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區:綠植“聯網” 智能養護

2020年08月21日17:01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烈日炎炎下,在合肥市蜀山區長江西路與潛山路交口一面約60平方米的植物牆前,蜀山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打開手機APP,簡單操作,綠景牆上的噴水裝置就啟動出水,徐徐水霧滋潤植物。

這種讓植物也“聯網”的設備,是蜀山區園林中心全市率先採用的新一代智能滴灌系統。眼前這面植物牆高約4米,長約15米,栽種有3600盆綠植,主要品種有絡石、鳶尾、礬根、常春藤、火焰蘭天竹、大無風草等品種,清新靚麗,是街頭一抹靚麗的風景。

“傳統的垂直綠化項目,都存在供水不穩定,人工養護成本高,且無法精確監測土壤含水量的問題。”蜀山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道。

這種新型智能滴灌系統植物牆能從源頭解決上述問題。據悉,該植物牆採用的是人工合成固化纖維土,可達到十年耐用。同時,每一株植物背后都布有縱橫交錯的水肥灌溉一體化設施,與互聯網聯通。管理員通過手機小程序就能實時監測和傳輸綠植的濕度、土質含肥量等數據。

“綠植缺不缺水,土質需不需要施肥,在手機APP上可以全面掌握。”該負責人介紹:“智能滴灌可以省去人工養護,根據監測數據,按需施肥、供水、防病虫害,避免人力和水資源浪費。”

“我每天上下班經過這裡,以前這兒是一面磚牆,現在裝上綠色植物,更美觀了,看到陣陣綠綠意,仿佛溫度都下降了。”家住五裡墩街道家家景園一期小區的居民李剛說道,“第一次聽說植物也能聯上互聯網,感覺它們穿上這些線都變得有‘智慧’了。”

記者看到,蜀山區綠化管理員用手機打開“綠牆寶”APP進入管理系統后,綠植的溫度、濕度、“澆灌日記”等多項指標在屏幕上一目了然。“高溫季節,設置的是每日澆灌四次,時間一到,供水系統自動噴淋,如果機器出現斷電、水壓低的情況,平台會發出警報。”採用這款軟件后,平時養護人員隻要每天查看“澆灌日志”是否正常,定期檢查設備的安全性和植物成活情況即可,比以往人工維護省力節水好幾倍。

據悉,下一步,蜀山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將在全區有條件的場所逐漸安裝該設備。(詹偉偉 季雲岡 朱琛琛)

(責編:黃艷、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