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雨致安徽省長江流域江河湖庫水位上漲,部分地區遭受洪澇災害。面對洪水來襲,各地全力應對——
調防並舉,打好防汛減災硬仗
雨一直在下,河湖水位居高不下,防汛形勢愈發緊急!
6日,旌德縣三溪鎮的明代古橋樂成橋被洪水沖垮﹔7日,黃山地標性建筑、有著484年歷史的鎮海橋在洪水中垮塌﹔7日,黃山歙縣發生內澇,致當地2000多名考生高考延期……
這些天雨量有多大?水情怎麼樣?僅以7月7日為例,我省大別山區南麓、沿江西部、皖南山區出現暴雨。其中,宿鬆縣碧嶺站達到334mm,東至縣鐵爐站311mm。強降雨導致江河湖庫水位繼續上漲,局部地區發生洪澇災害。
據氣象預報,7月10日前主雨帶仍維持在合肥以南地區,防汛救災到了最緊要關頭。
在水情方面,截至8日6時,全省共有22條河湖超警戒水位,其中水陽江、南漪湖、龍泉河、白蕩湖超保証水位。
據省水文局預測,受長江高水位影響,我省沿江湖泊白蕩湖、楓沙湖、陳瑤湖、升金湖、巢湖、菜子湖、南漪湖、巢湖下游水系、水陽江、青弋江等河湖將持續維持高水位。
好消息是,位於黃山境內的新安江、練江在8日凌晨已落至警戒水位以下,8日上午歙縣高考恢復正常。
但水陽江、龍泉河等河流形勢非常緊急,一度超過保証水位。如水陽江新河庄站8日10時水位13.54m,超保証水位0.54m﹔位於東至縣的龍泉河石門街站8日10時的水位高達30.53m,雙雙超過了警戒水位、保証水位,甚至超過了歷史最高水位0.18m。
就在7月7日,池州市防指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提升至II級﹔宣城市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Ⅰ級,隨后,水陽江宣州段實行水上交通管制,禁止所有船舶航行,情況緊急、形勢嚴峻!
面對突如其來的洪災,該怎麼應對?
“必須緊扣‘調’和‘防’二字,即調度與防災。 ”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負責人表示,比如,用好水庫等水利工程的蓄洪能力。在江河水位高時,需要精細調度大中型水庫,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拉長超汛限水位運行時間,盡可能多“吃水”,挖掘防洪潛力,發揮攔洪削峰作用,為下游防守減輕壓力。同時,統籌考慮外河堤防防洪和圩區內澇,對超保証水位運行河段沿線圩口農排要適當控制。按照洪水防御方案,加強流域統一調度,確保重要保護對象防洪安全。
“水利工程調度責任重大,要建立在精准氣象預報和水情監測的前提下,必須高度科學化、精細化。 ”該負責人表示。
除了“調水”,還需預防各種災害。連日的降雨導致土壤含水量高,山體滑坡、山洪災害發生率高。此外,城市內澇、交通通信基礎設施水毀等情況都會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
圍繞各種災害的預防,省防辦要求,要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山洪災害危險區、小型水庫、尾礦庫、江心洲外灘圩、中小河流堤防、城市內澇點、城市地下空間等落實專人包保,24小時緊盯,提前發出預警,及時組織危險區域人員轉移避險。
長江干流支流的堤防是保護沿岸群眾安全的重要“防洪城牆”,洪水反復沖擊下,大堤是否依然牢固?有沒有滲漏、管涌等險情?這需要專人巡查把守。
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負責人表示,對超警戒的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堤防,要上足巡堤查險力量,嚴格執行24小時不間斷巡堤查險制度,對險工險段、薄弱環節提前預置搶險力量和物資,確保重要堤防安全。
目前,沿江各地與省長江河道管理部門均已組織人員開展巡堤查險,尤其加強對歷史險工段、崩岸段等防守重點段的巡查力度,確保險情及時發現、處置。(記者 王弘毅 王愷)
對接滬蘇浙,安徽計劃新建這3條高鐵 按照最新安排,今年安徽省將計劃新開工3條對接滬蘇浙的高速鐵路項目。 合肥-新沂高鐵項目可研報告已批復。該項目南端與在建合安九等高鐵聯通,北接京滬高鐵第二通道、徐連高鐵和沿海高鐵,可構成華南、西南經合肥至京津冀、山東半島等地區的客運大通道…【詳細】
橙色預警!強降水持續來襲 暴雨預警升級 ——入梅以來我省暴雨強度大、范圍廣,具有極端性強、局部災情明顯特點 暴雨凶猛,汛情緊急! 7月5日11時,省氣象局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而此前,7月4日該響應已經從四級變更為三級…【詳細】
安徽力爭躋身全國線上經濟發展先進行列 推進“電商安徽”建設、加強繼續教育在線平台建設……近日,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線上經濟發展的意見》,明確安徽將在智能制造、在線新零售、在線教育等領域推出一批線上經濟應用型場景,打造一批線上經濟品牌產品和服務。 鼓勵傳統菜場、餐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