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縣青天鄉青天村:小小黑木耳,打開致富門

2020年07月16日15:11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在岳西縣青天鄉青天村的木耳基地裡,一串串菌袋排列有序,菌棒上厚實的木耳從一排排小孔上鑽了出來,如正在接受檢閱的部隊般整齊,十分喜人。一位年輕的小伙子正在木耳棚裡忙碌著,他就是該村桑枝木耳基地負責人——汪琦。

2017年為響應岳西縣“大學生回歸工程”政策的號召,汪琦義無反顧地回到農村,扎根基層,到青天村委會任職,積極支持配合村兩委工作。2017年7月擔任該村扶貧專干。2017年9月該村積極爭取中石化扶貧項目,發展桑枝木耳,獲得80萬元桑枝木耳發展資金,同年為了發展桑枝木耳,汪琦到思遠公司學習管理技術與生產技術。2018年初,經村兩委商議決定汪琦在開展扶貧工作的同時負責桑枝木耳的發展,2018年該村共引進10萬桑枝木耳菌種進入青天村桑枝木耳基地投入生產。當年收獲桑枝木耳9200斤,村集體經濟直接增加23.5998萬元。帶動扶貧戶臨時就業24戶326人次,每戶增收2500元以上。

產業發展初期,桑枝木耳基地選址十分重要。桑枝木耳屬於菌類,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汪琦在全村范圍內物色合適的地址,經過走訪發現,該村楊樹組小河邊的一片農田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非常適合發展桑枝木耳。地址選好后,又因其屬於農田,土壤性質和做好桑枝木耳大棚的場地要求不同、需要進行整改。於是他便帶領村民開始整理地面,每天到場指導挖機進行土地整理操作,經過三天的緊張整理,終於解決了場地的問題,並建成了現如今佔地2500平方米的挂袋棚和佔地1200平方米的晾晒棚。

十萬袋菌棒的運輸前前后后不到兩天時間就順利完成,由於前期已經學習了管理技術,挂袋以前便嚴格完成了前期菌棒的晾晒以及刺孔等系列工作。

看著一個個木耳菌棒挂上了大棚,他深感壓力,每天嚴格按照程序來管理,害怕因自己的疏忽導致木耳產量出現問題。晾晒、澆水、通風、藥物噴灌每個過程都親力親為,絕不馬虎。經過一個多月的嚴格管理,一個個白色的木耳菌棒穿上了“黑色的衣服”,在對採摘工人進行嚴格的採摘培訓之后,對木耳開始了採摘。在晾晒的過程中需要將木耳風干並不斷地翻拌,使木耳有一個好看的形狀。

黑木耳不易打理、對產量、質量影響極大,隻有菌袋優質,控制好濕度才能實現豐收。從種植到採摘勞動力需求大,但是勞動強度低,都是手上作業,適合婦女老人等閑散勞動力,為村部分貧困戶解決了就業問題。

致富產業就是脫貧門路。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方式培育富民產業,青天村不斷提高貧困群眾的自我造血功能,形成長效穩定的脫貧機制,保証了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使得村集體有了穩定的收入、也帶動了部分貧困戶可以臨時就業、增加收入。(殷瑛 崔國麗)

(責編:劉穎、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