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清晨,天還沒亮,在安徽省巢湖市烔煬鎮唐嘴村,54歲的村黨支部書記王昌盛拿上雨衣,走上雞裕河大堤,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例行巡查,排除險情,做好當班記錄……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來看看防汛“大功臣”——排澇站。
自從1986年王昌盛到唐嘴村當村干部以來,每年入汛以后,這些在旁人眼中看來枯燥而重復的事情,便成了他工作的全部內容。
老支書檢查排澇站 周坤攝
16日,人民網安徽頻道來到雞裕河旁的排澇站時,碰到了來巡堤的王昌盛。據介紹,這個排澇站建於1991年,當年大雨,導致村裡的圩子內澇嚴重,排水不及時,洪水最終破圩,村民損失慘重。
於是汛期過后,政府重新修建了排澇站,增強了排水能力,29年來,一直守護著唐嘴村的百姓,安全度過汛期。“它保護百姓,我保護它。它也就比我兒子小兩歲。”王昌盛笑著說到。在他看來,這個排澇站已經他的孩子一樣。
每年汛期前,他要提前檢修維護,給“孩子”做個體檢﹔汛期遇到雨量較大時,他要把握時機打開泵機,陪在“孩子”旁邊﹔遇到斷電等臨時突發狀況,他還要及時打電話叫來技術人員,給“孩子”看病……
老支書每天都要到排澇站看看 周坤攝
在王昌盛印象,遇到最大的險情,還是1991年,當時排澇站連續9天,24小時開機,滿負荷運轉排澇。“很擔心泵機吃不消,但是最后都挺過來了。”
那就是從那時候起,原本零零散散的小圩子被改造成千畝連片大圩,“外圩埂加固,內圩埂拆除,改變了以往圩多圩小戰線長的局面。”
面對今年的汛情,王昌盛說,目前水情比較平穩,雖然在上漲過程中,但是一切做好了准備,“今年排澇站斷斷續續開了幾次,隻要雨量大,排澇站就要運轉,把千畝大圩的水排到雞裕河去,確保村裡不發生內澇。”
唐嘴村村民在清理雜草 周坤攝
其實,除了負責看守排澇站外,王昌盛作為村黨支部書記,隻要遇到雨量較大或是臨時突發險情等狀況,哪怕冒著大雨,哪怕時值凌晨,他都會趕往監測點。雖然水位還在上漲,但是大堤旁已經准備好了石料、搭上了帳篷,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險情。“2016年大水之后,政府投入,修整了堤壩,提升了很多水利設施,今年防汛,我們心裡也更有底氣了。”
在巢湖市防汛一線,像王昌盛這樣的奮戰在一線的老村干還有很多很多,就是這些基層排澇守站人日夜堅守,換來巢湖岸邊老百姓的安全生活。(楊賽君 周坤)
孩子現在高將來一定不矮?關於身高的這些觀念都不對 本報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謝 靜 醫療界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矮小症發病率卻呈上升趨勢。在8月18日兒童生長發育健康日即將來臨之際,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小兒內分泌科專家對外透露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矮小症的發病率高達3…【詳細】
16歲女孩一天能寫2000首詩?業內:從沒聽說過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 綜合央視、澎湃新聞等 最近,橫空出世的“神童”特別多,前有“三天掌握基因表達技術”的昆明小學生,近日又有一位“一天能寫2000首詩”的浙江慈溪少女上了微博熱搜,引發網友對於“神童包裝…【詳細】
2020三伏天有40天 “苦夏”之時怎麼吃?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記者田曉航)7月16日進入“三伏”中的“頭伏”,全國多地即將開啟“蒸烤”模式。今年的三伏長達40天,人們更易遭遇“苦夏”的折磨,怎麼吃才健康?中醫專家認為,三伏天氣候炎熱,飲食應以“消暑去火”為原則。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