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三個女主映射現實 當下女性更遵從內心

2020年07月23日08:40  來源:新京報
 

  《三十而已》三個女主映射現實,當下女性更遵從內心為自己而活

  正在熱播的《三十而已》將視角鎖定在三十歲這一特定年齡段的女性群體身上,塑造了王漫妮(江疏影飾)、顧佳(童瑤飾)、鐘曉芹(毛曉彤飾)三位性格特點、成長環境、生活閱歷截然不同的邁入三十歲人生的女性形象。該劇總制片人陳菲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這三位女性身上映射著三十歲女性的一體三面,分別代表著“不願面對的自己”“理想中的自己”和“現實中的自己”。

  人設:在個體故事中尋找情感共鳴

  在眾多女性題材劇中,三十歲女性是非常難以提煉和表達的,過於溫和,給人不痛不痒的感覺﹔過於激烈狗血,又很難引發觀眾的共情。《三十而已》的創作方法論是做有情感共鳴的“特殊人設”,陳菲將其概括為“離地半尺的傳奇”。“從創作角度來講,我們不想代表或定義當下的三十歲女性群體,而是希望截取她們身上的多個側面,在個體故事中尋找情感共鳴。”“全職太太”“恨嫁的滬漂女青年”“已婚卻沒有方向的乖乖女”,《三十而已》塑造了這樣三個擁有“特殊人設”的角色,雖然她們的身份、經歷有一定的極致特殊性,但她們所處的人生階段、遇到的生活難題,是當代女性可以產生共鳴的。

  《三十而已》的三個女主沒有人擁有絕對完美的人設,她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各自的缺點。陳菲說,尤其在“顧佳進入太太圈”走捷徑這條線,是批判的視角。而這種“非完美”人設在三位女主人公身上都有所體現,包括鐘曉芹在婚姻當中一開始走向離婚也不是她老公一個人的問題,是雙方互相感知和溝通的問題。“我們希望觀眾看到的不是俯視、高高在上的爽劇,女主什麼都是對,什麼都是爽,這不是我們的創造方法和初心。”

  相對三個女主的強話題性,劇中男性角色的爭議性更大。7月21日,“陳嶼不會說話”的類似話題還上了熱搜。對此陳菲表示,強調女性視角是全劇的立足點和出發點,而對於女性題材中的男性刻畫,主創也試圖不偏廢盡量著墨去刻畫。陳菲說,相對來講,陳嶼的角色是正面立體的。他表現出理工男的冷漠時,有很多細節比如偷偷量嬰兒床的尺寸、給老婆裝小壁燈都很打動人,“他只是表達的少,這個在很多男性中是蠻普遍的,他是一個內心純良的人。” 在劇集后期鐘曉芹發生的被網暴事件,是他默默做了很多。而劇中也並非為了描繪女主的困境而刻意突出“渣男”,比如鐘曉芹公司同事鐘曉陽也很好,只是年輕,可能會莽撞一些,但也是真心實意對鐘曉芹。還有后期出現的王自健的角色也是一個很好的人,只是王漫妮不喜歡他。

  創作:王漫妮的職場故事都來自真實

  個體的經歷千差萬別,群體的困境一體同源。《三十而已》看似展現的是三位女性的故事,實則關注的是大多數三十歲女性面臨的集體現實困境。從個體的生活困境延伸到公共的社會話題,30歲女性所面臨的主要生活困惑和難題有來自於外部壓力,更有自己內在的焦慮,主要都是圍繞情感、事業、家庭、生育、育兒、婚姻、父母養老和自我實現。在已播出的幾集內容中,便可以提煉出“子女教育”“職場競爭”“夫妻情感維系”“生育選擇”等多個女性現實問題。

  如今都市劇中一般表現30歲女性的劇集會把主線放在女主人公的事業線上,但《三十而已》中的女主婚姻、感情生活線佔據了更多比重。在陳菲看來,雖然很多女性到了30歲人生面對的階段性命題會落在婚姻和生育這兩點上,這是女性社會角色轉變的重要命題,但是劇中依然挖掘了人物在職業上的追求或者說個人價值的實現,劇中三個人物都做了這樣的展現。比如說全職太太顧佳,她是和丈夫商量好暫時先管幾年孩子,然后重回職場,她才是煙花公司真正的CEO。所以當她發現公司存在安全隱患時,她就想抓住新機會,用人脈為家庭的事業完成進階﹔鐘曉芹是一個沒有太多目標感的人,想當咸魚。當她在面臨流產、離婚后,她才真正找到自己的技能點——寫作,並且通過寫作實現了家庭財務地位的逆轉﹔王漫妮是未婚未育,對她來說,30歲的目標是要麼在事業上有個進階,要麼有個情感的歸宿。所以她在同時追求兩個方向。當情感幻滅,她重新選擇了職業方向,重新自我定位,最后她的落點是追求更廣闊的個人成長空間,把情感作為一個隨緣的選項。

  為了保証人物塑造和社會話題的可信度,創作團隊做了大量人物的案例調查。例如,王漫妮在劇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顧客,及其銷售工作中的經歷,都來自奢侈品店銷售員的真實故事。據陳菲介紹,編劇張英姬和出品方檸萌的劇本中心都做了不少深度採訪和用戶洞察,王漫妮的故事,她在店鋪裡遇到的競爭,她個人的職業進階,包括遇到形形色色的客人,這些全部是採訪得來的。“我們力圖在她這條職業線的特色上做得非常真實,而且在三個人裡面職業塑造也主要在王漫妮身上。后期她討債專員的經驗和案例都是來自於編劇張英姬的一個朋友。”

  核心:當下女性更遵從內心為自己而活

  生活艱難,劇中“滬漂”王漫妮對再刁鑽的客人也報以微笑﹔衣食無憂的全職媽媽顧佳為了孩子上幼兒園,使盡渾身解數、四處請托﹔做慣了公主的鐘曉芹為了在公司有更多存在感,將所有雜物工具准備齊全,以此獲得同事們的肯定。這些細節還原了三位女主人公內心處最深的焦慮:成為王漫妮一般的職場強人,會在他人眼中顯得過於有心機和野心﹔成為顧佳一樣的完美太太,會以犧牲部分個人夢想為代價﹔成為鐘曉芹一般的平凡人,又難免被生活的柴米油鹽長期困擾。

  近年來關注“女性成長”的聲音早已不足為奇,一面女性時常被添加“賢妻良母”的刻板標簽,另一面卻忽略了任何一種生活模式都會有它的利與弊。如劇中有關女性應該拼事業還是拼家庭、留在大城市打拼還是回老家過安穩小日子等話題都是對“女性到底該怎樣生活”引發的廣泛探討。“處於30歲年齡關口的女性所面臨的壓力,她們的情感、婚戀、事業,都需要被表達。”陳菲表示,“當代社會把人的青春期拉長了,三十也不必著急而立,三十也不用焦慮。”

  《三十而已》整部劇的核心在“而已”二字,傳遞著一種“不低頭、不妥協”的人生態度。對於劇中的三位女性而言,盡管三十歲的人生會遭遇重重困境,但在她們心中:三十歲,一切都可以重新出發。在陳菲看來,這個年代的30歲女性較十年前相比對世界的了解更多,她們對於自我的認知、對於自我價值的實現也更為看重,她們本身所經歷的時代、受過的教育、各種勢能,讓她們更智慧成熟體面。“當下的女性會更勇敢直面自己的欲望,更遵從內心為自己而活。”

  新京報記者 劉瑋

(責編:郭宇、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