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 | 斯雄《槐林記》 

斯 雄

2020年08月08日09: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8月08日 第 07 版)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行走在安徽巢湖市槐林鎮大汪村中心村裡,四面傳來此起彼伏、不絕於耳的織機聲,不由得讓我想起《木蘭辭》開頭的場景。

  鎮上陪同的人告訴我,這裡是槐林鎮漁網的發源地,“家家戶戶有網機,老老少少會漁網”。僅大汪村中心村就有漁網織機112台,常年24小時不間斷作業。

  順道走進一家農戶的織機車間,兩部機床正不停地運轉著。女主人笑臉相迎,“2013年自籌資金買的織網機,每台十多萬元。”

  “一台織網機,一年能賺多少錢?”打聽收入雖然有些不禮貌,但我還是想知道。

  女主人笑而不語。陪同的人忙接過話,“他們不好意思說。一台織網機,一年少說也能賺十幾萬元,快活著呢!”

  當初友人動議,去看看巢湖的“環湖十二鎮”時,我其實是沒有概念的。幾個鎮看下來,唯獨被巢湖之南的槐林鎮所吸引,讓我聞到許多熟悉的味道。

  我從小生活在湖北洪湖邊。“清早船兒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洪湖水浪打浪》中的這段唱詞,是我老家人早年生活的寫照。

  巢湖是中國第五大湖,面積比洪湖大一些。聽說我是洪湖人,當地人隨口唱起“漁家住在水中央,兩岸蘆花似圍牆。撐開船兒撒下網,一網魚蝦一網糧”,並很肯定地說,“《天仙配》中的這句歌詞,就源自我們槐林。”

  真耶假耶?我無法評判。但湖邊人生活勞作的習性,大體差不多,捕魚與織網,都是世代傳承下來的祖業。

  我家下放后住著的那個村子,就有很多人以此為業。記得小時候,母親閑暇時,時常在家手工織漁網賣錢,補貼家用。改革開放之后,老家人大都改行從事養殖業,捕魚與織網這些傳統產業,基本銷聲匿跡了。

  沒想到,人口不到8萬人、面積不足200平方公裡的槐林鎮,居然是全國最大的漁網生產基地,漁網遠銷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早在2012年,槐林鎮就被中國漁網行業協會授予“中國漁網第一鎮”榮譽稱號。

  這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第一次去槐林鎮,鎮上的人就把槐林漁網商會會長胡玉木引薦給我,稱他是槐林漁網產業發展的參與者、見証者。

  我對漁網最初的記憶,是我母親在家用尼龍絲織的。

  “用尼龍絲織網,已經是后來的事了。”今年58歲的胡玉木指著漁網展廳裡擺放的早期編織工具說,“漁網最初用的原材料是麻和蠶絲,上世紀80年代初,才被尼龍絲和錦綸絲替代。因為原材料充足,漁網產量上來后,有人開始到市場上兜售,推銷范圍能輻射到華東一帶。”

  那天去大汪村中心村,見到82歲的任老太正坐在家裡裝扎漁網。她一邊忙乎一邊講,扎一條漁網花半小時,可掙3元,一天下來能掙三四十塊錢。

  織漁網有如打毛衣做女紅,老少咸宜。工序大體是,先織好網片,再裝扎網浮和網墜成型,全部手工操作完成。家家戶戶都能做,從十幾歲的孩子到八十多歲的老人,男女老少一起忙。

  “吃的是漁網飯,發的是漁網財”,胡玉木說,織漁網本身並不難,槐林人能把漁網當作飯碗穩穩地端住,就是因為從一開始就緊盯市場,先有市場,后有工廠,營銷始終走在前頭。

  改革開放之初,一些思想活躍的農民開始帶頭專門從事漁網的生產和銷售,當起專業戶,槐林鎮一下子冒出數百名以推銷為主的“大網客”。他們走南闖北,尋找市場,摸清各地市場行情,與外地網商或客戶簽訂好供貨合同,然后自購原料,委托村鄰友好,或送到偏遠的農戶,按合約加工成網。全鎮由此形成了數百個以“大網客”為軸心的挂戶產銷聯營體,70%左右的農戶成為協約戶,漁網的品種、規格和產量,轉為按預約生產。對號入座后,銷路暢達,幾乎100%立即脫手。

  這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新氣象。生產和銷售雖然仍是傳統方式,但家家戶戶不停歇,老百姓的錢包都鼓起來了。

