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跨越2300多年的“向天之問”,邁出關鍵一步。多項“合肥造”高科技成果隨“天問一號”升空,將在接下來的探測之旅中完成相關任務。
“天問一號”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將在國際上首次一步實現“繞、著、巡”三大任務目標,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
在“繞”的階段,要完成探測火星表層和次表層結構分層信息,尋找火星地下冰水存在的痕跡與証據,這一過程需要用到火星探測設備。
據悉,“天問一號”共搭載7個火星探測設備,其中一項設備是環繞器次表層探測雷達,屬“合肥造”,由中電博微38所研發,為全國首款,相當於為“天問一號”加裝了一雙“透視眼”。環繞器次表層探測雷達能實現對火星次表層10米以下的分層精度探測,其中,對次表層土壤的穿透深度可達幾百米,對冰層可達幾千米。其將完成探測火星表層和次表層結構分層信息,尋找火星地下冰水存在的痕跡與証據。
不僅如此,作為國家隊,在火星探測任務中,中電博微可謂全程“呵護”:中電博微16所研發特種低溫接收機,可將信號接收、探測的距離實現量級式提升,為火星探測器加裝了一雙“順風耳”﹔中電博微43所自主研制厚膜抗輻射DC/DC電源,提供穩定供電,如同為火星探測器姿軌控系統安裝了“心臟”﹔中電博微聖達科技研發的封裝外殼,為火星探測器內部電路穿上了安全可靠的“保護衣”……
火星環繞器有效載荷火星磁強計,是執行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的另一項“合肥造”,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獨立研制完成。其主要功能為獲取火星空間磁場環境高精度數據﹔主要科學探測任務包括全面准確地測量火星空間邊界層,探測火星南部局地岩層剩磁及火星感應磁層,研究近火空間處行星際等離子體和行星際磁場,同時,結合其他載荷儀器對火星大氣中粒子逃逸等問題開展研究。據悉,中國科大是我國深空探測中首個承擔單機級科學載荷任務的高校。 (記者 黎靜 周軍)
來源:合肥在線
安徽強化汛期市場價格調控監管 記者7月21日從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獲悉,日前,省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要求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把做好防汛救災相關價格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從五個方面迅速採取措施,強化市場價格調控監管,確保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場正常供應、價格基本穩定。…【詳細】
安徽恢復跨省團隊旅游 景區接待量由30%調至50% 7月21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關於推進旅游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相關通知,經省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研究同意並報省委、省政府批准,決定從即日起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游及“機票+…【詳細】
安徽主要經濟指標由負轉正,0.7%從何而來?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我省生產總值17551.1億元,同比增長0.7%。經濟呈現恢復性增長,主要經濟指標由負轉正,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彰顯了我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