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區:凝心聚力筑牢防汛抗災“紅色堤壩”

2020年07月18日16:59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據大觀區人民政府網站報道  連日來,安慶市遭遇大范圍強降雨,長江安慶段水位一直處於高位,大觀區海口鎮防汛形勢日益嚴峻,防汛抗災刻不容緩。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迅速響應區委區政府號召,第一時間全身心投入到海口鎮防汛抗災工作中,做到一線值守、一線防汛、一線為人民服務,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全力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聞“汛”而動,黨旗飄揚在防汛一線。7月7日至15日,區委區政府先后召開10余次會議專題部署安排海口鎮防汛抗災工作。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7月14日晚,區委書記陸應平採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安廣堤、同馬大堤、廣成圩等地段,走進十余頂帳篷檢查防汛值班值守情況;7月14日下午,區委副書記、區長潘功發到培文圩現場察看圩堤險情並會商下一步搶險方案。20名縣級領導干部駐點包保,推動各局長駐點單位、紅領工作站成員單位、政法干警500余人與單元長、聯防長進村(社區)入戶,協助開展防汛排澇、人員轉移安置、巡堤查險等工作。區委組織部印發《關於在防汛搶險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作用的通知》,成立32個防汛臨時黨支部、48個黨員突擊隊、25個黨員示范崗,將黨旗插在防汛一線,筑牢防汛“紅色堡壘”,為全區奪取防汛抗災工作的勝利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証。

迎難而上,黨徽閃耀在防汛一線。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我是黨員我先上”。 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廣大黨員紛紛請戰,奔赴到一線開展防汛救災工作。自接到江心洲人口轉移的預警通知開始,海口鎮各村級黨組織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成立黨員“先鋒隊”,連夜轉移群眾 ,至7月15日11時,保嬰圩內人口已全部轉移,被轉移的群眾在同馬大堤看到一面面飄揚的黨旗后激動地說:“看見黨旗,我們就心安了。”24歲的年輕黨員楊倫,是海口鎮鎮江村選調生,他臨危受命到培文渡口配合轉移群眾。這段時間,他頂著烈日每天在渡船上往返,手臂已經被晒成了黑白分明的兩層,臉上被晒得仿佛帶了一個包公面具。作為一名“90”后,他身上褪去了剛出校園的稚氣,不怕苦不怕累,展現了“90”后年輕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無論是一支“黨員先鋒隊”還是一名“黨員”, 參與到防汛抗災的1000余名黨員,他們胸前的黨徽成為了防汛一線上最溫暖的底色。

風雨同舟,大愛涌現在防汛一線。洪水無情人有情,危難之時見真情。在海口鎮汛情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區委組織部第一時間抽調60名區直機關黨員干部到集中安置點參與管理與服務;印發《關於組建區直部門搶險預備隊伍參加防汛應急搶險的通知》,全區各單位積極響應,僅半天時間就成立100人的防汛搶險預備隊,在全區形成了“人人參與、眾志成城”的防汛抗災濃厚氛圍。7月11日傍晚,搶險預備隊緊急集合,連夜奔赴海口鎮培文村,參與搶筑培文東江壩和轉移安置群眾,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7月13日,玉琳路街道黨工委組織16名民兵到海口鎮廣成圩段參加搶險任務,為海口鎮防汛抗災工作貢獻出一份力量。7月14日下午,花亭街道轄區非公企業安慶文峰置業有限公司向海口鎮南埂村一線防汛人員送去方便面、礦泉水、八寶粥等共計2萬元物資,充分展現了汛情災情面前大觀區愛心企業與干部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決心。截至7月15日下午,僅海口鎮防指就已接收到754件礦泉水、381件方便面、192件八寶粥、16箱加多寶、74件牛奶、10箱罐頭、4箱防汛物資照射燈等捐贈物資,一批批的物資仍在不停地運往防汛救災一線,為防汛一線人員送去溫暖。(施巧月)

(責編:馬玲玲、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