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是什麼、教什麼、怎麼教?綱要來了

2020年07月15日16:34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孫競)今年3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印發。近日,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主要面向學校,重點針對勞動教育是什麼、教什麼、怎麼教等問題,細化有關要求,加強專業指導。

  《指導綱要》提出,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職業院校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不少於16學時﹔高等學校要將勞動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主要依托的課程,可在已有課程中專設勞動教育模塊,也可專門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

  勞動教育應該如何理解?

  “當前忽視勞動的現象主要表現為輕視體力勞動,尤其是看不起普通勞動者。”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表示,《指導綱要》重申《意見》提出的“以體力勞動為主,注意手腦並用”要求,並進一步闡明了勞動教育的內涵和特征,指出“勞動教育是發揮勞動的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活動”。

  該負責人指出,勞動教育具有三個基本特征:一是鮮明的思想性,強調勞動者是國家的主人,一切勞動和勞動者都應該得到鼓勵和尊重,反對一切不勞而獲、崇尚暴富、貪圖享樂的錯誤思想﹔二是突出的社會性,要求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認識社會,強化責任擔當意識,體會社會主義社會平等、和諧的新型勞動關系﹔三是顯著的實踐性,以動手實踐為主要方式,引導學生在認識世界的基礎上,學會建設世界,塑造自己,實現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目的。

  勞動教育應該教什麼?

  《指導綱要》規定,勞動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勞動教育、生產勞動教育和服務性勞動教育三個方面。其中,日常生活勞動教育要讓學生立足個人生活事務處理,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強化自立自強意識﹔生產勞動教育要讓學生體驗工農業生產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增強產品質量意識,體會平凡勞動中的偉大﹔服務性勞動教育要注重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技能,服務他人和社會,強化社會責任感。

  《指導綱要》強調,勞動教育途徑要注重課內外結合,在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的同時,還要在課外校外活動中安排勞動實踐。中小學每周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的勞動時間,小學1-2年級不少於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於3小時﹔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生活中的勞動事項和時間,納入學生日常管理。

  大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勞動周,採用專題講座、主題演講、勞動技能競賽、勞動成果展示、勞動項目實踐等形式進行。小學以校內為主,小學高年級可適當安排部分校外勞動﹔普通中學、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兼顧校內外,可在學年內或寒暑假安排,以集體勞動為主,由學校組織實施。高等學校也可安排勞動月,集中落實各學年勞動周要求。

  勞動教育應該怎麼教?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指出,當前學校中有教育無勞動和有勞動無教育的問題同時存在。《指導綱要》從獨立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在學科專業中有機滲透勞動教育、在課外校外活動安排勞動實踐、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強化勞動文化四個方面明確勞動教育的途徑,特別是對勞動教育必修課、課外校外勞動實踐時間、每學年一次的勞動周提出了具體要求,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切實解決有教育無勞動的問題。

  同時,勞動教育不是簡單讓學生掃地、做家務,《指導綱要》圍繞講解說明、淬煉操作、項目實踐、反思交流、榜樣示范等關鍵環節,加強對勞動教育方式方法的具體指導,要求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切實解決有勞動無教育的問題。

  《指導綱要》要求,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立誠信機制,實行寫實記錄抽查制度,對弄虛作假者在評優評先方面一票否決,性質嚴重的應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在高中和大學開展志願者星級認証。高中學校和高等學校要將考核結果作為畢業依據之一。推動將學段綜合評價結果作為學生升學、就業的重要參考。

(責編:劉穎、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