表”,圍繞藍圖繪到底,盯著任務干到底。

京東方10.5代線生產基地。 合肥市委宣傳部供圖

搶抓新機遇 打好創新牌

自貿試驗區建設是合肥發展的又一重大機遇,具有裡程碑意義,也標志著在擴大改革開放方面,合肥又迎來跨越發展的“高光時刻”。

當前,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加快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自貿區、國家級戰新產業集群等重大紅利釋放,首批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專項債券等國家層面“真金白銀”支持政策在合肥落地,合肥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抓好新機遇,謀劃新飛躍,關鍵用好“創新牌”。創新是合肥最靚麗的名片,也是最鮮明的城市氣質。作為第二個獲批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在生態優美的科學島布局建設12平方公裡大科學裝置集中區,目前已建成3個大裝置,在建3個、預研3個,用於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發。堅持“科創+產業”同頻共振、良性互動,與中科大、中科院物質院、清華、哈工大等大學大院大所共建26個創新研發平台,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讓更多創新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科技之光點燃科技策源新供給。

在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產業聚集地建設方面,合肥全力做好國家實驗室服務保障工作,高水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構筑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強磁場”。

在高標准高質量建設自貿區方面,合肥將充分發揮優勢,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加快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創新成果,打造示范標杆,以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的信心和勇氣,把安徽自貿區合肥片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歷史從不眷顧因循守舊、安於現狀者,機遇總是屬於開拓創新、攻堅克難者。

合肥,正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先人一步謀發展,快人一步搶機遇,勝人一籌抓落實,不負時代的重任、群眾的期待。

遙遠不遠,未來已來!今年前八個月,合肥規上工業、限上消費和投資的同比增速分別為3.3%、2.2%、1.6%。在長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中表現亮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升至第1位,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穩居第1﹔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回升。

“萬億”合肥,指日可待! 

(責編:蘇恆、常國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