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典前作,新一代諜戰劇如何突圍?

2020年07月21日09:05  來源:文匯報
 

  熱播劇《局中人》中的張一山、潘粵明

  電影版《風聲》劇照

  在開播時就有《三叉戟》《隱秘的角落》的前后夾擊,起步階段也並不被一致看好,電視劇《局中人》卻從始至終都牢牢佔據了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和優愛騰三大視頻網站收視率、點擊率的榜首,尤其是在不同年齡段觀眾之間口碑兩極化的情況下,《局中人》的熱播都為我們留下了足夠多的討論空間。

  瓶頸:

  現有的諜戰劇已經很難在類型、模式和套路上超越僅僅是幾年前所標識出的行業高度

  由於潘粵明、張一山的加持,《局中人》的“卡司”陣容還是具有足夠的號召力,但這尚不足以解釋為何該劇在口碑、評論並不一致的情況下,依然獲得了持續的收視熱捧。的確,作為諜戰劇而言,就算隻從2009年的《潛伏》算起,《局中人》的“前輩們”至今已經歷經了一個完整的輪回。也正是因為《風聲》《潛伏》《黎明之前》《懸崖》《偽裝者》等等太多的經典前作,也讓完整經歷了諜戰題材影視劇第三次浪潮的當代觀眾有著足夠的挑剔理由。因此,沈林、沈放兄弟的角色形象自然就被安在天、余則成、劉新杰、周乙、明樓等經典前作的角色形象所不斷聚焦,從具體的表演技巧到角色的完成度,都會被有意無意地直接放大對比。

  所以,除了劇情之外,青年演員張一山扮演的沈放角色,就成為了全劇最大的話題點。與眾多前作的經典角色形象相比,戲裡戲外的張一山,確實都明顯相對稚嫩。然而,也正是由於這種明顯的相對稚嫩,卻和該劇始終高企的收視率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特別是諜戰題材影視劇第三次浪潮已近尾聲,近年來類型嚴重固化、翻新乏力,收視率持續下降的現實語境下,如果僅僅停留在將諜戰題材影視劇第三次浪潮的諸多經典前作作為“放大鏡”,來指摘《局中人》中的是與非,則無益於充分總結、反思諜戰題材影視劇第三次浪潮的經驗和教訓。

  眾所周知,諜戰題材影視劇脫胎於新中國成立后的反特題材電影,《國慶十點鐘》《羊城暗哨》《英雄虎膽》《冰山上的來客》《野火春風斗古城》《秘密圖紙》等一系列經典影片,清晰地標定了反特題材在中國電影史中的獨特地位。即便是在《紅燈記》《沙家浜》等戲曲劇目當中,也依然存在今天被認為是“潛伏”類型的諜戰元素。作為諜戰題材影視劇第一次浪潮的反特題材,其影響力之深入,迄今仍未被有效認知。反特題材中的一些文化基因到了今天,甚至依然在作為本底輻射式的背景,在各類諜戰題材影視劇中行使著基本文化功能。

  可見,改革開放后,諜戰題材影視劇第二次浪潮的興起,就並不是偶然。伴隨著電視媒介在那個時代的崛起,1981年新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就是鮮明的諜戰題材,以及隨后的《夜幕下的哈爾濱》,包括電影《保密局的槍聲》《特高課在行動》等在內,反特題材經過之前幾十年的起承轉合,逐步進入到我們今天熟悉的諜戰題材軌道。套用《敵營十八年》導演鄭扶林的話說,就是“開創了一種新的娛樂形式,它是第一部採用情節劇模式制作的、最早產生廣泛影響的通俗電視劇”。

  在我國以影視為代表的文化產業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起步,並在新世紀以來高速上揚之后,經過新世紀初的《誓言無聲》《暗算》的伏筆,諜戰題材影視劇在《潛伏》之后,進入到了持續七八年的第三次浪潮階段,並在近年來逐漸走向尾聲。因為“老戲骨”、燒腦、懸疑等諜戰題材影視劇第三次浪潮中的典型特征,近年來已經難以為繼,在編劇和制作水平不會在短期內迅速提高的情況下,現有的諜戰劇已經很難在類型、模式和套路上超越僅僅是幾年前所標識出的行業高度。

