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泄兼顧 做好淮河汛情防控

本報記者 郁靜嫻 韓俊杰 丁怡婷

2020年07月21日06: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7月20日上午,王家壩閘開閘放水。張 俊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7月20日凌晨,位於安徽阜陽境內的淮河干流王家壩段超出29.3米的保証水位,並持續上漲。當日8時32分,淮河王家壩閘開閘放水,蒙窪蓄洪區啟用蓄洪。

啟用蒙窪蓄洪區有什麼作用?如何保証蓄洪區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未來一段時間,淮河防汛形勢如何?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淮河干支流水位全面上漲,位於安徽省阜陽市境內的淮河干流王家壩段於20日凌晨超出29.3米的保証水位,並持續上漲。20日8時,國家防總決定,淮河王家壩閘開閘放水,啟用蒙窪蓄洪區蓄洪。此次開閘分洪流量約1114立方米每秒,預測蓄洪總量約3.3億立方米。

蒙窪蓄洪區位於阜陽市阜南縣東南部、淮河中游北岸,南臨淮河,北倚蒙河分洪道,四面環水,總面積180.4平方公裡,涉及居民19.5萬人,絕大部分居住在庄台和保庄圩上。據了解,安徽省已於20日凌晨3時前將臨時生產人員2017人轉移至安全地區。

可減輕上下游防洪壓力,削峰效果明顯

位於淮河干流的王家壩水利樞紐工程,主要由王家壩閘和蒙窪蓄洪區兩部分組成,王家壩閘設計流量為1626立方米每秒,被稱為“千裡淮河第一閘”。

7月10日以來,淮河以南山區普降大暴雨,史灌河、淠河局部特大暴雨,流域面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4倍。17日22時48分,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淮河干、支流出現明顯漲水過程,淮河王家壩站水位漲至27.50米,與警戒水位持平。淮河發生2020年第1號洪水。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向安徽省發出通知,要求充分做好蒙窪蓄洪區運用的准備,確保人民生命安全。經過反復會商並審慎研究,考慮到淮河防汛的嚴峻性,依據《淮河防御洪水方案》,水利部於20日凌晨提出了啟用蒙窪蓄洪區實施分洪的調度意見。國家防總8時決定啟用蒙窪蓄洪區分洪,分洪水位29.75米。當日8時32分,接國家防總命令,王家壩閘開閘泄洪,淮河水流向蒙窪蓄洪區。

截至20日11時,王家壩閘歷經5次抬高閘門,泄洪量已達1760立方米每秒。據了解,蒙窪蓄洪區設計存洪量為7.5億立方米,最高可達9億立方米。“如果上游來水持續,我們將根據上級指示,隨時提高泄洪量。”阜南縣縣長李雲川說,當地已做好預案。

蒙窪啟用后的防汛效益有多大?“既能減輕上下游的防洪壓力,又可有效降低下游河道的水位,削峰效果明顯,對減輕淮河正陽關水文站的防洪壓力也有一定作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御處處長劉國平說。

據科學估算,蒙窪蓄洪區進洪歷時約2天,最大進洪流量1600立方米每秒,區內蓄洪水位約為25.5米,蓄洪庫容約2.5億立方米,可降低下游南照集站、潤河集站洪峰水位0.3—0.4米,降低正陽關站洪峰水位0.2—0.3米。

盡最大能力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19日23時,安徽阜南縣,王家壩閘水位距離29.3米的保証水位僅差0.1米,一小時內上升0.6米。兩天前,王家壩鎮即通知蓄洪區內的居民做好撤離准備。19日晚,記者驅車趕赴王家壩閘時,沿途不少民警和志願者正在維持秩序。

王家壩閘開閘、蒙窪蓄洪區的啟用,將對生活在蓄洪區4個鄉鎮的近20萬群眾生活產生較大影響。特別是道路淹沒使得一些庄台的群眾出行和採購生活物資變得困難。

得益於阜南縣近年來對庄台和保庄圩的建設,洪水來臨時不用再大規模撤離群眾。此次,行蓄洪區內發展的一些適應性產業的生產用房,以及低於28.5米的庄台成為撤離的目標。阜南縣王家壩鎮鎮長余海闊介紹,目前共排查出39戶103人,部分已經撤離到位於庄台和保庄圩的家裡。為應對此輪汛情,王家壩鎮累計搬遷2106人,盡最大能力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李雲川介紹,目前,當地村民回遷至庄台和保庄圩,外地村民安置到鎮裡的公租房中。針對蓄洪區內的保庄圩和湖心庄台,阜南縣已先期安排數十艘快艇為群眾運送生活物資等。此外,當地加強巡堤力量,並組織衛生防疫、交通、物資供給等8個工作組,為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問題。僅7月19日,阜南縣就緊急出動干部716人、警力128人、搬家隊592支1680人,對蒙窪蓄洪區內人員進行拉網式排查,7月20日凌晨3時前已將蒙窪蓄洪區蓄洪風險區域681戶2017名滯留人員全部撤至安全地帶,農藥、有毒化學品、藥品、易燃易爆、易污染物品等均已轉移到安全地區。

劉國平介紹,近些年,為緩解行蓄(滯)洪區啟用與區內群眾生產、生活的矛盾,我國在蓄滯洪區內實施安全建設,興建進退洪控制工程、庄台、保庄圩以及撤退道路、避洪樓、預警報警系統等。2003年、2007年淮河大水后,我國實施淮河行蓄洪區及灘地移民遷建,累計安置河南、安徽、江蘇3省49萬人﹔2010年以來,淮河行蓄洪區及淮干灘區居民遷建工作開展,逐步將河南、安徽、江蘇3省居住在淮河行蓄洪區和淮河干流灘區設計洪水位以下以及行蓄洪區庄台上超過安置容量的人口搬遷至安全地區。截至2019年底,已累計安排遷建38萬人,使他們遠離洪水威脅。

科學治淮,強化薄弱環節,確保安全度汛

目前,淮河防汛能力如何?防汛體系是怎樣的?“我國的治淮方針可以總結為‘蓄泄兼籌’。”劉國平介紹,經過近70年的持續建設,淮河已初步形成由水庫、河道堤防、行蓄洪區、湖泊等組成的防洪工程體系。

在與洪水的抗衡過程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特別是在防御2003年、2007年淮河洪水中,採取‘攔、泄、蓄、分、行、排’等綜合措施,充分發揮出了防洪工程重要作用。”劉國平說。

“分洪后,降低王家壩最高水位0.17米,成效顯著。”水利部水文首席預報員王金星分析,預計隨著淮河1號洪水向淮河中下游干流演進,配合相關防洪措施的應用,臨淮崗下至魯台子河段未來兩天將相繼出峰。

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盡管王家壩水文站已經採取了分洪措施,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要高度重視淮河流域防汛救災工作,強化巡查搶險,進一步強化淮河干堤、重要支流堤防以及中小河流堤防巡查防守。同時,要強化薄弱環節安全度汛,針對堤防險工險段等薄弱環節,進一步排查隱患。

“當前,長江、淮河、太湖等均發生洪水,此次降雨過程影響范圍廣,局部雨量大。”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副司長王章立表示,接下來,要緊盯山洪災害易發區和暴雨重合區,充分發揮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作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21日 第 14 版)

(責編:吳西露、郭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