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縣:桃花村裡的“致富經”

2020年07月13日15:20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一排排整齊的桃樹下,黃瓜藤順著枝干往上爬,嫩嫩的黃瓜頭頂著黃色的小花,在肆意地生長。不遠處碧綠的瓜田裡,小西瓜也圓滾滾地躺在地上,盡情吸收著陽光。7月10日,在泗縣草溝鎮秦橋村,貧困戶孫現龍正在自家桃園裡忙活著。

今年59歲的孫現龍,因患有心臟病不能干重活,和自家院子隻有一牆之隔的三畝土地一直都是種著小麥、玉米等常規農作物。土裡刨食本來就是辛苦活,再加上那塊地也窪,收成一直都不能保証。2019年5月份,村裡發展庭院經濟,鼓勵農戶將自家房前屋后的土地拾掇出來,種植桃樹。當孫現龍了解到村裡免費提供桃樹苗,還有專門的技術人員上門服務,等桃子成熟以后,誰家地裡的果實就由誰採摘。他特別積極,忙前忙后地整理土地,同時幫著村裡運輸樹苗。“一畝園趕上十畝田了,這個我們農村人都懂,我會像寶貝一樣的管理這些桃樹的。”桃樹種下后,孫現龍將土地利用到了極致:種黃瓜、西瓜、栽紅薯苗、養土雞。眼下,黃瓜都已上市,西瓜已經挂果,林下經濟的效益初步顯現出來。“就是不計算桃樹的收益,樹下種養的這些就能收入3000塊錢,可比以前種地收入高多了。”談到目前的狀況,孫現龍很滿意。

孫現龍所在的秦橋村,靠近新汴河畔,從原先一個偏遠的小村庄,而今成了遠近聞名的桃花村,這都得益於該鎮在實踐中趟出的發展庭院經濟的新路子。2019年,秦橋村在發展庭院經濟之初,也曾在主打景觀樹和經果林之間有過不同的考慮,后來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多次征求群眾意見,確定了栽植桃樹的思路。於是,村裡利用扶貧項目資金採購了六千棵桃樹苗,選擇在其中的11個自然庄中推開,栽植率能覆蓋到全村80%的閑置土地。

村民們清理柴垛、拆除圈舍、清運瓦礫,忙得不亦樂乎。“因為村民的積極性比較高,這六千株苗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就被認領完了。”該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周民說,村民隻需提供房前屋后的零地,就能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同時在栽植桃樹的過程中,村裡最大程度地利用貧困勞動力,為他們在家門口提供務工增收的好門路。

2020年春天,經過一個冬天的緩苗期,秦橋村的行道旁、庭院中、房檐下,大朵大朵的粉色桃花競相開放,整個小村落成了如夢如幻的“桃花源”,村民在樹下穿梭忙碌,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共同描畫出一幅安居樂業的鬧春圖。

目前,村裡栽植的桃樹有油桃、吊白桃、水蜜桃等不同的品種,因這些桃成熟的時間不一樣,可以在總體上延長桃子的採摘期,讓一年中有三四個月都桃香滿園。草溝鎮黨委副書記鐘志介紹,桃樹一年栽植、三年挂果,盛果期可以持續十五年左右,可以說是一次栽植,多年受益。“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旨在聚家庭‘小美’成美麗鄉村‘大美’,讓家園美和口袋富雙輪驅動。讓廣大農戶在詩情畫意中實現增收,以此助推群眾脫貧致富。”(單珊)

(責編:歐愷、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