  破題:

  以新生表演力量開拓新的表意空間,吸納新的觀眾群體,為下一輪的增長周期做積累和准備

  諜戰題材影視劇在這一周期所面臨的尷尬,其實並不是偶然。早在2005年前后,主旋律影視劇在那一節點,同樣面臨著類似困境。經過《大決戰》時代之后,在我國以影視為代表的文化產業開始起步的世紀之交,主旋律影視劇曾因積極吸收《戲說乾隆》《宰相劉羅鍋》《三國演義》等已經被驗証了的類型元素,而收獲了新一輪發展周期。但是在2005年前后,在電影票房尚未突破百億,影視投資還遠沒有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火熱的情況下,主旋律影視劇在那一階段同樣也面臨著后繼乏力、增長空間有限的困局。

  於是,2007年的《恰同學少年》的“意外”成功,對於整個主旋律影視劇而言,就具有了別樣的意義。《恰同學少年》就是因為在其之前的主旋律影視劇,完全都是特型演員、“老戲骨”構成的情況下,大膽啟用了一批當時的青年演員,並果斷吸納了那一階段的青春偶像劇的成功類型元素,才獲得了收視和口碑的雙贏。而在諜戰題材影視劇第三次浪潮的尾聲階段,行業內也並不是沒有“斷臂求生”,《解密》《麻雀》《胭脂》《天衣無縫》等近年來的諜戰劇就試圖積極吸納“小鮮肉”來提高收視率,同時也嘗試開拓新的表意空間。

  只是由於編劇、制作以及青年演員的演技等原因,前些年的嘗試並沒有取得預期中的效果。盡管相關劇集的收視率都還差強人意,但在口碑上都未取得足夠的肯定,尤其還出現了放大個別青年演員演技上的不足,肆意制造“小鮮肉”“老戲骨”的二元對立言論。

  在這個意義上,再看疫情期間的《局中人》《秋蟬》,對於處於尾聲階段的諜戰題材影視劇第三次浪潮而言,就具有著正面的行業意義。張一山等2005年之后完全在純市場化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青年演員的逐漸成熟,和“老戲骨”們一同完善我國影視演員隊伍的年齡結構,顯然是再積極不過的行業信號。何況,90后、00后所表征的正在迭代周期中的明星制度、明星文化,與20世紀相比,對於有缺點的、不完美的角色形象,反而有著充分的包容度和接受度,而這恰恰是“老戲骨”們在幾年前的高點階段所沒有觸及的真切問題,這也是包括諜戰題材在內的整個影視領域,在可預見的未來都不能回避的長期挑戰。

  而且,回到諜戰題材影視劇的歷史現場,在中國革命的不同歷史階段,那些劇集中的真實人物,其實也都是和張一山等青年演員相仿的年齡,也還都處於人生中的關鍵成長階段。“老戲骨”的戲劇演繹固然可貴,但若能真切地回歸到中國革命的歷史現場,通過有缺點的、不完美的,但卻更貼合歷史真實的角色形象生成新的類型邏輯,並得到青少年群體的認可,那麼對於我國諜戰題材影視劇而言,至少可以為下一輪的增長周期做足必要的積累和准備。

  諜戰題材影視劇的三次浪潮,深刻地印証了40多年來我國影視行業的跨越式發展,也生動地映射了這中間的審美趣味、價值取向和社會心理的時空變遷。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以諜戰劇為代表的影視劇題材、類型的發展,開始更貼近青少年群體,甚至將他們作為主力收視群體,這也是近些年來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未來趨勢。在諜戰題材影視劇第三次浪潮的尾聲階段,《局中人》在摘得各項收視率、點擊率榜首的同時,也逐漸扭轉了青年演員出演諜戰劇口碑不佳的固化印象,不僅為諜戰題材影視劇的新一輪增長探索可持續的行業路徑,諜戰題材作為在商業類型影視劇領域最具主旋律屬性的一大題材,其下一階段的進一步發展對於我國主旋律影視劇的未來走勢,也將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和價值。

  (孫佳山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

(責編:馬玲玲、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