  凡事變在先,方能得先機。

  嘗到甜頭的槐林人,又開始琢磨:市場既然如此供不應求,仍靠老一套的生產和銷售方式,怕是不行了。

  1993年,槐林引進第一台織網機,生產效率較以往手工編織提高了成百倍﹔引進兩條紡絲生產線,以聚酰胺為原料生產制作漁網的單絲﹔1998年,引進日本產的21台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高速漁網織機﹔1999年,槐林漁網企業取得自營進出口權,向國際市場邁進……槐林漁網生產已經形成集紡絲、織網、定型、染色、裝扎、銷售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進入產業集群化發展。直接從業人員達3.2萬人,近4000人的營銷隊伍遍布國內外。

  依湖而生、由網而興。槐林鎮的漁網產業現在到底有多厲害呢?這兩組數據,讓人不服不行:2019年生產拉絲9.2萬噸、漁網8.9萬噸,分別佔全國產能26%、世界產能1%。

  胡玉木笑稱,自己已是“前浪”,槐林的“后浪”更厲害。

  近些年時興的電商,如今已在槐林鎮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隨機走進一家做電商銷售的漁網廠,工廠門口辦公室的辦公桌上,擺著兩台電腦。年輕的現場主管介紹說,就靠這兩台電腦,24小時與世界各地連接,隨時接單、隨時發貨,出口到20多個國家,年產值600多萬元。即使是今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也基本沒受影響。

  畢業於安徽大學國際貿易系的方雲山,是土生土長的槐林人。大學畢業后,先去浙江溫州、寧波做了幾年外貿。2009年返鄉創業,現在是一家網具制造企業的總經理,主營漁網網片的定型、染色、包裝,以自營出口為主。

  說到電商銷售,方雲山認為,電商多是年輕人在操作,家庭作坊式銷售,好比沿街叫賣的“地攤經濟”﹔我們公司與電商不同,隻跟大的交易商合作,根據生產經驗和大數據分析,以市場供求來決定各種生產要素的價格和資源配置。國外漁網市場現在基本由我們主導,我們擁有定價權,把市場話語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

  “能把一個傳統產業做到這麼大,你覺得槐林主要靠什麼?”我請教方雲山。

  “靠的是既有全產業鏈,又有市場話語權。”方雲山說,“不僅如此,槐林漁網產業平台基礎好,專業化社會分工非常精細,利潤空間分解到每一個環節,大家都有錢賺,人人都有發展動力。可以這麼說,隻要是與漁網有關的任何一個工序環節,都能在槐林找到配套生產加工的渠道,這是其他地方做不到的。”

  “槐林沒有一個外出打工的人,也沒有留守兒童”。在好幾個場合,聽到好幾個槐林人說出這句令人羨慕又有底氣的話。

  可不是麼?漁網產業帶來充足的創業就業機會,槐林本地人都能就地就業,還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地打工者,不少本地出去的大學生也都紛紛返回槐林創業。

  槐林漁網產業的發展過程,正好見証了新中國特別是改革開放的風雨歷程。在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今天,槐林人仍然緊盯市場,把產業鏈由單純的漁網延伸到漁網具配件及體育、娛樂網產品。比如研發條輪、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網制品,同步開發釣鉤、釣竿等高附加值產品﹔增加上游漁網具生產機械、成套設備,還有下游漁具及配套產品等。

  時移世易,優勝劣汰。不是所有的傳統,都可以弘揚的,該消亡的,終歸要消亡,毋需刻意去振興。真要是有生命力,順乎民意,又能順應時代潮流,遲早會煥發出活力。

  把傳統產業做成富民產業,槐林做出最好的詮釋:2019年,槐林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2086元,遠遠高出全國和安徽全省的平均水平。

  槐林鎮現在滿大街都是老板。方雲山開玩笑說,外地人到槐林鎮上,看見有像“孬子(‘傻子’的意思)”的,可人家實際是個老板。

  小鎮漁網,網撒全球。當地人很自豪:我們槐林好得很,漁網產銷24小時不停歇,凌晨都能叫到外賣,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不夜城”。

  細細想來,《木蘭辭》中的詩句,如果放在如今的槐林鎮,改為“‘不’聞女嘆息,‘惟’聞機杼聲”,應該更為貼切,更加傳神。

  這機杼聲,感覺不出“嘔啞嘲哳”,更像是老百姓心底裡唱出的一曲富民歡歌,讓人喜不自勝、熱血沸騰。

  (圖片由合肥市新聞辦提供)

(責編:黃艷、郭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