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協委員姚中亮:讓博物館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

2020年01月12日20:56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合肥1月12日電(魯先紅)“博物館內青少年教育的師資配備缺乏,針對性的博物館教育課程少之又少,博物館教學和課堂內容明顯脫節。”安徽省政協委員姚中亮建議,應該讓博物館成為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第二課堂”,把更多優質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為優質教育資源、優質旅游資源,推進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

據安徽省文物局博物館處統計,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正式登記注冊的博物館有242家。“相對而言,我省博物館的發展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有極大提高,但部分博物館總有著或館內文物展品不豐富、或基礎設施不完善等一些情況,適合青少年群體特征的展覽、活動相對較少,專門為其設置的教育項目不多。”安徽省政協委員姚中亮告訴記者,充分發揮文物博物館在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堅定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作用,將博物館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尤其是青少年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姚中亮建議,政府應該負責協調督促各地文化和旅游、教育、文物、財政等相關部門密切合作,建立協調機制,將如何推進博物館開展中小學教育作為重點項目,納入年度工作規劃,從政府層面建立有效聯動機制,從學校課程設置、課時安排、專職師資配備等方面,給予保障。同時,將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學習項目納入博物館運行評估、定級評估、免費開放績效考核等體系,納入學校督導范圍,定期組織專人開展評估和督導工作。

此外,應該將博物館教育資源與課堂教學和素質教育有機結合,組織開展博物館進校園活動,深入繼承、弘揚、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結合教學、教材內容組織學生走進博物館,開展研學游活動,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姚中亮表示,隻有將博物館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始終,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先進教育理念,實現“優勢互補,共建共享”,共同致力於學校教育和博物館教育的有機結合,才能共同促進博物館事業和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責編:劉穎、關飛)

推薦閱讀